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吸塑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件一般采用在注塑件表面贴装薄膜形式。薄膜在贴装在注塑件表面之前,需要吸塑成型,成型后再进行冲切,最后将冲切好的薄膜贴装在注塑件表面。内饰件的形状随其安装的位置而有不同。其中一种内饰件是带有夹角的形状。因此,要求其表面贴装的薄膜也必须带有夹角。在生产中,膜片是在吸塑模具中吸塑成型的。膜片首先通过传送带输送至吸塑机的吸塑模具位置;然后吸塑模具合模;再利用真空泵对模具一侧进行增压,另一侧进行抽真空,使膜片成型于吸塑模 具的压框上;最后开模取出成型后的膜片进行冷却。定模上一般设置多个压框,压框包括压框基体和吸塑件型架。吸塑件型架沿压框基体向外延伸。吸塑件型架大于压框基体,使得吸塑时膜片向内包覆在吸塑件型架上,当从上方开模时,吸塑件型架阻碍出模。对于具有尖角的吸塑件型架,吸塑成型时,膜片倒扣深度更深,致使出模时,膜片被拉长、甚至拉断。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现有的一种吸塑模具在吸塑件型架的尖角下方设置了一个凸台,以使在吸塑成型时,膜片被吸附在凸台上,而不产生倒扣,从而使得膜片不易产生拉伸或断裂。但是,该种在吸塑件型架的尖角下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吸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包括压框,所述压框包括压框基体和大于压框基体的吸塑件型架,所述吸塑件型架设置在所述压框基体上方,所述的吸塑件型架上设置有第一尖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向外突出于所述压框基体,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尖角下方且与吸塑件型架具有一距离;所述第一凸台下方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突出于所述第一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吸塑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定模包括压框,所述压框包括压框基体和大于压框基体的吸塑件型架,所述吸塑件型架设置在所述压框基体上方,所述的吸塑件型架上设置有第一尖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基体上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向外突出于所述压框基体,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尖角下方且与吸塑件型架具有一距离;所述第一凸台下方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突出于所述第一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靠装置,所述压靠装置设置在所述动模上,所述压靠装置可以随所述动模运动并在模具合模后抵压膜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吸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装置可以随所述动模运动并在模具合模后与所述第二凸台具有一距离,且将所述第二凸台周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余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