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81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从整流罩(30)上的单一的开口部(54)引入至配置在发动机(E)前方的散热器(18)的冷却空气(B)和发动机进气(I),整流罩(30)覆盖头管(3)的前方及散热器(18)的外侧方,开口部(54)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由内整流罩(52)形成;在散热器(18)的上方配置有引入发动机进气(I)的进气引入口(55);内整流罩(52)向后方延伸,并形成有从外侧方与头管(3)的下部和前叉(8)的下支架(5)相对的延长部分(56);在包含延长部分(56)的内整流罩(52)的侧壁(61)上形成有将行驶风(A)引导至进气引入口(55)的引导部(5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安装在车身前部的整流罩上的开口部引入至配置在发动机前方的散热器的冷却空气和发动机进气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在车身前部安装有称为全整流罩的大型的整流罩的摩托车,有着通过整流罩的内整流罩将行驶风导入至发动机前方的散热器而冷却散热器,同时在整流罩上设置作为向前方露出的开口部的进气口而引入行驶风,以谋求发动机的吸入空气的填充效率的提高的摩托车(例如,日本特开2002-28407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284074号公报中,由于设置有向散热器导入行驶风的开口部和进气口的多个开口部,因此影响整流罩的简单且适合高速的外观。又,减小进气口以谋求外观的改善时,难以向发动机弓丨入充分的进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减小整流罩的开口部以改善外观,同时能够顺利地引入发动机进气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是从安装在车身前部的整流罩上的单一的开口部引入至配置在发动机前方的散热器的冷却空气和发动机进气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中,所述整流罩至少覆盖头管的前方及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方,所述开口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配置在发动机前方的散热器、和安装在车身前部并从单一的开口部引入至所述散热器的冷却空气和发动机进气的整流罩;所述整流罩至少覆盖头管的前方及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方,且具有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内整流罩;在所述散热器的上方配置有引入发动机进气的引入口;所述内整流罩向后方延伸,并形成有从外侧方与至少所述头管的下部和前叉的下支架相对的延长部分;在包含所述延长部分的所述内整流罩的侧壁上形成有将行驶风引导至所述引入口的引导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04 JP 2011-2198491.一种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配置在发动机前方的散热器、和安装在车身前部并从单一的开口部引入至所述散热器的冷却空气和发动机进气的整流罩; 所述整流罩至少覆盖头管的前方及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方,且具有形成所述开口部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内整流罩; 在所述散热器的上方配置有引入发动机进气的引入口 ; 所述内整流罩向后方延伸,并形成有从外侧方与至少所述头管的下部和前叉的下支架相对的延长部分; 在包含所述延长部分的所述内整流罩的侧壁上形成有将行驶风引导至所述引入口的引导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晃三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