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封刀装置和薄膜热封设备,该热封刀装置包括定刀(1)和动刀(2),所述定刀(1)包括定刀刀架(11)和该定刀刀架(11)上安装的第一热封板(12),所述动刀(2)包括动刀刀架(21)和第二热封板(22),该第二热封板(22)与所述第一热封板(12)相对地安装在该动刀刀架(21)上,其中所述第一热封板(12)和第二热封板(22)各自的热封面(121、221)形成为扇形圆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扇形圆环热封面(221)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该热封刀装置具有扇形圆环形状的热封板及其热封面,通过对热封面的圆弧边缘处进行倒角处理,使得热封压力更为均匀地作用到热封薄膜上,而避免压力集中情况下产生烫断和密封不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封刀装置和薄膜热封设备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热封设备中的热封刀装置。
技术介绍
热封刀装置通常安装在如图5所示的热封仪、热合机、制袋机等薄膜热封设备上, 通过加热装置对其热封板进行加热,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下完成软包装材料的热封。 常见的热封刀装置中的热封板均采用的是直线、直角型结构热封板,其表面附有高温胶布 用来防止热封面粘结在热封板上。但这些热封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烫断、粘连、热封强 度不高,均匀性较差,热封的位置不平整的缺点。薄膜热封时,直角热封板的热封边缘处所 受压力大于其他位置各点所受压力,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的现象,热封边缘出现厚度改变,导 致薄膜出现热封烫断、密封不严的现象。而且,高温胶布的防粘连性能较差,不能有效的防 止物料的粘连。此外,随着塑料薄膜包装的广泛使用,要求薄膜热封时,不仅要达到较高的薄膜热 封强度、热封均匀性、热封平整度,而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热封形状有了弧线的要求。而 当热封面为弧线时,对热封面的强度、均匀性、平整性,对热封板的设计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封刀装置,以及具有该热封刀装置的薄膜热封设 备,以加强热封效果并有效防止烫断现象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封刀装置,该热封刀装置包括定刀和 动刀,所述定刀包括定刀刀架和该定刀刀架上安装的第一热封板,所述动刀包括动刀刀架 和第二热封板,该第二热封板与所述第一热封板相对地安装在该动刀刀架上,其中所述第 一热封板和第二热封板各自的热封面形成为扇形圆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热封板的扇形圆 环热封面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倒角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形倒角。优选地,所述倒角为直线倒角,该直线倒角形成的倒角平面与所述第二热封板的 热封面之间的平面夹角为3°至8°。更优选地,所述倒角平面与所述第二热封板的热封面之间的平面夹角为3°至优选地,所述第一热封板的扇形圆环热封面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扇形圆环热封面的扇形角度小于180度。[0011 ]优选地,所述扇形圆环热封面上涂覆有防粘涂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热封板与所述定刀刀架之间和所述第二热封板与所述动刀刀架 之间分别设有隔热板。优选地,所述定刀刀架上设有多个长孔形的固定安装孔。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薄膜热封设备,该薄膜热封设备具有本技术上述的热封刀装置。本技术的热封刀装置具有扇形圆环形状的热封板及其热封面,通过对热封面的圆弧边缘处进行倒角处理,使得热封压力更为均匀地作用到热封薄膜上,而避免压力集中情况下产生烫断、密封不严,使得热封效果不彰。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热封刀装置的定刀的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热封刀装置的动刀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的动刀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沿C-C线的剖视图;图5为根据现有技术的热封合仪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定刀2动刀3气缸4温度控制器11定刀刀架12第一热封板13内置加热棒14安全防护板21动刀刀架22第二热封板23内置加热棒24隔热板25平衡导柱111固定安装孔121第一热封板的热封面221第二热封板Ia平面夹角B倒角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所使用的术语“扇形圆环”指的是如图1或图3中所示的整个圆环的一部分,同时又大致形成为扇形形状,故定义为扇形圆环。