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973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含有带轮、后盖、左摩擦片总成、右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压盘、弹簧和分离机构,还含有扭簧,该扭簧设置在分离杠杆座上,该扭簧的扭力杆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上,使分离杠杆的一端紧贴在拉杆的另一端;左摩擦片总成含有摩擦片、夹片、从动盘、减振盘、减振弹簧、盘毂和阻尼垫圈,摩擦片设置在夹片上,夹片设置在从动盘上,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通过限位销连接固定,盘毂穿装在从动盘中心孔与减振盘中心孔之间,减振弹簧装在从动盘与减振盘上设有的窗孔之间,且减振弹簧位于盘毂上设有的通孔内,阻尼垫圈装在盘毂的两侧,盘毂的中央设有花键孔,右摩擦片总成的结构与左摩擦片总成的结构相同,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一种带轮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一种应用于玉米收割机的带轮式离合器,它含有带轮、后盖、左摩擦片总成、右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压盘、弹簧和分离机构。带轮为内空结构,带轮的一端设有端面、另一端为敞口。后盖设置在带轮的敞口上,在后盖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左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右摩擦片总成和压盘依次排列,弹簧位于压盘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分离机构分离机构含 有拉杆、分尚杠杆和分尚杠杆座,分尚杠杆座设置在带轮端面的外侧上,分尚杠杆装在分尚杠杆座上,拉杆的一端穿过带轮端面设有的通孔与压盘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杠杆的一端构成活动连接。使用时,发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上述离合器的带轮,由于带轮中的弹簧紧压压盘,使压盘向带轮的后端移动,从而将左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右摩擦片总成和压盘紧紧地压在一起,在摩擦力作用下,这时穿装在左摩擦片总成和右摩擦片总成中央设有的花键孔中的花键轴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当需要切断动力传输时,可能通过拨叉压下带轮上的分离杠杆,使压盘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带轮的端面移动,这时左摩擦片总成与后盖和中压板之间产生间隙,右摩擦片总成与中压板和压盘之间产生间隙,从而实现动力的切断。在上述离合器中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为了提高传递扭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增大螺旋弹簧的弹力,由于螺旋弹簧弹力的增大,根据螺旋弹簧的特性,压向拨叉的力量也在提高,从而导致拉动拨叉的操纵杆的力量变大,甚至拉不动,可靠性差。由于左摩擦片总成和右摩擦片总成无减震性能,因此在传递动力的初始时刻冲击载荷较大,打坏变速箱齿轮的现象时常发生。在上述离合器中,由于拉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杠杆的一端构成活动连接,因松动而导致较大的异响,从而造成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轮式离合器,该带轮式离合器不仅能够在传递动力的初始时刻减小冲击载荷,避免打坏变速箱齿轮的现象发生,而且在动力切合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可靠性,同时能够避免异响现象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含有带轮、后盖、左摩擦片总成、右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压盘、弹簧和分离机构,带轮为内空结构,带轮的一端设有端面、另一端为敞口,后盖设置在带轮的敞口上,在后盖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左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右摩擦片总成和压盘依次排列,弹簧位于压盘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分离机构含有拉杆、分离杠杆和分尚杠杆座,分尚杠杆座设置在带轮端面的外侧上,分尚杠杆通过销轴穿装在分尚杠杆座上,拉杆的一端穿过带轮端面设有的通孔与压盘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杠杆的一端构成活动连接,还含有扭簧,该扭簧设置在所述分离杠杆座上,该扭簧的扭力杆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上,使分离杠杆的一端紧贴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左摩擦片总成含有摩擦片、夹片、从动盘、减振盘、减振弹簧、盘毂和阻尼垫圈,摩擦片设置在夹片上,夹片设置在从动盘上,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通过限位销连接固定,盘毂穿装在从动盘中心孔与减振盘中心孔之间,减振弹簧装在从动盘与减振盘上设有的窗孔之间,且减振弹簧位于盘毂上设有的通孔内,阻尼垫圈装在盘毂的两侧,盘毂的中央设有花键孔,所述右摩擦片总成的结构与左摩擦片总成的结构相同,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在上述带轮式离合器中,由于左摩 擦片总成和右摩擦片总成采用了减振弹簧,使传递动力的初始时刻的载荷冲击得到了缓冲,因此避免打坏变速箱齿轮的现象发生;由于压盘与带轮端面之间的弹簧采用碟形弹簧,根据碟形弹簧的特性,实践表明,传递扭矩增加20%,而拉动拨叉的操纵杆的力量减小50%,克服了现有技术拉不动操纵杆、可靠性差的不足,从而使动力在切合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可靠性;由于在所述分离杠杆座上设置扭簧,该扭簧的扭力杆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上,且使分离杠杆的一端紧贴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因松动而导致较大异响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带轮式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左摩擦片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中1.