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394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主要设置有脱砷反应槽、循环泵和斜角喷头并依次循环连接,脱砷反应槽顶部分别设置液封放空口、进料口和P2S5投料口,脱砷反应槽下部分别设置出酸口、斜角喷头的进酸口,用循环泵将出酸口和进酸口连接。本反应器由于采用循环泵将脱砷反应槽的工业磷酸从出酸口输送至斜角喷头,工业磷酸在加压下从斜角喷头高速射出,向脱砷反应槽内混有五硫化二磷的工业磷酸剧烈喷射,实现紊流整体搅拌,使工业磷酸与五硫化二磷充分混合反应,缩短了脱砷反应的循环时间,提高了食品级磷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连续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磷化工
,涉及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
技术介绍
磷是重要的生命元素,食品添加剂磷酸作为酸味剂、酵母的营养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食品级磷酸中的杂质指标要求特别严格。目前,食品级磷酸生产主要采用工业磷酸为原料,生产过程中杂质的脱除尤其是砷的脱除技术极为重要。磷酸脱砷的方法主要有①硫化物沉淀法通过在磷酸原料中加入某种沉淀剂,使其生产难溶或不溶化合物析出,然后通过过滤器分离而得到低砷磷酸产品。②溶剂萃取法基于磷酸可溶于有机溶剂中,而杂质砷则被萃取出,从而使其分离。③离子交换法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磷酸,从而除去杂质砷。硫化物沉淀法因为所需步骤和设备简单且脱砷效果好,是最常用的脱砷方法。磷酸硫化物沉淀法脱砷的原理如下2P2S5 + 16H20 — 4H3P04 + IOH2S H3AsO4 + H2S — H3AsO3 + H2O + S IH3AsO3 + 3H2S — 6Η20 + As2S3 I 在已有技术中,食品级磷酸生产工艺路线分为热法和湿法两种。两种路线生产食品级磷酸的关键技术都是杂质的脱除。如中国专利200910062940. 2提出了一种用精制湿法磷酸生产食品级磷酸的方法,通过加入活性二氧化硅做脱氟剂,加入硫化钠溶液或者五硫化二磷固体做脱砷脱铅剂,过滤之后,将滤液送往曝气工段,不断鼓入空气并搅拌,最后过滤得到食品级磷酸。此方法成本低廉,能耗少、无污染。《多聚磷酸及其脱砷工艺研究》(云南化工,2007,34 (4) :63 66) —文中,介绍了多聚磷酸与普通热法磷酸物化性质的差异以及目前国内外多聚磷酸的现状及市场前景,提出了杂质砷对多聚磷酸的影响并概述了目前磷酸广泛采用的几种脱砷方法。该文指出,将配制的脱砷剂加入到反应釜中与磷酸中的亚砷酸反应,生成As2S3沉淀,然后将含As2S3的磷酸泵送到脱气塔中脱去多余的H2S气体,再送到过滤器中进行过滤,磷酸产品进入成品槽,滤渣As2S3进入渣筒,尾气经洗涤塔洗涤达标后经风机排放到大气中。《由工业磷酸连续操作生产食品级磷酸》(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6 27 30) 一文及《浅谈连续热法食品级磷酸生产》(贵州化工,2005,30 (4) 43 45)—文中,都提到了食品级磷酸生产中脱砷反应后残余硫化氢气体的脱除方法。该法是通过鼓风机鼓入空气对脱砷磷酸吹脱除去硫化氢,吹脱的硫化氢气体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所得硫化钠溶液用于生产其他对硫含量要求不高的磷酸盐。过滤收集到的砷渣经洗涤、干燥后运往砷品厂。此法操作简单,除杂效果好,避免硫化氢气体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但其吸收剂使用碳酸钠,引入钠离子,一定程度上造成二次污染。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此法不是最佳选择。我们依据多年对已有用于食品级磷酸脱砷反应技术的研究,结合磷酸生产实际出发,研究专利技术了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经查其余文献,在食品级磷酸脱砷反应中,均未有使用斜角喷射搅拌的反应设备。采用本专利技术连续脱砷反应器,可以获得更充分高效的搅拌反 应效果,大大缩短工业磷酸的脱砷反应的循环时间,提高食品级磷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食品级磷酸生产过程脱砷净化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反应物料的搅拌状况,缩短脱砷反应的时间,提高食品级磷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循环泵将工业磷酸输送至斜角喷头,工业磷酸在高压下经过喷嘴以高速度射出,向反应槽内已混有五硫化二磷脱砷剂的工业磷酸进行强烈喷射,实现整体紊流搅拌,使五硫化二磷脱砷剂与工业磷酸能够快速充分地混合反应,从而缩短工业磷酸脱砷反应的循环时间,提高食品级磷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连续性。