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64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同时利用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对金属材料进行去除加工。它是将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固定在机床的主轴和工作台上,利用去离子水和三乙醇胺配置导电能力很弱的弱电解质水溶液作为工作液,工作液置于液体循环系统中,以冲液方式进入加工区域。采用脉冲电源为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提供能量,工具电极接电源阴极,工件接电源阳极,机床伺服系统驱动工具电极靠近工件,直到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电火花放电的临界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极损耗率低,特别适用于电火花加工电极损耗大的金属材料的加工,可以一个工具电极连续多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电火花加工利用电能和热能去除材料,不存在宏观切削力,仿形加工精度高,在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加工以及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加工问题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最近几十年,电火花加工技术发展迅速,成为了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火花加工金属材料,存在效率低、电极损耗大的问题。高效低损耗加工是电火花加工追求的目标。在现有的技术中,提高电火花加工效率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大放电脉冲能量,通过增加释放在两电极之间的能量,来提高材料的去除速度;二是改进控制系统,使电极能够实时跟进和及时抬刀,提高脉冲利用率来增加材料去除速度。但是,脉冲能量太大在增大材料去除速度的同时,会降低加工精度,加剧电极损耗;控制系统性能的改善对提高材料去除速度的能力有限,还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对电极损耗问题,目前的技术一方面通过电参数和电极材料的匹配来降低损耗;另一方面通过补偿来防止损耗的积累给加工精度带来较大误差。补偿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主要方法一是加工一定长度或者一定时间后,进行检测和补偿,然后再加工;二是在加工过程中,根据理论值,通过软件对电极损耗进行实时补偿;三是将理论实时补偿技术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工具电极和待加工工件分别装夹在机床的主轴和工作台上;(b)利用去离子水和三乙醇胺配置导电能力很弱的弱电解质水溶液作为工作液,工作液置于液体循环系统中,以冲液方式进入加工区域;(c)采用脉冲电源为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提供能量,工具电极连接电源阴极,工件连接电源阳极;(d)机床伺服系统驱动工具电极靠近工件,直到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电火花放电的临界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a)将工具电极和待加工工件分别装夹在机床的主轴和工作台上; (b)利用去离子水和三乙醇胺配置导电能力很弱的弱电解质水溶液作为工作液,工作液置于液体循环系统中,以冲液方式进入加工区域; (c)采用脉冲电源为电火花放电和电化学作用提供能量,工具电极连接电源阴极,工件连接电源阳极; (d)机床伺服系统驱动工具电极靠近工件,直到工具电极和工件之间的距离达到电火花放电的临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化学作用为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为至少具有单个主轴伺服进给及回退功能的机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离子水为电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瑞尹青峰吉方张勇斌刘广民李建原吴址群鱼胜利朱建平刘坤王新宽雷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