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包含一个中空泵本体、一个齿轮轴及一个分流片组件,该泵本体包括一个用于内啮合的齿圈及一个由该齿圈界定的动作空间,该齿轮轴能旋转且安装于该动作空间并部分啮合于该齿圈,该齿轮轴与该齿圈共同界定出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的分流间隙,该分流片组件塞设于该分流间隙,并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外凸缘与一个内凹缘的主分流片,及两个分别对称嵌设于该外凸缘的副分流片,每一个副分流片具有一个能离合于该外凸缘且贴靠于该外凸缘的翼板,及一个设置于该翼板靠近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的一侧且能转动并嵌设于该外凸缘的嵌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正逆双转向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作为齿轮泵或齿轮马达的 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内啮合齿轮马达或者是齿轮泵,因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功能又无困油现象, 再加上输送平稳、高效率、低噪音、高转速、耐高温、高扭力等优点,在实务上广被产业界所 利用。参阅图1,为中国第201120192876. 2申请号专利案中所揭露的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I,包含一个用于内哨合的齿圈11、一个与该齿圈11部分齿部哨合的小齿轮12、一个供该齿 圈11与该小齿轮12安装并具有一个输入渠13与一个输出渠14的泵体15,及一个横截面 呈牛角形的填隙组件16。该齿圈11与该小齿轮12间形成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且供该填隙 组件16设置并连通该输入渠13与该输出渠14的间隙17。该填隙组件16包括一个末端 枢设于该泵体15的填隙正片18,及一个末端枢设于该填隙正片18且贴靠于该填隙正片18 靠近该齿圈11的一侧的填隙副片19。使用时,借由该小齿轮12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可以将涂料、染料、油脂等行业用的 牛顿液体(Newtonian fluid)或非牛顿液体(Non-newtonian fluid),经由该输入渠13进 入该间隙17,前述液体会随着该小齿轮12的转动方向被牵引至该输出渠14,再借由该填隙 组件16的填隙正片18被压力推动并靠抵于该小齿轮12,以及该填隙副片19被压力推动而 远离该填隙正片18并靠抵于该齿圈11,而能保持该间隙17的腔压并避免液体回流。虽然利用该填隙组件16可以避免回流,但该填隙组件16的牛角形结构只能应用 于单一转向,而且,该填隙副片19只有末端枢设于该填隙正片18,容易使该填隙副片19在 压力解除并往该填隙正片18贴靠时与该齿圈11的齿部产生干涉,从而造成该内啮合齿轮 泵I的运转功能故障,具有使用功能性不佳且运转稳定性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正逆双转向使用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 轮装置。本技术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适用于流体,该具有分流片组 件的内哨合齿轮装置包含一个中空泵本体,包括一个用于内哨合的齿圈、一个由该齿圈围 绕界定的动作空间,及分别连通该动作空间的一个第一渠与一个第二渠;一个齿轮轴,能围 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安装于该动作空间并部分啮合于该齿圈,该齿轮轴与该齿圈共同界定出 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且连通该第一渠与该第二渠的分流间隙;及一个分流片组件,塞设于 该分流间隙,并包括一个主分流片及两个副分流片,该主分流片具有一个贴近于该齿圈的 外凸缘及一个贴近于该齿轮轴的内凹缘,所述副分流片分别对称嵌设于该外凸缘,每一个 副分流片具有一个能离合于该外凸缘且贴靠于该外凸缘的翼板,及一个设置于该翼板靠近另一翼板的一侧且能转动并嵌设于该外凸缘的嵌柱,当该流体自该第一渠流入并自该第二 渠流出时,邻近该第二渠的副分流片的翼板远离该主分流片,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贴靠 于该主分流片,当该流体自该第二渠流入并自该第一渠流出时,邻近该第一渠的副分流片 的翼板远离该主分流片,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贴靠于该主分流片。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分流片组件的每一副分 流片具有两个分别呈对称地间隔设置于相对应的翼板的相反两侧的嵌柱。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分流片组件的主分流片 还包括两个分别对应于所述副分流片且凹设于该外凸缘,并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嵌柱间的导 槽。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分流片组件的主分流片 还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副分流片间且枢接于该泵本体的枢接轴。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分流片组件的横截面形 状对应于该分流间隙的横截面形状。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泵本体的第一渠与该第 二渠实质上呈相反方向延伸而出。