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48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浆料由纳米碳黑粉、纳米陶瓷粉和无水乙醇组成;其中,纳米碳黑粉占浆料质量分数的0.05%~0.15%,纳米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所加纳米碳黑粉质量分数的4~6倍,其余为无水乙醇,各组分质量分数总和为100%。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实现了制备以乙醇为介质的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同时引入具有减磨作用的纳米碳黑和具有抗磨作用的纳米陶瓷,使得所制备的激光耐磨改性层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浆料不仅组分纯净且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工程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纳米浆料,尤其是一种双相纳米浆料,具体地说是ー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ー种构建介观(微纳米级)新物质的技术---微纳米颗粒复合技术,引起 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微纳米颗粒复合技木,是将纳米颗粒包覆于微米颗粒表面或使其弥散分布在微米颗粒中制备具有微纳协同多功能效应微纳复合粉体的技术。若将具有减磨、耐磨等特性的纳米颗粒引入微米金属粉中构建微纳粉,将大大地提高所制备材料的耐磨性。可以说,微纳米颗粒复合技术为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能开辟了ー个新途径。碳黑粉体是ー种平均粒径为20nm的黑色纳米粉体,具有很好的減磨特性;同吋,纳米陶瓷粉体,具有极高的硬度井能有效细化材料的组织,被广泛地应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耐磨性。根据王宏宇等的专利“ー种纳米陶瓷/微米金属复合粉体的机械制备方法(ZL2007 10024996. X)”,要想实现纳米颗粒有效包覆于微米颗粒表面,需采用分散稳定的纳米浆料作为球磨介质的纳米引入方式。但是,据申请人所知,尚未有一种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供制备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增强的金属基微纳粉使用。因此,开发一种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对于制备出具有优良耐磨改性效果的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增强的金属基微纳粉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尚未有一种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供制备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增强的金属基微纳粉使用的问题,专利技术ー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同时提供一种相应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ー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其特征是它由纳米碳黑粉、纳米陶瓷粉和无水こ醇组成;其中,纳米碳黑粉占浆料质量分数的0. 059T0. 15%,纳米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所加纳米碳黑粉质量分数的4飞倍,其余为无水こ醇,各组分质量分数总和为100%O所述的纳米碳黑粉按照ASTMD-3849或GB/T 7046-2003标准检测的着色强度不低于120%,其平均粒径为14 28nm。所述的纳米陶瓷粉为碳化硅、碳化钨和氧化铝,其平均粒径为l(T50nm。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ー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所需质量分数称取纳米碳黑粉并加入无水こ醇制备成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控制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中纳米碳黑粉的质量百分数不大于1%,以保证纳米碳黑粉无沉淀; 然后,按照所需质量分数称量纳米陶瓷粉加入无水こ醇中,并将其制备成单相纳米陶瓷悬浮液; 最后,将已制成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和单相纳米陶瓷悬浮液进行球磨混合,球磨混合处理工艺參数为球磨转速为500转/分钟、球料比5:1、球磨时间为I小时、磨球直径不大于4_,即可获得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首次实现了制备以こ醇为介质的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同时引入具有減磨作用的纳米碳黑和具有抗磨作用的纳米陶瓷,使得所制备的激光耐磨改性层具有 很好的耐磨性,较单相纳米增强微纳粉所制备激光耐磨改性层有大幅提高。(2)本专利技术所述浆料中,纳米碳黑粉和纳米陶瓷粉具有合理的配比关系,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两者各自的功能特性,而且能充分发挥碳黑的强吸光性,以该浆料所制备的微纳粉对激光具有高的吸收率。