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它涉及一种滚塑行业中用于燃烧器热能的辅助利用装置,主要是由烘箱、导轨、滚塑机、风道、燃烧器、空气压缩机等构成,并在燃烧器伸入风道内的喷嘴上增设有一喷管,该喷管外包覆有可充入常温压缩气体的缠绕管,且缠绕管又与滚塑机工作臂上的充气口相连通,利用喷管和风道内的热量加热缠绕管内的常温压缩气体,并将加热气体通过送气管道送至滚塑机充气口、工作臂直至滚塑模具内,从而实现了滚塑模具的内加热过程,改进后的结构实现了滚塑模具内、外加热的统一,这既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有助于滚塑制品的加热成型,又节约了能源,也极大缩短了滚塑制品的加工时间、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热能利用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滚塑行业中用于辅助滚塑模具加热的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滚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滚塑模具在烘箱内的加热工序,如公开的中国专利号为201220109643. 6的“一种滚塑成型机”,其披露的内容主要是滚塑机沿导轨移动将工作臂输出端上安装的滚塑模具送入烘箱内,然后通过安装在烘箱外的风道和风道上的燃烧器向烘箱内吹入热量,从而完成滚塑模具的外加热过程。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滚塑模具加热,生产厂家还会将滚塑机的工作臂设计为中空结构,然后在工作臂的输入端设有充气口,并通过充气口经工作臂向滚塑模具内充入热气,进而实现滚塑模具的内加热过程,这种滚塑模具的内、外同时加热能使滚塑制品的成型更加完美,而且还具有加热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然而,上述滚塑模具的内、外加热过程都是单独分开进行的,也就是说,内加热过程中充气口接入的热气都是需要单独进行空气加热后再输入滚塑模具内的,而外加热过程中主要通过燃烧器产生热量、再经风道吹入烘箱内的,其中,燃烧器提供的热量仅作用于滚塑模具的外加热,这无疑会造成热量流失和能源浪费,而且内、外加热无法统一也为滚塑机的结构设计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燃烧器的热能利用率、并有助于滚塑制品加热成型的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通过该热能辅助装置能极大缩短滚塑制品的加工时间、节约能源、提升滚塑制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包括烘箱、穿过烘箱的滑轨和沿滑轨移动的滚塑机;所述滚塑机的工作臂输入端设有充气口,工作臂输出端设有进、出烘箱的滚塑模具,该充气口与滚塑模具内相连通;所述的烘箱外设有风道,该风道与烘箱内相连通,在风道外安装有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伸入风道内的喷嘴,所述的喷嘴上连接有喷管,该喷管外包覆有缠绕管,在缠绕管的输入口充入常温压缩气体,输出口通过送气管道与滚塑机工作臂的充气口相连通。所述的风道分别与烘箱的顶部、底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主要是在燃烧器伸入风道内的喷嘴上增设有一喷管,该喷管外包覆有可充入常温压缩气体的缠绕管,且缠绕管又与滚塑机工作臂上的充气口相连通,利用喷管和风道内的热量加热缠绕管内的常温压缩气体,并将加热气体送至滚塑机充气口、工作臂直至滚塑模具内,从而实现了滚塑模具的内加热过程,改进后的结构主要是一种燃烧器热能的辅助利用装置,它实现了滚塑模具内、外加热的统一,这既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有助于滚塑制品的加热成型,又节约了能源,也极大缩短了滚塑制品的加工时间、提升广品质量、提闻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图3为图1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并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再进行详细描述。如图广图3所示,1.动作控制箱、2.控制阀、3.燃烧器、31.喷嘴、4.风道、5.烘箱架、6.烘箱、61.烘箱门、7.滚塑机、71.底座、72.驱动电机、73.充气口、74.工作臂、75.滚塑模具、8.送气管道、9.滑轨、10.输入口、11.喷管、12.缠绕管。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如图1、图2所示,它主要是由烘箱6、滑轨9和沿滑轨移动的滚塑机7等构成。所述的烘箱6呈卧式安装在烘箱架5内,在烘箱的前、后两面分别设有烘箱门61,每一面的烘箱门均设计为两扇移门式结构,并通过动作控制箱I控制两扇移门的左、右运动来实现烘箱门61的自动开合;所述的滑轨9铺设在平整地面上,并直接穿过烘箱6的前、后烘箱门61 ;所述的滚塑机7安装在滑轨9上,并沿滑轨作滑移运动,该滚塑机7主要是由底座71、驱动电机72、工作臂74、滚塑模具75等构成,其中工作臂74设计为内部中空的结构,在工作臂输入端设计有充气口 73,工作臂输出端安装有滚塑模具75,该滚塑模具由滚塑机7沿滑轨9移动并送入烘箱6内加热,该充气口 73通过工作臂74与滚塑模具75内相连通。所述的烘箱6外设有风道4,该风道与烘箱采用一体化设计,并分别与烘箱6的顶部、底部相连通,在风道4外安装有燃烧器3,该燃烧器的喷嘴31伸入风道4内、并与设置在风道内的喷管11相连接;所述的喷管外包覆有一层缠绕管12,该缠绕管的输入口 10伸出风道4,并与设置在风道外的控制阀2相连通,缠绕管12的输出口通过一根较长的送气管道8连接到滚塑机工作臂74的充气口 73上。本技术的工作方式如下启动燃烧器3,热量经喷管11吹入风道4,并由风道进入烘箱6内,从而实现滚塑模具75的外加热,与此同时,启动控制阀2将常温压缩气体充入缠绕管12内,该缠绕管利用喷管11和风道4内的热量进行加热后,加热气体就能沿图3箭头方向所示依次通过送气管道8、充气口 73、工作臂74而进入滚塑模具75内,从而实现滚塑模具的内加热,为滚塑制品的加热成型提供充分热量,由于内加热过程主要是一种燃烧器热能的辅助利用,这既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又节约了能源,也极大缩短了滚塑制品的加工时间、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包括烘箱(6)、穿过烘箱的滑轨(9)和沿滑轨移动的滚塑机(7);所述滚塑机的工作臂(74)输入端设有充气口(73),工作臂(74)输出端设有进、出烘箱(6)的滚塑模具(75),该充气口(73)与滚塑模具(75)内相连通;所述的烘箱(6)外设有风道(4),该风道与烘箱(6)内相连通,在风道(4)外安装有燃烧器(3),该燃烧器具有伸入风道(4)内的喷嘴(3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31)上连接有喷管(11),该喷管(11)外包覆有缠绕管(12),在缠绕管的输入口(10)充入常温压缩气体,输出口通过送气管道(8)与滚塑机工作臂(74)的充气口(7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机的热能辅助装置,包括烘箱(6)、穿过烘箱的滑轨(9)和沿滑轨移动的滚塑机(7);所述滚塑机的工作臂(74)输入端设有充气口(73),工作臂(74)输出端设有进、出烘箱(6)的滚塑模具(75),该充气口(73)与滚塑模具(75)内相连通;所述的烘箱(6)外设有风道(4),该风道与烘箱(6)内相连通,在风道(4)外安装有燃烧器(3),该燃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罗娇,罗宏宇,王晓平,宋蕊,
申请(专利权)人:孙罗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