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该泵本体的第一渠与该第二渠实质上呈相互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该分流片组件的主分流片与所述副分流片相配 合,不论该流体是由该第一渠流入并经由该第二渠流出于该泵本体,或者是由该第二渠流 入并经由该第一渠流出于该泵本体,都能利用该主分流片与其中一副分流片保持该分流间 隙的腔压以避免回流,因此具有能正逆双转向使用,可以增加使用功能性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的内啮合齿轮泵的一个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的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 个立体图;图3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正视图;图4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局部剖视图;图5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分流片组件的一个动作示意图;图6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示意图;图7是该第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示意图;及图8是本技术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的第二个较佳实施例的一 个局部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 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 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2、图3与图4,本技术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的第一个较 佳实施例,适用于将流体(图未示)作为动力并当作齿轮马达使用,该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 啮合齿轮装置包含一个中空泵本体2、一个齿轮轴3、一个分流片组件4及两个盖体5。该泵本体2包括一个用于内哨合的齿圈21、一个由该齿圈21与所述盖体5共同围 绕界定的动作空间22,及分别连通该动作空间22的一个第一渠23与一个第二渠24,在本 实施例中,该第一渠23与该第二渠24实质上呈相反方向延伸而出。该齿轮轴3能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安装于该动作空间22并部分啮合于该齿圈21, 该齿轮轴3与该齿圈21共同界定出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且连通该第一渠23与该第二渠24 的分流间隙31。该分流片组件4塞设于该分流间隙31且横截面形状对应于该分流间隙31的横截 面形状,并包括一个主分流片6及两个分别对称嵌设于该主分流片6的相反两侧的副分流 片7。该主分流片6具有一个贴近于该齿圈21的外凸缘61、一个贴近于该齿轮轴3的内 凹缘62、两个分别对应于所述副分流片7且凹设于该外凸缘61的导槽63,及一个位于所述 副分流片7间且枢接于该泵本体2与所述盖体5其中之一的枢接轴64。在本实施例中,该 枢接轴64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盖体5,但可以理解的是,该枢接轴64也可以直接枢接于 该泵本体2。所述副分流片7分别对称嵌设于该外凸缘61,每一个副分流片7具有一个能离合 于该外凸缘61且贴靠于该外凸缘61的翼板71,及两个分别呈对称地间隔设置于相对应的 翼板71的相反两侧的嵌柱72。所述导槽63分别位于相对应的嵌柱72间。可以理解的是, 本实施例的副分流片7也可以分别只设置一个位于该翼板71靠近另一副分流片7的翼板 71的一侧且能转动并嵌设于该外凸缘61的嵌柱72。所述盖体5分别盖设于该泵本体2两端面且供该齿轮轴3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适用于流体,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包含:一个中空泵本体,包括一个用于内啮合的齿圈、一个由该齿圈围绕界定的动作空间,及分别连通该动作空间的一个第一渠与一个第二渠;一个齿轮轴,能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安装于该动作空间并部分啮合于该齿圈,该齿轮轴与该齿圈共同界定出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且连通该第一渠与该第二渠的分流间隙;及一个分流片组件,塞设于该分流间隙,并包括一个主分流片及两个副分流片,该主分流片具有一个贴近于该齿圈的外凸缘及一个贴近于该齿轮轴的内凹缘,所述副分流片分别对称嵌设于该外凸缘,每一个副分流片具有一个能离合于该外凸缘且贴靠于该外凸缘的翼板,及一个设置于该翼板靠近另一翼板的一侧且能转动并嵌设于该外凸缘的嵌柱,当该流体自该第一渠流入并自该第二渠流出时,邻近该第二渠的副分流片的翼板远离该主分流片,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贴靠于该主分流片,当该流体自该第二渠流入并自该第一渠流出时,邻近该第一渠的副分流片的翼板远离该主分流片,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贴靠于该主分流片。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15 TW 1012116211.一种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适用于流体,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分流片组件的内啮合齿轮装置包含 一个中空泵本体,包括一个用于内啮合的齿圈、一个由该齿圈围绕界定的动作空间,及分别连通该动作空间的一个第一渠与一个第二渠; 一个齿轮轴,能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且安装于该动作空间并部分啮合于该齿圈,该齿轮轴与该齿圈共同界定出一个横截面呈弯月形且连通该第一渠与该第二渠的分流间隙;及 一个分流片组件,塞设于该分流间隙,并包括一个主分流片及两个副分流片,该主分流片具有一个贴近于该齿圈的外凸缘及一个贴近于该齿轮轴的内凹缘,所述副分流片分别对称嵌设于该外凸缘,每一个副分流片具有一个能离合于该外凸缘且贴靠于该外凸缘的翼板,及一个设置于该翼板靠近另一翼板的一侧且能转动并嵌设于该外凸缘的嵌柱,当该流体自该第一渠流入并自该第二渠流出时,邻近该第二渠的副分流片的翼板远离该主分流片,另一个副分流片的翼板贴靠于该主分流片,当该流体自该第二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昌,
申请(专利权)人:优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