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焊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53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缝焊设备,即使当金属板以较短距离成直线布置时,也能使焊接电极仅与要焊接的金属板接触,从而为金属板提供可靠的焊接,以形成具有高强度的连接部。该滚轮电极20在其外圆周部具有圆锥电极表面21,该滚轮电极20由相对于要焊接金属板50的表面倾斜的中心轴所支撑,并且设置有固定电极30,该固定电极30中包括平直电极表面31的部分具有较小厚度。该滚轮电极20的电极表面21与要焊接的金属板50中一个的表面接触,同时使固定电极30的电极表面31与另一个金属板50的表面接触。其可以阻止滚轮电极20和固定电极30与当前没有焊接的金属板50的干涉,并通过滚轮电极20和固定电极30牢固地保持要焊接的金属板50,从而实现缝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金属板进行缝焊的缝焊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这样的缝焊设备,该设备能在没有干涉发生的情况下把以直线布置的多个金属板缝焊在一起。
技术介绍
在利用热交换器的情况中,其中通过该热交换器,在较高温度流体和较低温度流体之间形成热互换(热交换),如果希望热交换系数增加以增强热交换效率的话,则传统上广泛采用平板型热交换器。该平板型热交换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具有平板状的多个热交换器元件彼此平行地以预定间隔布置,从而形成通道,该通道由相应的热交换元件隔开。高温流体和低温流体交替在上述通道内流动,从而经过相应热交换元件进行热交换。在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的热交换器中,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圈布置在相邻热交换元件之间,以使它们之间空间距离恒定,并把这些空间分成几个流体通道。然而,经过热交换元件的热交换流体的增加压力可能使垫圈变形,从而不能把热交换流体彼此适当地隔离,并导致在热交换元件之间的距离不恰当变化,最终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的热交换。因此,热交换流体的利用仅限制在垫圈可承受的压力范围内。针对这种情况,另外一个结构的平板型热交换器已经投入使用,其中由金属板制成并以预定间隔布置的热交换元件在其边缘通过一个铜焊件直接连接,没有采用任何垫圈,从而把热交换元件组合到一起,同时在各自热交换元件的相对侧形成通道部。该传统的热交换器具有上述结构。其中热传递元件为铜焊的热交换器比利用垫圈的热交换器可承受更高流体压力。然而,由于连接结构和铜焊材料的性能,该用于热交换元件相互连接的铜焊金属比金属板的部分相比具有较低的强度。结果,这种热交换器具有的结构使在热交换元件的连接部分的强度被明显降低。当在热交换元件相对表面侧流动的热交换流体之间存在着较大压力差时,同时高压力热交换流体经过用铜焊件彼此连接的热交换元件之间的空间时,该铜焊件可能会破裂,从而使流体从高压侧泄露到低压侧。因此,高压热交换流体仍然没有完全利用,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至于金属板的连接,其中这种牢固密封性能被认为是重要的,优选的是,提供一种缝焊方法,该方法为连接部提供足够强度,使该连接部抵抗连续和较高的压力。然而,该热交换器的结构是用于热交换元件的金属板在极短距离成直线布置。结果,当采用传统缝焊设备时,该设备的某些部分与金属板干涉,其中该金属板与要焊接的其他金属板平行布置。因此,很难对焊接电极定位,从而把要焊接金属板放置在焊接电极之间,这样就不能实现缝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焊设备,即使当金属板在较短距离成直线布置时,该设备也能使焊接电极仅与要焊接金属板接触,从而提供了金属板的可靠焊接,形成了具有高强度的连接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缝焊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滚轮电极;与所述滚轮电极配对操作的另一个电极;以及一个支撑所述滚轮电极和另外电极的主体,一个在一个上面的待焊接的两个金属板在其边缘部保持在所述滚轮电极和所述其他电极之间,所述滚轮电极可旋转以形成沿着金属板边缘部的相对移动,同时通过两个电极下压该金属板,并把电流施加给在其中的它们,从而对该两个金属板进行缝焊,其中所述主体支撑要焊接的多组两个金属板,从而以预定间隔成直线把两个金属板组放置在位;所述其他电极为固定电极,该电极具有一个平直的电极表面,该表面与所述金属板的要焊接部分具有大致相同长度,包括所述电极表面的固定电极具有比金属板组之间间隔小的厚度,所述电极表面与要焊接两个金属板中之一的要焊接部分接触;所述滚轮电极为盘状主体,该主体可围绕以相对于金属板表面倾斜预定角度的中心轴旋转,所述盘状主体具有一个外圆周部,该圆周部用作基于相对于中心轴圆锥母线的圆锥电极表面,同时所述圆锥电极表面能与该两个金属板中另外一个要焊接部分接触,其中处于所述圆锥电极表面的顶侧放置在金属板边缘一侧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滚轮电极在其外圆周部上具有圆锥电极表面,该滚轮电极由与要焊接金属板表面相对倾斜的中心轴所支撑,并设置固定电极,其中包括电极表面的部分具有较小厚度。即使当多组要焊接的两个金属板成直线放置,从而该多组金属板焊接在一起,也能使在倾斜状态的滚轮电极的电极表面与要焊接金属板之一的表面接触,同时把固定电极插入到朝向另外金属板的间隙内,从而使固定电极的电极表面与金属板的表面接触。这样就能阻止滚轮电极和固定电极与此时没有焊接的金属板的干涉。