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它设置有电源及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极系统,电极系统包括上平板电极和与之相配合的夹具电极,在夹具电极与上平板电极之间设置有导电磁粉,夹具电极和上平板电极分别与电源的两个电极连接;在上平板电极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利用运行系统所驱动的磁极,磁极能在上平板电极正上方任意向移动;还设置有分别与电源及运行系统相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嵌入式处理器、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DA电路、PLC电路及视频监视系统,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实现丝状金属材料表面或结构的改变,并且能够自动化的进行丝状金属材料二次加工,能够实时的对加工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安全加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材料
,具体的说,是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①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②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③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等。而丝状金属材料作为金属材料中的一种,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场合,但为进一步提高单一材质的丝状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往往需要对成型后的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据此,一套实用且能进行自动控制,可多方面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改性或改结构的加工系统,实为迫切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能够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且可实现丝状金属材料表面或结构的改变,并且能够自动化的进行丝状金属材料二次加工,同时在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时,为放电加工模式,避免出现由于未能及时放电,而出现加工事故的情况发生;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对加工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安全加工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它设置有电源及与电源相连接的电极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上平板电极和与之相配合的夹具电极,在所述夹具电极与上平板电极之间设置有导电磁粉,所述夹具电极和上平板电极分别与电源的两个电极连接;在所述上平板电极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利用运行系统所驱动的磁极,所述磁极能在上平板电极正上方任意向移动;还设置有分别与电源及运行系统相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嵌入式处理器、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DA电路、PLC电路及视频监视系统,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分别与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和DA电路连接,所述DA电路连接PLC电路,所述PLC电路分别连接视频监视系统及运行系统。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提高嵌入式处理器的处理性能,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在所述控制系统内还设置有与嵌入式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电路。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使磁极在上平板电极上方沿X轴方向运动,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运行系统内设置有X轴运行系统和用于驱动X轴运行系统的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与PLC电路连接,所述X轴运行系统与磁极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使磁极在上平板电极上方沿Y轴方向运动,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运行系统内还设置有Y轴运行系统和用于驱动Y轴运行系统的Y轴电机,所述Y轴电机与PLC电路连接;所述Y轴运行系统与磁极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智能化的对夹具电极和上平板电极进行供电,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PLC电路还与电源的控制电路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为电极间补充导电磁粉,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夹具电极与上平板电极之间补充导电磁粉的磁粉供应系统,所述磁粉供应系统与PLC电路相连接。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及时的对电极间的导电磁粉保有量和丝状金属材料的加工状态进行观查,以便及时补充更换,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所述视频监视系统设置在所述金属材料加工系统所在加工区域,且视频监视系统内至少有一个摄像头设置的拍摄视角为所述夹具电极和上平板电极之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且可实现丝状金属材料表面或结构的改变,并且能够自动化的进行丝状金属材料二次加工,同时在对丝状金属材料进行二次加工时,为放电加工模式,避免出现由于未能及时放电,而出现加工事故的情况发生;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能够实时的对加工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实现安全加工的目的。本技术利用嵌入式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可进一步的减小控制系统占地区域,并且好具有灵活放置的特性。本技术所述的视频监视系统内有摄像头用于对夹具电极和上平板电极之间的导电磁粉及丝状金属材料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实现现场无人也能知晓丝状金属材料的加工程度和导电磁粉保有量,避免出现加工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控制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其中,1-磁粉供应系统,2-上平板电极,3-X轴运行系统,4-丝状金属材料,5-夹具电极,6-磁极,7-Y轴运行系统,8-Y轴电机,9-X轴电机,10-电源,11-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它设置有电源10及与电源10相连接的电极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上平板电极2和与之相配合的夹具电极5,在所述夹具电极5与上平板电极2之间设置有导电磁粉,所述夹具电极5和上平板电极2分别与电源10的两个电极连接;在所述上平板电极2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利用运行系统所驱动的磁极6,所述磁极6能在上平板电极2正上方任意向移动;还设置有分别与电源10及运行系统相连接的控制系统11,所述控制系统11内设置有嵌入式处理器、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DA电路、PLC电路及视频监视系统,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分别与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和DA电路连接,所述DA电路连接PLC电路,所述PLC电路分别连接视频监视系统及运行系统。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提高嵌入式处理器的处理性能,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有下述结构:在所述控制系统内还设置有与嵌入式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电路。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能够使磁极在上平板电极上方沿X轴方向运动,如图1、图2所示,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电源(10)及与电源(10)相连接的电极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上平板电极(2)和与之相配合的夹具电极(5),在所述夹具电极(5)与上平板电极(2)之间设置有导电磁粉,所述夹具电极(5)和上平板电极(2)分别与电源(10)的两个电极连接;在所述上平板电极(2)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利用运行系统所驱动的磁极(6),所述磁极(6)能在上平板电极(2)正上方任意向移动;还设置有分别与电源(10)及运行系统相连接的控制系统(11),所述控制系统(11)内设置有嵌入式处理器、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DA电路、PLC电路及视频监视系统,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分别与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和DA电路连接,所述DA电路连接PLC电路,所述PLC电路分别连接视频监视系统及运行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设置有电源(10)及与电源
(10)相连接的电极系统,所述电极系统包括上平板电极(2)和与之相配合
的夹具电极(5),在所述夹具电极(5)与上平板电极(2)之间设置有导电
磁粉,所述夹具电极(5)和上平板电极(2)分别与电源(10)的两个电极连
接;在所述上平板电极(2)的正上方还设置有利用运行系统所驱动的磁极(6),
所述磁极(6)能在上平板电极(2)正上方任意向移动;还设置有分别与电源
(10)及运行系统相连接的控制系统(11),所述控制系统(11)内设置有嵌
入式处理器、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DA电路、PLC电路及视频监视系统,
所述嵌入式处理器分别与供电电路、人机交流平台和DA电路连接,所述DA电
路连接PLC电路,所述PLC电路分别连接视频监视系统及运行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控制系统内还设置有与嵌入式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
行系统内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拓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