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用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52809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用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按干强剂的重量为基础计15~20%丙烯酰胺单体,1~1.6%阳离子单体,0.6~1%的阴离子单体,0.1~0.3%的多烯类单体,0.6~1.8%的醚化羟甲基丙烯酰胺,0.03%~0.05%的氧化剂,0.01~0.03%的还原剂,其余为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控制交联剂、阴阳离子加入量,使聚合物主链生成支化的高分子化合物,改善干增强剂与纤维的结合能力,提高增强效果。醚化后的羟甲基丙烯酰胺能够适应较高分子量的干强剂体系,保持产品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干强剂对纸张既有较强的增强效果,本身又有足够的存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干强剂,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用的干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纸张强度受很多因素影响,首先取决于成纸中纤维结合力和纤维本身強度,以及成纸纤维排列和分布。而最主要的是纤维间结合力,纤维结合力一般有四种化学键、氢键、范德华力和表面交织力。其中氢键结合力是纸张结合强度产生的主要方式。纤维素分子的羟基很多,由无数微纤维相互形成氢键的结合力很大,这也是干强度产生的主要原因。天然和合成干强剂大部分都是亲水性高分子,通过分散在纤维之间增加了纤维间氢键数量,达到提高纸张强度的目的,通过含有接在主链环上阳离子基团,増加聚合物和纤维间的结合力,提闻聚合物留着性。我国造纸原料相对短缺,近几年来随着造纸エ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使用二次纤 維,目前常用的干强剂有天然聚合物如淀粉及其改性物(如阳离子淀粉、阴离子淀粉、两性淀粉等)、合成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こニ醛聚丙烯酰胺和聚こ烯醇等以及其它水溶性天然产物类干强剂。在大多数情况下,仅加入质量分数0.1%-1%的该类物质就可达到很好的干强效果。我国目前则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和改性淀粉为主。随着环境与资源短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废纸纤维被重复利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用干强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按干强剂的重量为基础计15~20%丙烯酰胺单体,1~1.6%阳离子单体,0.6~1%的阴离子单体,0.1~0.3%的多烯类单体,0.6~1.8%的醚化羟甲基丙烯酰胺,0.03%~0.05%的氧化剂,0.01~0.03%的还原剂,其余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纸用干强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组成按干强剂的重量为基础计15 20%丙烯酰胺单体,I 1. 6%阳离子单体,O. 6 1%的阴离子单体,O.1 O.3%的多烯类单体,O. 6 1. 8%的醚化羟甲基丙烯酰胺,O. 03% O. 05%的氧化剂,O. 01 O.03%的还原剂,其余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单体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酸N,N- 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离子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甲基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强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稀类单体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四甘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得定孙睢州
申请(专利权)人:永港伟方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