减振弹簧,2.盘毂,3.阻尼垫圈,4.减振盘,5.限位销,6.从动盘,7.夹片,8.后盖,9.带轮,10.左摩擦片总成,11.中压板,12.右摩擦片总成,13.压盘,14.拉杆,15.端面,16.碟形弹簧,17.分离杠杆的一端,18.拉杆的另一端,19.销轴,20.扭簧,21.扭力杆,22.分离杠杆的另一端,23.摩擦片。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含有带轮9、后盖8、左摩擦片总成10、右摩擦片总成12、中压板11、压盘13、弹簧和分离机构。带轮9为内空结构,带轮9的一端设有端面15、另一端为敞口。后盖8设置在带轮9的敞口上。在后盖8与带轮6的端面15之间左摩擦片总成10、中压板11、右摩擦片总成12和压盘13依次排列,弹簧位于压盘13与带轮9的端面15之间。分尚机构含有拉杆14、分尚杠杆和分尚杠杆座,分尚杠杆座设置在带轮9端面15的外侧上,分离杠杆通过销轴19穿装在分离杠杆座上,拉杆的一端穿过带轮9端面15设有的通孔与压盘13相连,拉杆的另一端18与分离杠杆的一端17构成活动连接。上述带轮式离合器还含有扭簧20,该扭簧20设置在所述分离杠杆座上,该扭簧20的扭力杆21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22上,使分离杠杆的一端17紧贴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18。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图3的A-A剖视图,所述左摩擦片总成10含有摩擦片23、夹片7、从动盘6、减振盘4、减振弹簧1、盘毂2和阻尼垫圈3。摩擦片23设置在夹片7上,夹片7设置在从动盘6上,从动盘6与减振盘4之间通过限位销5连接固定。盘毂2穿装在从动盘6中心孔与减振盘4中心孔之间,减振弹簧I装在从动盘6与减振盘4上设有的窗孔之间,且减振弹簧I位于盘毂2上设有的通孔内,阻尼垫圈3装在盘毂2的两侧,盘毂2的中央设有花键孔,所述右摩擦片总成12的结构与左摩擦片总成10的结构相同,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16。在上述带轮式离合器中,由于左摩擦片总成10和右摩擦片总成12采用了减振弹簧1,使传递动力的初始时刻的载荷冲击得到了缓冲,因此避免打坏变速箱齿轮的现象发生;由于压盘13与带轮9端面15之间的弹簧采用碟形弹簧16,根据碟形弹簧16的特性,实践表明,传递扭矩增加20%,而拉动拨叉的操纵杆的力量减小50%,克服了现有技术拉不动操纵杆,可靠性差的不足,从而使动力在切合过程中保持较好的可靠性;由于在分离杠杆座上设有该扭簧20,该扭簧20的扭力杆21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22上,使分离杠杆的一端17紧贴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18,因此克服了现有技术因活动连接而松动所产生的较大异响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噪音污染。使用时,发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上述离合器的带轮9,由于带轮9中的碟形弹簧16紧压压盘13,使压盘13向带轮9的后端8移动,从而将左摩擦片总 成10、中压板11、右摩擦片总成12和压盘13紧紧地压在一起,在摩擦力作用下,左摩擦片总成10和右摩擦片总成12上的从动盘和减振盘首先转动,然后通过各自的减振弹簧带动各自的盘毂转动,这样使传递动力的初始时刻的载荷冲击得到了缓冲,最后由穿装在盘毂2的花键孔中的花键轴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含有带轮、后盖、左摩擦片总成、右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压盘、弹簧和分离机构,带轮为内空结构,带轮的一端设有端面、另一端为敞口,后盖设置在带轮的敞口上,在后盖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左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右摩擦片总成和压盘依次排列,弹簧位于压盘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分离机构含有拉杆、分离杠杆和分离杠杆座,分离杠杆座设置在带轮端面的外侧上,分离杠杆通过销轴穿装在分离杠杆座上,拉杆的一端穿过带轮端面设有的通孔与压盘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杠杆的一端构成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扭簧,该扭簧设置在所述分离杠杆座上,该扭簧的扭力杆紧压在分离杠杆的另一端上,使分离杠杆的一端紧贴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左摩擦片总成含有摩擦片、夹片、从动盘、减振盘、减振弹簧、盘毂和阻尼垫圈,摩擦片设置在夹片上,夹片设置在从动盘上,从动盘与减振盘之间通过限位销连接固定,盘毂穿装在从动盘中心孔与减振盘中心孔之间,减振弹簧装在从动盘与减振盘上设有的窗孔之间,且减振弹簧位于盘毂上设有的通孔内,阻尼垫圈装在盘毂的两侧,盘毂的中央设有花键孔,所述右摩擦片总成的结构与左摩擦片总成的结构相同,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式离合器,含有带轮、后盖、左摩擦片总成、右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压盘、弹簧和分离机构,带轮为内空结构,带轮的一端设有端面、另一端为敞口,后盖设置在带轮的敞口上,在后盖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左摩擦片总成、中压板、右摩擦片总成和压盘依次排列, 弹簧位于压盘与带轮的端面之间,分尚机构含有拉杆、分尚杠杆和分尚杠杆座,分尚杠杆座设置在带轮端面的外侧上,分离杠杆通过销轴穿装在分离杠杆座上,拉杆的一端穿过带轮端面设有的通孔与压盘相连,拉杆的另一端与分离杠杆的一端构成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扭簧,该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红军金中诚李红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名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