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了一种压机,它包括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平台(4)、在该平台上方可上下移动并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压块(5)和在所述平台和压块之间的压盘(6),处于压制位置时所述平台的中心点与所述压块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压盘(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4)上相隔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的导轨(9),所述平行导轨(9)的d/2线经过所述平台的中心点,所述导轨(9)的一端在所述平台上并且该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中心点的距离至少为d;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长度至少为d;在该导轨间自由移动的尺寸为d的料盘(8)。(*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机,它可有利地用于形成氟塑料检测设备。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四氟乙烯测试试样的并较好具有自动进出样装置的聚四氟乙烯压制设备。
技术介绍
在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的性能测试中,制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需要采用压机将聚合物试样压制成圆片状以进行各种性能(例如拉伸强度)测试。现有的压机通常包括固定在上下两个压块之间的压盘,使用时需要将聚合物试样放入压盘,随后上下移动压块将压盘中的聚合物试样压成一定形状的聚合物块,释放压块,取出压制的聚合物块,随后进行下一次压制。上述压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问题由于需要人工将聚合物试样置于两个压块之间的压盘中,并需要人工将制得的聚合物块试样从两个压块中取出,因此当压块发生误操作时,哪怕偶尔一次,也会对操作人员的手产生致命的损害。因此,现有技术需要对所述压机的进样装置进行改进,从而一方面消除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机,它具有改进的进样装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压机,它包括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平台、在该平台上方可上下移动并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压块和在所述平台和压块之间的压盘,处于压制位置时所述平台的中心点与所述压块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压盘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相隔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的导轨,所述平行导轨的d/2线经过所述平台的中心点,所述导轨的一端在所述平台上并且该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中心点的距离至少为d/2 ;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长度至少为d ;和在该导轨间自由移动的尺寸为d的料盘;在导轨和料盘上的第一卡口,该第一卡口能确保所述料盘的中心与所述平台的中心点重合;和在所述导轨和料盘上的第二卡口,该第二卡口能确保该料盘整体露出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本技术压机在进出样时用推 拉杆送样,避免了人工直接用手放置模具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同时规避了放置位子不当造成了质量问题。各层压块的模具放置采取了交叉位子设计,保证了即使人手留在模具放置区在开动压机时也不会发生安全事故。并可提高进样速度,提升压机的使用效率。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较好实例的压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较好实例的压盘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较好实例的压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压机的一个较好实例的示意图,本技术压机包括机身1、机架2、液压系统3,平台4和压块5,压盘6 (图中未表示)置于所述平台4和压块5之间。图1所示的压机可同时压制3个试样,其中的一个压块5构成了其上方的另一个压块的平台,但是同时压制多个试样并非是本技术所必须的。在本技术的一个较好实例中,所述压机仅包括一个平台4和一个压块5,从而仅可压制一个试样。本技术的平台4和压块5均具有一个中心点,处于压制状态时所述料盘的中;点、压块的中心点和平台的中;点相重合。在本技术中,术语“压制状态”或“压制位置”是指平台4和压块5通过压盘6的料盘8相接触,并且所述平台4、压块5和料盘8的中心点相重合,从而通过平台4和压块5之间的压力将料盘8中的聚合物试样压制成用于测试的试样。在本技术中,术语“松弛状态”是指平台4与压块5相分离,从而料盘8可在导轨9之间自由滑动。 在一个实例中,本技术压机包括具有一个中心点并任选地可上下移动的平台4、在该平台上方可上下移动并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压块5和在所述平台和压块之间的压盘6,处于压制状态时所述平台的中心点与所述压块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交合部分。在本技术中,术语“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是指当处于压制状态时,所述压块平面在所述平台平面上形成的投影部分。本技术压机包括压盘6。如图2所示,所述压盘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相隔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的导轨9。所述导轨的材料无特别的限制,只要不影响聚合物试样的压制即可。适用的导轨材料的非限定性例子有,例如不锈钢、铜、铝、铁、热固性塑料等。