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403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以往膜管水冷装置都是设置在膜管外,冷却速度慢、浪费水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由冷却芯模、真空室内胆、各种相互同轴套装的冷却进出管、多折弯曲形水流通道及吸水环组成的内循环水冷装置设置在膜管内,水流通道内的水出来后直接顺膜管流入冷却芯模的外芯壁之间,形成水膜直接有效地对膜管内壁进行水冷,而沾在膜管内壁上的水又由与真空室内胆相连的吸水环以真空抽吸的方式快速抽吸干,使冷却后的膜管快速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体装置结构简单,冷却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益、节省了能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吹膜机、吹塑机等的膜管或塑管的内循环水冷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J-U装直。
技术介绍
吹膜机的吹膜过程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通过多次吹膜生产工艺,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薄膜,而在每次吹膜生产工艺的过程中,膜管的冷却对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益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为了缩短冷却时间,普遍的吹膜生产过程都是采用在膜管外设置环形喷水水环或直接向膜管喷水,这样的吹膜生产过程由于只是对膜管的外部进行水冷,既浪费水资源,冷却效果也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冷速度快、节省能源的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在膜管内设置有冷却芯模,冷却芯模内设置有真空室内胆,真空室内胆的中心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外围设置有真空套管,真空套管的外围设置有进水套管,进水套管的中部外围设置有出水套管,进水套管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真空室内胆的底部设置有进水通道,冷却芯模的内侧壁与真空室内胆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与出水套管相通,真空室内胆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环。一种吹膜机膜管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膜管(1)内设置有冷却芯模(2),冷却芯模(2)内设置有真空室内胆(3),真空室内胆(3)的中心设置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外围设置有真空套管(5),真空套管(5)的外围设置有进水套管(6),进水套管(6)的中部外围设置有出水套管(7),进水套管(6)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61),真空室内胆(3)的底部设置有进水通道(8),冷却芯模(2)的内侧壁与真空室内胆(3)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9),水流通道(9)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与出水套管(7)相通,真空室内胆(3)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环(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膜管(I)内设置有冷却芯模(2),冷却芯模(2)内设置有真空室内胆(3),真空室内胆(3)的中心设置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外围设置有真空套管(5),真空套管(5)的外围设置有进水套管(6),进水套管(6)的中部外围设置有出水套管(7),进水套管(6)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61),真空室内胆(3)的底部设置有进水通道(8),冷却芯模(2)的内侧壁与真空室内胆(3)的外侧表面之间设置有水流通道(9),水流通道(9)的上方设置有出水口(10),出水口(10)与出水套管(7)相通,真空室内胆(3)的底部设置有吸水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模(2)的材质为金属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膜机膜管内循环水冷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章林锦海黄珍美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诚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