因此,通过滚轮电极和固定电极把要焊接的金属板牢固地保持,同时把压力和电流施加到金属板上,从而实现缝焊,这样提供了具有较高强度的金属板的连接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缝焊设备中,所述滚轮电极的上述圆锥电极表面可与所述圆锥电极的圆锥形状的底面电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圆锥电极的圆锥形状的端面与滚轮电极的电极表面电绝缘,从而没有焊接电流施加到上述底面上。滚轮电极的端面易于与当前没有焊接的其他金属板接触,即使该滚轮电极端面与其他金属板接触,则也不会有例如短路的问题,就能继续利用滚轮电极进行焊接操作,从而以可靠方式实现相同的焊接,这样提供了得到保证的密封性能和焊接部位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缝焊设备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引导件,该引导件沿所述相对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滚轮电极的上游侧和/或下游侧的一个或多个规定位置,从而与所述滚轮电极一起相对于所述金属板和所述固定电极移动,所述引导件设置成可与所述固定电极的电极表面隔开一定距离,该距离至少为金属板厚度两倍,所述引导件与所述滚轮电极与之接触的金属板接触,同时与该滚轮电极电绝缘。根据本专利技术,引导件与滚轮电极将要与之接触的金属板接触,该引导件在相对移动方向上设置滚轮电极的上游或下游,从而利用引导件对两个金属板进行保持,以阻止两个金属板彼此分开。即使金属板在其边缘部变歪或弯曲,则也能把两个金属板带到彼此靠近的位置,而不管是否有滚轮电极的压力作用。结果,可以以精确位置关系把金属板焊接在一起,而没有任何偏差。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滚轮电极具有一个圆锥表面,其中该表面被靠近地设置在所述电极表面的顶侧,并具有比电极表面大的圆锥母线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滚轮电极的电极表面具有形成在该圆锥表面的顶侧上的其他圆锥表面,从而使滚轮电极的厚度从中心侧到外圆周侧变小。因此,能为整个滚轮电极提供足够强度,以承受施加到金属板上压力,并便于滚轮电极插入到金属板之间的间隙内。可阻止焊接当前没有遇到的滚轮电极与金属板之间的干涉,因此改进了焊接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缝焊设备的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的平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的主视图;图4为金属板布置示意图,其中该金属板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所支撑;以及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缝焊设备主要结构部件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见图1到5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缝焊设备的侧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的平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的主视图;图4为金属板布置示意图,其中该金属板由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缝焊设备所支撑;以及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缝焊设备主要结构部件的放大视图。如附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缝焊设备1包括一个主体10,该主体10用于支撑整体要焊接的多组两个金属板50,从而把两个金属板组以预定间隔直线放置;一个盘形滚轮电极20,该滚轮电极20安装在主体10上,从而可在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焊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滚轮电极;与所述滚轮电极相配成一对的另一个电极;以及支撑所述滚轮电极和另一个电极的主体,要焊接的两个金属板,它们一个在另一个上面放置,其边缘部保持在所述滚轮电极和所述其他电 极之间,所述滚轮电极是可旋转的以沿着金属板边缘部产生相对移动,同时通过该两个电极下压这些金属板,并对这些金属板施加从其穿过的电流,从而对该两个金属板进行缝焊,其中:所述主体支撑要焊接的多组两个金属板,从而以预定间隔成一行地把 这些两个金属板组放置;所述另一个电极为固定电极,该电极具有一个平的电极表面,该表面连续延伸过与所述金属板的要焊接部分大致相同的长度,固定电极包括所述电极表面的部分具有比这些金属板组之间所述间隔小的厚度,所述电极表面与要焊接的两个金属 板之一的要焊接部分接触;所述滚轮电极为盘状体,该盘状体可绕相对于金属板表面倾斜预定角度的中心轴旋转,所述盘状体具有一个外圆周部,该圆周部基于相对中心轴的圆锥母线而用作圆锥电极表面,并且所述圆锥电极表面能与该两个金属板中另一个要焊接部 分接触,所述滚轮电极处于所述圆锥电极表面的顶侧放置在金属板边缘一侧上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丰明芝昭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元社制作所株式会社聚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