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855640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特别是提供了几种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熔附于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把锌盐乙醇溶液滴加入盛有羟基磷灰石晶须乙醇溶液的烧杯中,经搅拌、旋转、超声、干燥、焙烧等过程,制得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该陶瓷晶须具有抗菌改性作用,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率为(93.58±5.95)%,而羟基磷灰石晶须具有较高的强度,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熔附有均匀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纳米球、纳米棒、微米球和钻石形等,粒径大小为30~400nm,表面积和粗糙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其与基质间的机械嵌合力,所以经氧化锌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兼增强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特别是几种不同形貌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属牙科材料学

技术介绍
纳米氧化锌粒径介于Inm IOOnm之间,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精细无机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力、磁、催化和紫外屏避等方面展现出许多特殊性能,使其在光学、电学、化工、陶瓷、生物和医药等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且研究甚多。在牙科材料中,可以应用其抗菌性防止继发龋。经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貌的纳米氧化锌,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抗菌效果,且随着纳米粒径的减小,其抗菌效果逐渐增强,但却不能增加材料的强度,或增强不显著。羟基磷灰石与人体硬组织如牙、骨等具有相似无机成份和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已成功应用于牙科材料中。而晶须是由高纯度单晶生长而成的短纤维,其机械强度等于邻接原子间力,是热耐磨的高性能新型增强材料。常见的有硼酸铝晶须、氮化硅晶须、硫酸钙晶须、碳酸钙晶须、氢氧化镁晶须、钛酸钾晶须、莫来石晶须、氧化锌晶须和羟基磷灰石晶须等。为了优化牙科材料性能,用纳米氧化锌对羟基磷灰石晶须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兼具抗菌与增强性,大大降低临床因继发龋或强度不足带来的二次失败。经前期研究结果表明正硅酸乙脂水解改性硼酸铝晶须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树脂力学性能,而改性后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 复合体对口腔常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几种不同形貌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材料兼具抗菌和增强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牙科材料。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下列方式完成的—种几种不同形貌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质量比为1:0 4:1的锌盐与络合物经70°C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为0. 04mol/L 0. 08mol/L澄清液,此产物为I ;B.羟基磷灰石晶须经超声震荡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氧化锌与羟基磷灰石晶须的质量比为1:1 1:5,此产物为II ;C.在搅拌下,将产物I缓慢滴加入产物II中,用氨水和(或)冰乙酸将pH值调至4. 8 8. 2,在37°C 70°C的恒温下反应4 8小时后超声10秒 60秒;升温至78 V 80°C将溶剂蒸干,置于恒温箱中完全干燥,此产物为III ;D.将产物III放于密闭容器中焙烧,以2 5°C /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800°C 900°C并保温0. 5 2小时,随容器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良好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复合体。所述的锌盐是醋酸锌、硝酸锌、磷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所述的络合物为葡萄糖、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或硬脂酸。所述的锌盐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受热生成Zn4O6+前驱体4Zn2++H20 — Zn406++2H+ ;Zn4O6+的无水乙醇溶液与络合物或羟基磷灰石晶须中的0H_在碱催化下生成ZnO前驱体,经锻烧得 ZnO (s) : Ζη406++0Γ — [ZnO5 (OH) 8]2+ — ZnO (s)。所述的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熔附有均匀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纳米球、纳米棒、微米球和钻石形等,其粒径大小为30 nm 400nm。所述的锌盐与络合物在70°C水浴中,经磁力搅拌器冷凝回流溶于无水乙醇中,或经旋转蒸发仪和恒温水浴锅溶于无水乙醇中。所述的将产物I缓慢滴加入产物II中,所用仪器为恒流汞,显示速度为O. 3 1. O转/分钟。所述的混合液在37°C 70°C的恒温水浴锅和旋转蒸发仪中反应4 8小时后超声震荡10秒 60秒。颗粒状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作为具有抗菌性材料用于治疗口腔常见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粘性放线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原菌。与现有牙科材料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而羟基磷灰石晶须具有较高的强度 ,经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熔附有均匀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纳米球、纳米棒、微米球和钻石形等,粒径大小为30nm 400nm,表面积和粗糙度大大增力口,提高了其与基质间的机械嵌合力,所以经氧化锌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兼增强材料。本专利技术材料具有抗菌增强性能,可用于牙科复合材料。