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色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4395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注射系统、副注射系统、支撑螺柱和托架,所述的主注射系统安装在托架上,支撑螺柱一端与主注射系统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副注射系统滑动连接,主注射系统和副注射系统两者互相独立,副注射系统中副料筒前端与主注射系统中主料筒的前端单向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副注射系统安装于主注射系统上方,也可以左右安装或斜向安装,采用两个互相独立的注射系统,两者之间单向流通控制,其优点和好处是可以独立对两种塑料进行塑化,另外如果不需要混色时可以只用主注射系统进行生产,灵活性大。此设计安装方便,能够消除加工误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色注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成型机的注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色注射装置, 用于生产具有横向间隔混色效果的塑料制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混色注射装置一般都是共同一个注射系统。专利号为200620101766. X,专利名称为“夹层混色共用注塑模头”的中国专利中公 开了一种结构,其包括喷嘴、带双流道的小机筒、带双流道的机筒、带流道的分流阀芯,喷嘴 固定在小前机筒上,小前机筒固定在机筒上,分流阀芯置于喷嘴和小前机筒内,并与喷嘴 形成一流道,分流阀芯内部流道与小前机筒的一个流道和前机筒的一个流道相连,所述的 分流阀芯和喷嘴形成的流道与机筒的另一流道与小机筒的另一流道相通,所述的小机筒、 机筒形成的二个内部流道中各设一个单向阀。注塑加工时,采用两种不同的塑料,通过机 筒流道内的分流阀芯和单向阀,使两种原料实现顺序注射或交替注射,最终形成带有夹层 的塑料制品或具有特殊花纹的混色塑料制品。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和不足是两种塑料不是 同时注射,只能生产色条纵向间隔的塑料产品,而不能产生色条横向间隔的塑料产品。专利号为200720060986. 7,专利名称为“注塑机混色射嘴”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注射系统、副注射系统、支撑螺柱和托架,所述的主注射系统安装在托架上,支撑螺柱一端与主注射系统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副注射系统滑动连接,主注射系统和副注射系统两者互相独立,副注射系统中副料筒前端与主注射系统中主料筒的前端单向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注射系统、副注射系统、支撑螺柱和托架,所述的主注射系统安装在托架上,支撑螺柱一端与主注射系统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副注射系统滑动连接,王注射系统和副注射系统两者互相独立,副注射系统中副料筒如端与王注射系统中主料筒的前端单向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注射系统包括推力座组件、注射组件、整移组件和主塑化组件,推力座组件和注射组件均设置在托架上,整移组件包括整移油缸、连接杆和连接底座,连接杆一端设置在前模板上,另一端与整移油缸的活塞杆用螺纹连接,连接底座与整移油缸的油缸底连接,连接底座设置在注射组件上,主塑化组件一端设置在前模板上,另一端穿过注射组件设置在推力座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注射系统包括预塑组件、副注射组件、副塑化组件和合流组件,预塑组件设置在副注射组件的一端,副注射组件中采用防涎油缸,副注射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副塑化组件,副塑化组件的前端通过合流组件与主注射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塑化组件包括料筒固定螺母、定位螺母、定位销、阀座、密封套、主螺杆、前料筒、喷嘴、主料筒、螺杆定位套和加热圈,喷嘴与前料筒用螺纹连接,前料筒安装在主料筒上,主螺杆设置在主料筒内部,主料筒内部装有若干加热圈,阀座固定在主料筒前端,阀座位于主螺杆的均化段,阀座的内表面开有一条过料槽,在主料筒上与过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优优周巨栋沈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申达机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