适用的导轨9的形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所述料盘8能在该导轨间自由移动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导轨9的形状与在其中自由滑动的料盘的边缘的形状相配合,使所述料盘8能稳定地在导轨之间自由滑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导轨9是两根槽钢,所述料盘8卡在该槽钢的槽中自由滑动。所述两根导轨9平行放置,两者相距的距离d取决于料盘的尺寸。所述两根平行导轨9的中心线(即距任一导轨d/2距离并于导轨相平行的线)经过所述平台4的所述中心点,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确保所述料盘8的中心能与所述平台4的中心点相重合。所述导轨9的一端在所述平台4上并且该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中心点的距离至少为d/2,较好至少为d。在本技术中,术语“导轨端部的d/2点”是指两根等长导轨9的顶端连线的中点。在本技术中,该中点(即导轨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4的所述中点的距离至少为d/2,较好至少为d。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确保料盘8的中点能与所述平台4的所述中点相重合。所述导轨9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台4与所述压块5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长度至少为d。在本技术中,所述“伸出的长度”是指在伸出端两根平行导轨9中的任意一根距所述交合部分边缘(或者处于压制状态时,所述压块5平面在所述平台4平面上形成的投影部分的边缘)的距离,当在该伸出端两根导轨9形成的所述距离不相等时,该伸出的长度是指两种距离中的较短距离。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料盘8能整体伸出所述交合部分,以确保装料或者卸料时操作人员的手不会受到误操作的威胁。本技术的压盘6还包括在所述导轨间自由移动的尺寸为d的料盘8。在本技术中,所述“料盘的尺寸”是指该料盘在两根导轨之间的尺寸(或称横向尺寸),而平行与料盘方向的尺寸无特别的限制,只要它能满足在压制状态该料盘的中心能与平台4的中心相重合,而在松弛状态它可整体露出重合部分即可。在本技术的一个较好实例中,所述料盘的形状选自外径为d的圆盘、边长为d的正方形料盘、横向尺寸为d纵向尺寸小于d的长方形料盘等。所述料盘的高度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确保聚合物试样的压制即可。所述料盘的材料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例如,可以是不锈钢、铜、铝、铁、热固性塑料等。为了将所述料盘在导轨上固定就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导轨和料盘上各自设置相啮合的第一卡口,该第一卡口能确保所述料盘的中心与所述平台的中心点重合,以便固定压制时试样的位置。所述相啮合的第一卡口的具体技术手段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技术手段。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一卡口包括在所述料盘或者所述导轨中沿垂直于料盘8移动方向的方向上弹性压缩的小钢球以及在所述导轨或者所述料盘上用于容纳部分所述小钢球的圆孔。当移动到位时,所述被弹性压缩的小钢球弹出,卡在所述圆孔中。为了将所述料盘在导轨上固定就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所述导轨和料盘上设置相啮合的第二卡口,该第二卡口能确保该料盘整体露出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所述相啮合的第二卡口的具体技术手段无特别的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机,它包括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平台(4)、在该平台(4)上方可上下移动并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压块(5)和在所述平台和压块之间的压盘(6),处于压制位置时所述平台(4)的中心点与所述压块(5)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所述平台(4)与所述压块(5)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压盘(6)包括:?固定在所述平台(4)上相隔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的导轨(9),所述平行导轨(9)的d/2线经过所述平台的中心点,所述导轨(9)的一端在所述平台上并且该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中心点的距离至少为d/2;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长度至少为d;?在该导轨间自由移动的尺寸为d的料盘(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机,它包括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平台(4)、在该平台(4)上方可上下移动并具有一个中心点的压块(5)和在所述平台和压块之间的压盘(6),处于压制位置时所述平台(4)的中心点与所述压块(5)的中心点重合并且所述平台(4)与所述压块(5)形成交合部分,所述压盘(6)包括 固定在所述平台(4)上相隔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的导轨(9),所述平行导轨(9)的d/2线经过所述平台的中心点,所述导轨(9)的一端在所述平台上并且该端部的d/2点距所述平台中心点的距离至少为d/2 ;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平台与所述压块形成的交合部分,伸出的长度至少为d ; 在该导轨间自由移动的尺寸为d的料盘(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所述导轨(9)和料盘(8)上的第一卡口,该第一卡口能确保所述料盘(8)的中心与所述平台(4)的中心点重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在所述导轨(9)和料盘(8)上的第二卡口,该第二卡口能确保该料盘(8)整体露出平台(4)与所述压块(5)形成的交合部分。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8)还带有一个手柄(7)。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新,陆雯,黄荣翔,杜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