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去毛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7376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9:07
为解决现有技术发动机生产线中,零件表面及内孔去毛刺困难,并且存在效率低质量差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去毛刺机,包括机体及支架,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滚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机械手夹持装置,下料滚道;上料滚道近机器人端设有去毛刺装置,机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上设有机械手夹持装置,机器人安装在上料滚道和下料滚道之间,机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和机械手夹持装置外安装防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滚道输送工件上下料;机器人和机械手夹持装置集合运用,实现工件以不同姿态进入各个去毛刺装置,完成工件各孔及面的毛刺去除,达到高效高质柔性化去毛刺的目的,解决了目前去毛刺效率低质量差和无法适应大批量柔性化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附件,特别是汽车发动机零件去毛刺。
技术介绍
目前,发动机生产线中,零件表面及内孔毛刺一般采用人工和简单机械去除,存在效率低质量差问题,并且在一条清理线上需要很多工人操作,无法适应大批量柔性化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发动机生产线中,零件表面及内孔去毛刺困难,并且存在效率低质量差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去毛刺机,包括机体及支架,防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滚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机械手夹持装置,下料滚道;所述上料滚道近机器人端设有去毛刺装置,机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上设有机械手夹持装置,机器人安装在上料滚道和下料滚道之间,机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和机械手夹持装置外安装防护。所述上料滚道和下料滚道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去毛刺装置用有7套去毛刺刷。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滚道输送工件上下料;机器人和机械手夹持装置集合运用,实现工件以不同姿态进入各个去毛刺装置,完成工件各孔及面的毛刺去除,达到高效高质柔性化去毛刺的目的。解决了目前去毛刺效率低质量差和无法适应大批量柔性化生产问题。附图说明图1-机器人去毛刺机结构示意图。图2-机器人去毛刺机侧视图。图3-机器人去毛刺机刀具状态图。图中1-机体及支架、2-防护、3_去毛刺装置I1、4_上料滚道、5_去毛刺装置II1、6-去毛刺装置V1、7-去毛刺装置VD、8-报警灯、9-人机界面、10-工件、11-下料滚道、12-机械手夹持装置、13-机器人、14-去毛刺装置IV、15-去毛刺装置V、16-电控系统、17-去毛刺装置1、18-气控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去毛刺机,包括机体及支架1,防护2,其特征在于上料滚道4,去毛刺装置,机器人13,机械手夹持装置12,下料滚道11 ;上料滚道4近机器人13端设有去毛刺装置,机体及支架I上设有机器人13,机器人13上设有机械手夹持装置12,机器人13安装在上料滚道4和下料滚道11之间,机体及支架1、去毛刺装置、机器人13和机械手夹持装置12外安装防护2。所述上料滚道4和下料滚道11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去毛刺装置用有7套去毛刺刷。其中去毛刺装置由下至上依次为去毛刺装置I 17、去毛刺装置II 3、去毛刺装置III 5、去毛刺装置IV 14、去毛刺装置V 15,最上面由去毛刺装置VI 6、去毛刺装置VII 7并列。本专利技术设有人机界面9和报警灯8,可以在人机界面9上输入相应的参数和查看机械运行状态,当遇到故障时报警灯8报警。整套设备由电控系统16和气控系统18提供动力和动力控制。本专利技术机器人去毛刺机,结构合理,工件10在上料滚道4上定位后,由机器人13和机械手夹持装置12夹持工件10从上料滚道4上取下,以工件10以不同姿态进入各个去毛刺装置,去毛刺完后由机器人13和机械手夹持装置12夹持工件10从去毛刺装置放到下料滚道11上,完成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去毛刺机,包括机体及支架,防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滚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机械手夹持装置,下料滚道;所述上料滚道近机器人端设有去毛刺装置,机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上设有机械手夹持装置,机器人安装在上料滚道和下料滚道之间,机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和机械手夹持装置外安装防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去毛刺机,包括机体及支架,防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滚道,去毛刺装置,机器人,机械手夹持装置,下料滚道;所述上料滚道近机器人端设有去毛刺装置,机体上设有机器人,机器人上设有机械手夹持装置,机器人安装在上料滚道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伟张玉勇王永国崔绍华曾振华陶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现代辅机开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