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扒平夯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2667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扒平夯实装置,包括电机、转盘轴承及盖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带有齿轮,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在盖板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设有一圈啮合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内圈的啮合齿相啮合,所述内圈还连接一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下方连接有用于夯实的冲击夯和用于扒平的竖直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实现扒平与夯实的机械作业,提高作业效率,极大的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人员不用进入高温渣罐,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尤其涉及ー种应用于渣罐的扒平夯实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冶金エ艺生产的衍生物,冶金企业每天产生大量渣钢铁,必须及时进行处理。而在渣钢铁的处理流程中首先要经过渣钢铁的成型阶段,目前渣钢铁的成型是利用装有垫罐渣的受渣罐在各接渣点接渣,渣罐授渣冷却后底部沉积渣钢铁成型。为使翻倒分离后渣钢铁有一个平整的加工面,符合渣钢铁加工设备加工标准,渣罐在接渣前必须将罐内垫罐渣扒平夯实。由于无专用扒平夯实装置或设备,目前扒平夯实方式为人工利用铁锹、撬棍等进行扒平夯实。利用人工方式进行扒平夯实作业的缺点在于每次扒平夯实都需要人工进入渣罐内,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渣罐本身还带有较高的温度,作业过程中人员易被罐壁烫伤,在高温季节还会造成人员中暑。为此,该作业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冶金企业高节奏的渣钢铁加工作业,迫切需要改进。中国技术专利200920090084. 7公开了ー种冲击夯,包括机体,机体上安装有扶手,所述机体与扶手之间连接设置有扭转式减震装置,该扭转式减震装置包括外套,外套的套孔中插设有可相对外套转动的扭杆轴,该扭杆轴与外套的套孔壁之间压配有阻碍扭杆轴相对于外套转动的弾性阻尼件,在所述外套与扭杆轴上还分别设有安装连接孔。采用上述结构,冲击夯的扶手通过扭转式减震装置安装在夯机的机体上,在夯机工作时,可以有效减轻夯机扶手的震动,使得操作工人可以舒适的操作冲击夯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但该专利主要解决的是夯实过程中的减震问题,并没有提供扒平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作业的扒平夯实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扒平夯实装置,包括电机、转盘轴承及盖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帯有齿轮,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固定在盖板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设有ー圈哨合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内圈的哨合齿相啮合,所述内圈还连接一支承板,所述支承板下方连接有用于夯实的冲击夯和用于扒平的竖直方板。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上设有ー竖直方向的滑轨,所述冲击夯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置于所述滑轨内沿所述滑轨上下滑动。优选地,所述竖直方板通过一伸缩套管与所述支承板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承板下方连接有两个所述冲击夯和ー个所述竖直方板,所述竖直方板设置在两个所述冲击夯中间。优选地,所述盖板上设有观察孔。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同时实现扒平与夯实的机械作业,提高作业效率,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人员不用进入高温渣罐,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系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扒平夯实装置俯视图;图2为本扒平夯实装置正视图;图3为本扒平夯实装置作业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盖板;2-转盘轴承;3-支承板;4-螺栓;5-套管;6-滑轨;7-内圈;8-外圈;9_齿轮;10-电机;11-冲击夯;12-竖直方板;13-洛罐;14-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參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掲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ー种扒平夯实装置,包括电机10、转盘轴承2及盖板I,在使用时,将盖板I固定到渣罐13上(见图3)。电机的输出轴上带有齿轮9,转盘轴承的外圈8通过螺栓4固定在盖板I上,转盘轴承的内圈7的内表面设有ー圈啮合齿,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9与内圈7的啮合齿相啮合,内圈7上连接ー支承板3,支承板3下方连接有用于夯实的冲击夯11和用于扒平的竖直方板12。启动电机10,通过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9带动转盘轴承的内圈7旋转,使得安装在支承板3上的冲击夯11和竖直方板12也跟着旋转;同时开启冲击夯11的电源,使冲击夯11在旋转的同时也将上下振动,竖直方板12旋转以扒平渣罐内的垫罐渣,冲击夯11上下振动以夯实渣罐13内的垫罐渣。安装时转盘轴承的外圈8通过螺栓4固定在盖板I上,电机10可固定在盖板I上也可固定在其它装置上,并使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9与转盘轴承的内圈7上的啮合齿相啮合;然后在转盘轴承下方固定一支承板3,支承板3上垂直设ー滑轨6,冲击夯上连接有两滑块14,滑块14置于滑轨6内上下滑动带动冲击夯11上下振动。竖直方板12通过一伸缩套管5与支承板3连接,作业时可通过套管5的伸縮与定位调整竖直方板12的位置。以ー个竖直方板12和两个冲击夯11为ー组,竖直方板12设置在两个冲击夯中间,根据施工空间大小,可以选择安装ー组或多组上述部件。最后将盖板I固定到渣罐13上(图3所示),并在盖板I上开设观察孔以观察罐内作业状況。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同时进行夯实与扒平机械作业的目的,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以,本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掲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扒平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0)、转盘轴承(2)及盖板(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带有齿轮(9),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8)固定在盖板(1)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7)的内表面设有一圈啮合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9)与所述内圈(7)的啮合齿相啮合,所述内圈(7)还连接一支承板(3),所述支承板(3)下方连接有用于夯实的冲击夯(11)和用于扒平的竖直方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扒平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0)、转盘轴承(2)及盖板(1),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带有齿轮(9 ),所述转盘轴承的外圈(8 )固定在盖板(I)上,所述转盘轴承的内圈(7)的内表面设有一圈哨合齿,所述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9)与所述内圈(7)的哨合齿相啮合,所述内圈(7 )还连接一支承板(3 ),所述支承板(3 )下方连接有用于夯实的冲击夯(11)和用于扒平的竖直方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扒平夯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3)上设有一竖直方向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鑫刘华祥李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