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793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是一种汽车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器、气囊、基座、压盖、压环、轴套和固定螺母,气囊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气囊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盖上,压盖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堵头,基座、压盖和气囊之间形成一中空的囊腔,在囊腔中设有筒式减振器,筒式减振器的减震轴的外端穿过压盖的轴孔并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筒式减振器的筒体的尾端套装有基座且焊接有轴套,压盖的上部还具有套装在筒式减振器的减震轴上的防漏垫圈、封盖和一对安装配件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压盖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减震性能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减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是一种汽车气囊减振器。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汽车驾驶室前端通过销轴与车体连接,而后支撑点则由金属弹簧或 液压弹簧减震,其缺点是金属弹簧使用寿命低,液压弹簧则承载能力差,减震效果差,因此 出现了现有的气囊减振器,现有的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器和气囊组成,但由于气囊减 振器与汽车是通过螺栓连接,长此以往达不到减震的效果,从而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气囊减振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 器、气囊、基座、压盖、第一压环、第二压环、轴套和固定螺母,气囊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气 囊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盖上,压盖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堵头,基座、压盖和气囊之间形成一中空 的囊腔,在囊腔中设有筒式减振器,筒式减振器的减震轴的外端穿过压盖的轴孔并与固定 螺母螺纹连接,筒式减振器的筒体的尾端套装有基座且焊接有轴套,压盖的上部还具有套 装在筒式减振器的减震轴上的防漏垫圈、封盖和一对安装配件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压盖 的上部,所述一对安装配件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封盖与筒式减振器的减震轴螺纹连接。所述封盖呈倒锥体。所述基座的一端的外周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气囊的一端由第一压环箍紧在基座 的环形凹槽上,所述压盖的外周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气囊的另一端由第二压环箍紧在压 盖上,且第二压环的内孔孔壁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所述基座的另一端的内孔孔壁具有若干个密封糟并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由于在压盖的上部还具有套装在筒式减振器的减震 轴上的防漏垫圈、封盖和一对安装配件并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压盖的上部,因此在与汽车 轴相连处通过安装两个橡胶垫圈,安装更加可靠牢固,同时起到缓冲作用,减震效果更好, 大大提高了减震性能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气囊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安装配件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防漏垫圈剖视图;图5是图2中压盖的剖视图;图6是图2中基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的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器1、气囊2、基 座3、压盖4、第一压环5、第二压环13、轴套6和固定螺母7,气囊2的一端固定在基座3上, 气囊2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盖4上,压盖4上设有进气接头8和堵头9,基座3、压盖4和气囊 2之间形成一中空的囊腔,在囊腔中设有筒式减振器1,筒式减振器I的减震轴1-1的外端 穿过压盖4的轴孔并与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筒式减振器I的筒体1-2的尾端套装有基座3 且焊接有轴套6,压盖4的上部还具有套装在筒式减振器I的减震轴1-1上的防漏垫圈10、 封盖11和一对安装配件12并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压盖4的上部,所述一对安装配件12 包括上端盖12-1和下端盖12-2。如图2所示,为了能更好的起到防止漏气的作用,所述封盖11与筒式减振器I的 减震轴1-1螺纹连接。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与安装配件连接,所述封盖11呈倒锥体。如图1、2、3所示,为了固定在筒式减振器I内,所述基座3的一端的外周具有若干 个环形凹槽3-1,气囊2的一端由第一压环5箍紧在基座3的环形凹槽3-1上,所述压盖4 的外周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4-1,气囊2的另一端由第二压环13箍紧在压盖4上,且第二压 环13的内孔孔壁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13-1。如图2、6所示,为了使压环5更好的压紧气囊2,所述基座3的另一端的内孔孔壁 具有若干个密封糟3-2并设有密封圈3-3。本技术的在装配时基座3套装在筒式减振器I中,气囊2的一端由第一压环5 箍紧在基座3的环形凹槽3-1上,所述压盖4的外周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4-1,气囊2的另 一端由第二压环13箍紧在压盖4上,且第二压环13的内孔孔壁具有若干个环形凹槽13-1, 基座3的另一端的内孔孔壁具有若干个密封糟3-2并设有密封圈3-3作用是为了起到气密 作用,就形成了一中空的囊体,再在筒式减振器I伸出囊体的轴上分别套装有防漏垫圈10、 封盖11和安装配件12并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封盖11与筒式减振器I螺纹连接,并压紧 防漏垫圈10 ;安装配件12包括上端盖12-1和下端盖12-2,以固定在驾驶室的减震轴上。本技术的气囊减振器有效的解决了与汽车安装问题,大大提高了减震性能和 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器(1)、气囊(2)、基座(3)、压盖(4)、第一压环(5)、第二压环(13)、轴套(6)和固定螺母(7),气囊(2)的一端固定在基座(3)上,气囊(2)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盖(4)上,压盖(4)上设有进气接头(8)和堵头(9),基座(3)、压盖(4)和气囊(2)之间形成一中空的囊腔,在囊腔中设有筒式减振器(1),筒式减振器(1)的减震轴(1?1)的外端穿过压盖(4)的轴孔并与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筒式减振器(1)的筒体(1?2)的尾端套装有基座(3)且焊接有轴套(6),其特征在于:压盖(4)的上部还具有套装在筒式减振器(1)的减震轴(1?1)上的防漏垫圈(10)、封盖(11)和一对安装配件(12),并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压盖(4)的上部,所述一对安装配件(12)包括上端盖(12?1)和下端盖(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减振器,包括筒式减振器(I)、气囊(2)、基座(3)、压盖(4)、第一压环(5)、第二压环(13)、轴套(6)和固定螺母(7),气囊(2)的一端固定在基座(3)上,气囊(2)的另一端固定在压盖(4)上,压盖(4)上设有进气接头(8)和堵头(9),基座(3)、压盖(4)和气囊(2)之间形成一中空的囊腔,在囊腔中设有筒式减振器(1),筒式减振器(I)的减震轴(1-1)的外端穿过压盖(4)的轴孔并与固定螺母(7)螺纹连接,筒式减振器(I)的筒体(1-2)的尾端套装有基座(3)且焊接有轴套(6),其特征在于压盖(4)的上部还具有套装在筒式减振器(I)的减震轴(1-1)上的防漏垫圈(10)、封盖(11)和一对安装配件(12),并通过固定螺母(7)固定在压盖(4)的上部,所述一对安装配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荣森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协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