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779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该装置包括两导轨、一滚子保持器、一滚轮及多数个圆柱滚子;两导轨为彼此活动靠合的长条型轨条,其相对应面凹设有V形滚道;该滚子保持器设置在两导轨的V形滚道之间,可为多节保持单元连接而成;该滚轮转动地设置在滚子保持器上,使轮面分别抵靠于两导轨的V形滚道;该圆柱滚子彼此垂直交错地排列设置在滚子保持器中,使圆柱滚子的滚动面抵靠在两导轨的V形滚道。这样,可使两导轨同步直线滑动,并利用滚轮使滚子保持器定位在两导轨之间,另外利用多节保持单元组成滚子保持器,能够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导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线导引装置,尤其指能够使两导轨同步反向滑动,并使其 间的滚子与保持器维持定点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交叉滚子导轨(Cross roller guide)是由两根具有V型滚道的导轨、滚 子保持架及圆柱滚子组成的,使相互交叉排列的圆柱滚子能在导轨的V型滚道面上往复运 动。它被广泛使用在固晶机、点胶设备、自动化设备、OA机器及其周边机器、测定器、印刷基 板开孔机,精密机器,光学测试仪、光学工作台、操纵机构等等。然而,现有的滚子保持架与 圆柱滚子欠缺定位在两导轨之间的机制,致使它会在两轨道之间任意滑动,当交叉滚子导 轨垂直时,导致滚子保持架及圆柱滚子往下滑到最底端,造成不能垂直使用的窘境,而且水 平状态使用一段时间后,也需要针对珠排的滑动进行校正作业。现在的改良方式是在两根导轨的V型滚道底部分别加工一齿条部,并于滚子保持 架设有一齿轮,使齿轮啮合在两导轨的齿条部之间,因此能使两导轨对应于滚子保持架及 圆柱滚子同步反向滑动,而且整排滚子保持架与圆柱滚子可保持在同一位置。但是以上的 改良方式,必须在导轨的V型滚道槽底加工一齿条部,另外需要采用齿轮,如此将导致其加 工制造困难及制造成本增加等问题。另外,现有的滚子保持架采用一金属片冲压制成,使片体上形成多个排列的滚子 槽,再将圆柱滚子一一排放在滚子槽中,形成圆柱滚子彼此垂直交错的排列状态。但是,现 有固定形态的滚子保持架结构设计,导致其尺寸变换不易,不能适用在同一系列而不同尺 寸的导轨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通过滚子 保持器上的滚轮设计,具有上述现有齿条部与齿轮的功能,且能够达到更容易制造与组装 及降低成本的功效。另外,通过多段组合的滚子保持器结构设计,达到可适用于多种导轨尺 寸的功效。本技术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包括两导轨,为彼此活动靠合的长条型轨 条,其相对应的一面分别凹设有一 V形滚道;一滚子保持器,设置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之 间;一滚轮,转动地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上,该滚轮的轮面分别抵靠于该两导轨的V形滚 道;多数个圆柱滚子,彼此垂直交错地排列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中,各圆柱滚子的滚动面分 别抵靠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上。优选地,该滚轮具有一对应该V形滚道的V形轮面,该V形轮面为软性胶质材料 制成。优选地,该滚轮包括一穿置于该滚子保持器的轮轴,该滚轮转动地设置在轮轴上。优选地,该滚子保持器包括一滚轮保持单元,该滚轮保持单元设置该滚轮;及多数个连接在该滚轮保持单元端部的滚子保持单元,该多数个滚子保持单元彼此相互连接,各滚子保持单元上设置该圆柱滚子。优选地,该滚轮保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连接部,该滚子保持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连接部,该滚子保持单元一端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该滚轮保持单元的第一连接部,各滚子保持单元通过该第二连接部彼此相互连接。优选地,该滚轮保持单元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形成彼此呈直角交错状态。更优选地, 该第一连接部为鸠尾槽或鸠尾座。优选地,该滚子保持单元两端的第二连接部形成彼此呈直角交错状态。更优选地, 该第二连接部为鸠尾槽或鸠尾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使用时,能够利用滚轮所具有的软性胶质特性,使轮面抵靠于两导轨的V形滚道增进摩擦传动效用,当两导轨以反方向滑动时,能使两导轨同步滑动,并致使滚子保持器、滚轮及圆柱滚子保持定点,因此能适用于垂直使用状态,而且不需要校正滚子的位置。再者,本技术不需要在导轨加工齿条结构,也不必使用齿轮,相较于现有的具有齿轮的交叉滚子导轨,更能达到容易制造与组装,以及降低成本等功效。