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几种不同形貌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复合材料透射电镜图,图1为实施例1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2为实施例2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3为实施例3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4为实施例4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5为实施例5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6为实施例6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A、将质量比为1:0 4:1的锌盐与络合物经70°C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为O. 04 O. 08mol/L澄清液,此产物为I ;B、羟基磷灰石晶须经超声震荡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此产物为II ;C、在搅拌下,将产物I缓慢滴加入产物II中,用氨水将pH值调至4. 8 8. 2,在37°C 70°C的恒温下反应4 8小时后超声10 60秒;升温至78°C 80°C将溶剂蒸干,置于恒温箱中完全干燥,此产物为III ;D、将产物III放于密闭容器中焙烧,以2 5°C /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800°C 900°C并保温O. 5 2小时,随容器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良好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锌盐是醋酸锌、硝酸锌、磷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等;络合物为葡萄糖、乙二胺、EDTA、柠檬酸、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或硬脂酸等;锌盐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受热生成Zn4O6+前驱体4Zn2++H20 — Zn406++2H+ ;Zn4O6+的无水乙醇溶液与络合物或羟基磷灰石晶须中的0H_在碱催化下生成ZnO前驱体,经锻烧得ZnO(s) : Ζη406++0Η_ — [ZnO5(OH) J2+-Zn0 (s)。该陶瓷晶须具有抗菌改性作用,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率为(93. 58±5. 95)%,而羟基磷灰石晶须具有较高的强度,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熔附有均匀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纳米球、纳米棒、微米球和钻石形等,粒径大小为30 400nm,表面积和粗糙度大大增加,提高了其与基质间的机械嵌合力,所以经氧化锌改性后的羟基磷灰石晶须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兼增强材料。下面是本专利技术几种不同形貌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抗菌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实施例1A、将醋酸锌经70°C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为O. 06mol/L澄清液;B、羟基磷灰石晶须经超声震荡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C、在搅拌下,将步骤A形成的澄清液缓慢滴加入步骤B形成的分散液中,氨水调节pH=4. 8,在37°C的恒温下反应6小时后超声15秒,升温至78°C 80°C将溶剂蒸干,置于恒温箱中完全干燥;将产物放于密闭容器中焙烧,升温速率为2°C 5°C至800°C并保温I小时,随容器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良好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见图1,在羟基磷灰石晶须表面生长有少量氧化锌球或颗粒(直径约150nm)或成膜状。实施例2A、将醋酸锌经70°C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其特征在于:A.?将质量比为1:0~4:1的锌盐与络合物经70℃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为0.04mol/L~0.08mol/L澄清液,此产物为Ⅰ;B.?羟基磷灰石晶须经超声震荡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氧化锌与羟基磷灰石晶须的质量比为1:1~1:5,此产物为Ⅱ;C.?在搅拌下,将产物Ⅰ缓慢滴加入产物Ⅱ中,用氨水和(或)冰乙酸将pH值调至4.8~8.2,在37℃~70℃的恒温下反应4~8小时后超声10秒~60秒;升温至78℃~80℃将溶剂蒸干,置于恒温箱中完全干燥,此产物为Ⅲ;D.?将产物Ⅲ放于密闭容器中焙烧,以2~5℃/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800℃~900℃并保温0.5~2小时,随容器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良好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复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4 CN 201210457208.71.一种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其特征在于 A.将质量比为1:0 4:1的锌盐与络合物经70°C搅拌溶于无水乙醇中,制成浓度为0.04mol/L 0. 08mol/L澄清液,此产物为I ; B.羟基磷灰石晶须经超声震荡均匀分散于乙醇溶液中,氧化锌与羟基磷灰石晶须的质量比为1:1 1:5,此产物为II ; C.在搅拌下,将产物I缓慢滴加入产物II中,用氨水和(或)冰乙酸将pH值调至4.8 8.2,在37°C 70°C的恒温下反应4 8小时后超声10秒 60秒;升温至78°C 80°C将溶剂蒸干,置于恒温箱中完全干燥,此产物为III ; D.将产物III放于密闭容器中焙烧,以2 5°C/分钟的升温速率升至800°C 900°C并保温0. 5 2小时,随容器缓慢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良好的氧化锌-羟基磷灰石晶须复合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盐是醋酸锌、硝酸锌、磷酸锌、氯化锌或硫酸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晶须抗菌改性的制备方法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络合物为葡萄糖、乙二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可溶性淀粉、聚乙二醇或硬脂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云金建烽刘文英陈庆华袁艳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