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封刀装置,该热封刀装置包括定刀I 和动刀2,所述定刀I包括定刀刀架11和该定刀刀架11上安装的第一热封板12,所述动刀2包括动刀刀架21和第二热封板22,该第二热封板22与所述第一热封板12相对地安装在该动刀刀架21上,其中,所述第一热封板12和第二热封板22各自的热封面121、221 形成为扇形圆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扇形圆环热封面221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本技术根据薄膜热封的需要,为形成弧形密封口,特此设计了弧形形状的热封刀装置。但当热封面为弧形时,热封处各点所受的热封压力更为不均,尤其是在弧形边缘处,所受的应力集中,往往容易热封温度过高乃至产生烫断。因而,本技术的热封刀装置中, 在将热封板和热封面设计成扇形圆环的基础上,对扇形圆环热封面的圆弧边缘采取倒角处理,形成光滑过度或接近光滑过度的接触面,使得过大的应力得以分散,从而避免热封温度过高产生烫断。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的热封刀装置包括了定刀I和动刀2,当安装到薄膜热封设备上时,定刀I通常安装在设备的下部,因而又称为下封刀,而动刀2安装在相对上方,因而又通称为上热封刀。在气缸3的推动作用下,上热封刀向下运动作用到下定封刀上,对放置其中的薄膜进行热封处理。通常的,动刀2即上热封刀是由上热封板(即第二热封板22)、内置加热棒23、动刀刀架21、平衡导柱25、限位触点组成,定刀I即下热封刀是由下热封板(即第一热封板12)、内置加热棒13、定刀刀架11、安全防护板14等组成。在热封刀的上、下热封板内放置内置棒式加热器,分别连接电源,通过温度控制器4设定热封温度并控制热封板在热封过程中温度的稳定,以保证热封面受热的均匀性。其中,如图1和图3 所示,第一热封板12的热封面121可与定刀刀架11的上平面基本齐平,使得整个热封板的上表面都作为热封面。而第二热封板22则大致凸出于定刀刀架11的表面,热封面221则进一步凸出于第二热封板22城的表面,如图4所示。在作倒角处理时,所述倒角可优选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形倒角。当然考虑到机加工因素,也可进行简单的直线倒角。如图4所示,该直线倒角形成的倒角平面B与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所述热封面221之间的平面夹角a优选为3°至8°,图4中标示了该倒角平面B 和平面夹角a,由于角度太小,为清楚起见,对角度a进行了一定地夸大处理。3°至8°的倒角使得倒角平面B与热封面221形成大致光滑过度,更优选地,该平面夹角a可设为3° 至5°,以更严格地避免倒角平面B与热封面221之间产生应力集中的棱边。图3和图4所示的热封面221上,只对扇形圆环的内边缘进行了倒角处理,这是因为内边缘宽度小,应力更集中。当然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扇形圆环的外边缘进行倒角处理。甚至在必要时, 所述第一热封板12的扇形圆环热封面121的圆弧边缘上也可设置倒角。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扇形圆环热封面121、221的扇形角度一般小于180度,这符合一般的薄膜热封要求。并且,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在热封面上设置高温胶布但防粘结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所述扇形圆环热封面121、221上涂覆有防粘涂层,一般而言热封板是易导热·的铜材料制成,因而所述防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封刀装置,该热封刀装置包括定刀(1)和动刀(2),所述定刀(1)包括定刀刀架(11)和该定刀刀架(11)上安装的第一热封板(12),所述动刀(2)包括动刀刀架(21)和第二热封板(22),该第二热封板(22)与所述第一热封板(12)相对地安装在该动刀刀架(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封板(12)和第二热封板(22)各自的热封面(121、221)形成为扇形圆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扇形圆环热封面(221)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封刀装置,该热封刀装置包括定刀(I)和动刀(2),所述定刀(I)包括定刀刀架(11)和该定刀刀架(11)上安装的第一热封板(12),所述动刀(2)包括动刀刀架(21)和第二热封板(22 ),该第二热封板(22 )与所述第一热封板(12)相对地安装在该动刀刀架(21)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封板(12)和第二热封板(22)各自的热封面(121、221)形成为扇形圆环形状,并且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扇形圆环热封面(221)的圆弧边缘上设有倒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光滑过渡的圆弧形倒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封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为直线倒角,该直线倒角形成的倒角平面(B)与所述第二热封板(22)的热封面(221)之间的平面夹角(a)为3。至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封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梅,段维领,常红梅,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