另外,本技术滚子保持器为数个相同的滚子保持单元连接而成,各滚子保持单元的结构形状相同,只要开模制造一种滚子保持单元,就能任意连接以适应多种尺寸的需求,更能大幅地降低其制造成本,并维持其精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滚轮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滚轮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圆柱滚子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圆柱滚子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圆柱滚子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滚子保持单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动作参考图。部件名称1.导轨;11. V形滚道;2.滚子保持器;21.滚轮保持单元;211.轮槽;212.第一连接部;212a.鸠尾槽;212b.鸠尾座;22.滚子保持单元;221.滚子槽;222.第二连接部;222a.鸠尾槽;222b.鸠尾座;3.滚轮;31. V形轮面;32.轮轴;4.圆柱滚子;41.滚动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较佳的实施例包括两 导轨1、一滚子保持器2、一滚轮3及多数个圆柱滚子4,其中两导轨I为彼此活动靠合的长条型轨条,可为断面呈矩形或其他形状的钢条制 成,在两导轨I相对应的一面分别凹设有一V形滚道11,用于提供设置滚子保持器2、滚轮 3及多数个圆柱滚子4,进而使两导轨I能够反向直线滑动。滚子保持器2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体,或是多节保持单元相互连接组成的结构 体,其设置在两导轨I的V形滚道11之间,用于作为滚轮3及圆柱滚子4的保持框架,使滚 轮3及圆柱滚子4保持在一定的排列状态下运动。滚轮3具有一对应于V形滚道11的V形轮面31,V形轮面31或整个轮体为软性 胶质材料制成,并将滚轮3转动地设置在滚子保持器2的中间或其他选定处,使滚轮3的V 形轮面31分别抵靠于两导轨I的V形滚道11槽底(如图4所示)。圆柱滚子4为圆柱体,其彼此90°垂直交错地排列设置在滚子保持器2之中,使各 圆柱滚子4的滚动面41分别抵靠于两导轨I的V形滚道11,例如一圆柱滚子4的滚动面 41抵靠在两V形滚道11相对应的一面(如图6所示),而相邻的另一圆柱滚子4的滚动面 41则抵靠在两V形滚道11相对应的另一面(如图7所示),进而达到X、Y都具有支撑及 导引的作用。通过上述导轨1、滚子保持器2、滚轮3及圆柱滚子4的组合设置,特别是有关滚轮 3的结构设计,参阅图9所示,当两导轨I以相反方向滑动时,能通过滚轮3使两导轨I同步 滑动,并致使滚子保持器2、滚轮3及圆柱滚子4保持在两导轨I之间的定点,而不会跟随任 何一个导轨I滑动,因此本技术能适用于垂直使用状态,而且不需要经常校正滚子保 持器2及圆柱滚子4的位置。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滚轮3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穿置于滚子保持 器2的轮轴32,轮轴32可以是圆柱或弹性插销,将滚轮3转动地设置在轮轴32上,就能使 滚轮3转动地设置在滚子保持器2上。另外,为使滚子保持器2形成模组化的元件,可以连接组成任意的长度,以适应不 同尺寸的需求,本技术的滚子保持器2为多节保持单元所组成,如图2所示,其较佳的 实施例包括一滚轮保持单元21,以及多数个连接在滚轮保持单元21 —端或两端端部的滚 子保持单元22。如图3及图4所示,该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轨,为彼此活动靠合的长条型轨条,其相对应的一面分别凹设有一V形滚道;一滚子保持器,设置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之间;一滚轮,转动地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上,该滚轮的轮面分别抵靠于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多数个圆柱滚子,彼此垂直交错地排列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中,各圆柱滚子的滚动面分别抵靠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导轨,为彼此活动靠合的长条型轨条,其相对应的一面分别凹设有一 V形滚道;一滚子保持器,设置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之间;一滚轮,转动地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上,该滚轮的轮面分别抵靠于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多数个圆柱滚子,彼此垂直交错地排列设置在该滚子保持器中,各圆柱滚子的滚动面分别抵靠在该两导轨的V形滚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具有一对应该V 形滚道的V形轮面,该V形轮面为软性胶质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滚轮包括一穿置于该滚子保持器的轮轴,该滚轮转动地设置在轮轴上。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交叉滚子直线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滚子保持器包括一滚轮保持单元,该滚轮保持单元上设置该滚轮;及多数个连接在该滚轮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碷李承恩
申请(专利权)人:锕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