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主要设置有脱砷反应槽、循环泵和斜角喷头并依次循环连接;所述的脱砷反应槽设置有斜角喷头的进酸口、液封放空口、出酸口、进料口、P2S5投料口、阀门I和阀门II,脱砷反应槽的顶部分别设置液封放空口、进料口和P2S5投料口,液封放空口与脱砷反应槽之间设置阀门I,进料口与脱砷反应槽之间设置阀门II ,P2S5投料口分别设置脱砷反应槽的顶部,顶盖用法兰与P2S5投料口连接,阀门IV设置于脱砷反应槽的出酸口,阀门IV用法兰与循环泵的进料口连接,斜角喷头设置于脱砷反应槽的下部。以上所述的斜角喷头设置与脱砷反应槽的出酸口相对,并与脱砷反应槽底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斜角喷头的进酸口通过阀门III与循环管连接。以上所述的一定的角度是斜角喷头与脱砷反应槽底面的角度为1(Γ45度。以上所述的循环泵出口设置三通管,三通管其中一支与斜角喷头的进酸口、阀门III和循环管依次连接,另一支经阀门V和出料口与通往外设的过滤装置连接,第三支与循环泵出口连接。以上所述的斜角喷头、脱砷反应槽、循环管、液封放空管、循环泵、法兰选用不锈钢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采用循环泵将工业磷酸输送至斜角喷头,工业磷酸在加压下从喷嘴高速射出,向脱砷反应槽内混有五硫化二磷的工业磷酸剧烈喷射,实现紊流整体搅拌,使工业磷酸与五硫化二磷充分混合反应,缩短了脱砷反应的循环时间,提高了食品级磷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连续性。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脱砷反应槽;2、P2S5投料口 ;3、顶盖;4、液封放空口 ;5、阀门I ;6、进料口 、阀门II ;8、斜角喷头;9、进酸口 ;10、阀门III ;11、循环管;12、出酸口 ;13、阀门IV ;14、循环泵;15、阀门V ;16、出料口。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装置主要设置有脱砷反应槽1、循环泵14和斜角喷头8并依次循环连接;脱砷反应槽I设置有斜角喷头8的进酸口 9、液封放空口 4、出酸口 12、进料口 6、P2S5投料口 2、阀门I 5和阀门II 7,脱砷反应槽I的上部分别设置液封放空口 4、进料口 6和P2S5投料口 2,液封放空口 4与脱砷反应槽I之间设置阀门I 5,进料口 6与脱砷反应槽I之间设置阀门II 7,P2S5投料口 2设置顶盖3,顶盖3用法兰与P2S5投料口 2连接,阀门IV 13设置于脱砷反应槽I下部的出酸口 12,阀门IV 13用法兰与循环泵14的进料口连接,斜角喷头8设置于脱砷反应槽I的下部并与脱砷反应槽I底面形成一定的角度。斜角喷头8设置与脱砷反应槽I的出酸口 12相对,斜角喷头8的进酸口 9通过阀门III 10与循环管11连接。斜角喷头8与脱砷反应槽I底面的角度为25度。循环泵14出口设置三通管,三通管其中一支与斜角喷头8的进酸口 9、阀门III 10和循环管11依次连接,另一支经阀门V 15和出料口 16与通往外设的过滤装置连接,第三支与循环泵14出口连接。斜角喷头8、脱砷反应槽1、循环管11、液封放空口 4、循环泵14、法兰选用不锈钢材 料。工作时,从脱砷反应槽I进料口 6将工业磷酸输送至脱砷反应槽2/3液位,并保持温度70°C,从P2S5投料口 2按工业磷酸中砷含量的1. 3倍投加五硫化二磷脱砷剂,然后关闭出料阀门V 15,开启循环泵14,工业磷酸经过循环管11输送至斜角喷头8,工业磷酸在高压下经过斜角喷头8以高速度射出,向脱砷反应槽I内已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主要设置有脱砷反应槽(1)、循环泵(14)和斜角喷头(8)并依次循环连接;所述的脱砷反应槽(1)设置有斜角喷头(8)的进酸口(9)、液封放空口(4)、出酸口(12)、进料口(6)、P2S5投料口(2)、阀门Ⅰ(5)和阀门Ⅱ(7),脱砷反应槽(1)的顶部分别设置液封放空口(4)、进料口(6)和P2S5投料口(2),液封放空口(4)与脱砷反应槽(1)之间设置阀门Ⅰ(5),进料口(6)与脱砷反应槽(1)之间设置阀门Ⅱ(7),P2S5投料口(2)分别设置脱砷反应槽(1)的顶部,顶盖(3)用法兰与P2S5投料口(2)连接,阀门Ⅳ(13)设置于脱砷反应槽(1)的出酸口(12),阀门Ⅳ(13)用法兰与循环泵(14)的进料口连接,斜角喷头(8)设置于脱砷反应槽(1)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脱砷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主要设置有脱砷反应槽(I)、循环泵(14)和斜角喷头(8)并依次循环连接;所述的脱砷反应槽(I)设置有斜角喷头(8)的进酸口(9)、液封放空口(4)、出酸口(12)、进料口(6)、P2S5投料口(2)、阀门I (5)和阀门II (7),脱砷反应槽⑴的顶部分别设置液封放空口(4)、进料口(6)和P2S5投料口(2),液封放空口(4)与脱砷反应槽(I)之间设置阀门I (5),进料口(6)与脱砷反应槽(I)之间设置阀门II (7), P2S5投料口(2)分别设置脱砷反应槽⑴的顶部,顶盖(3)用法兰与P2S5投料口⑵连接, 阀门IV (13)设置于脱砷反应槽⑴的出酸口(12),阀门IV (13)用法兰与循环泵(14)的进料口连接,斜角喷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军吴小海马钊松徐绍学黄新兴王文营彭艳霞罗培荣苏杰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明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