(3)本专利技术浆料以こ醇为液体介质,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剤,在保证浆料组分纯净的同时还具有不低于単相纳米浆料的分散稳定性,可稳定分散3个月以上不沉降。(4)本专利技术通过球磨混合方法,保证了纳米碳黑粉和纳米陶瓷粉在浆料中分布均匀,未见明显某一单相纳米粉局部集中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纳米碳黑粉和纳米陶瓷各自的功能特性,并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获得了球磨混合的最佳エ艺组合。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制备的微纳粉SM形貌。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制备的以こ醇为介质的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实例,但不仅仅限于这些实例,只要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均可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实施例一。实例所用材料市购普通袋装碳黑粉体,平均粒径18nm,着色强度为135%,碳黑粉体的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05% ;市购普通袋装碳化硅粉体,平均粒径30nm,呈深緑色,其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3%,其余为无水こ醇。先将纳米碳黑粉体进行干法球磨预处理,以打破其中原有大团聚体颗粒,再与无水こ醇进行混合并搅拌至得到无明显固液分层的碳黑浆料半成品,将搅拌后的碳黑浆料半成品置于超声设备中进行恒温超声分散,控制恒温温度为20±5°C,分散时间为30飞0分钟,即可得到分散稳定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无水こ醇的加入量应保证所形成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中的纳米碳黑粉体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1% ;然后,将碳化硅粉体加入余量的无水こ醇中进行搅拌得到単相纳米碳化硅悬浮液;最后,将已制成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和単相纳米碳化硅悬浮液进行球磨混合,球磨混合处理工艺參数为球磨转速为500转/分钟、球料比5:1、球磨时间为I小时、磨球直径不大于4mm,即可获得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碳化硅双相纳米复合浆料。所制备而成的复合浆料呈与单相碳黑浆料类似的均匀黑色,未见明显某一单相纳米粉局部集中的现象。在制备单相纳米碳化硅悬浮液时如果搅拌效果不理想还可采用超声波分散或其它常规的分散方法进行分散,如果有沉淀现象出现,应适当添加碳化硅粉体以保证最终浆料中碳化硅粉体的含量满足要求。实施例ニ。实例所用材料市购普通袋装碳黑粉体,其平均粒径为28nm,着色强度为120%,碳黑粉体的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1% ;市购普通袋装碳化钨粉体,平均粒径10nm,呈灰黑色,其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5%,其余为无水こ醇。先将纳米碳黑粉体进行干法球磨预处理,以打破其中原有大团聚体颗粒,再与无 水こ醇进行混合并搅拌至得到无明显固液分层的碳黑浆料半成品,将搅拌后的碳黑浆料半成品置于超声设备中进行恒温超声分散,控制恒温温度为20±5°C,分散时间为30飞0分钟,即可得到分散稳定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无水こ醇的加入量应保证所形成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中的纳米碳黑粉体的质量百分比不大于1% ;然后,将碳化钨粉体加入余量的无水こ醇中进行搅拌得到単相纳米碳化钨悬浮液;最后,将已制成的单相纳米碳黑悬浮液和単相纳米碳化钨悬浮液进行球磨混合,球磨混合处理工艺參数为球磨转速为500转/分钟、球料比5:1、球磨时间为I小时、磨球直径不大于4mm,即可获得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碳化钨双相纳米复合浆料。所制得的复合浆料呈与单相碳黑浆料类似的均匀黑色,未见明显某一单相纳米粉局部集中的现象。采用该复合浆料所制备的碳黑/陶瓷双相纳米增强的金属基微纳粉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品质。在制备单相纳米碳化钨悬浮液时如果搅拌效果不理想还可采用超声波分散或其它常规的制备方法。实施例三。实例所用材料市购普通袋装碳黑粉体,平均粒径14nm,着色强度为140%,碳黑粉体的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15% ;市购普通袋装氧化铝粉体,平均粒径50nm,呈白色,其加入量占浆料总质量的0. 6%,其余为无水こ醇。先将纳米碳黑粉体进行干法球磨预处理,以打破其中原有大团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其特征是它由纳米碳黑粉、纳米陶瓷粉和无水乙醇组成;其中,纳米碳黑粉占浆料质量分数的0.05%~0.15%,纳米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所加纳米碳黑粉质量分数的4~6倍,其余为无水乙醇,各组分质量分数总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基微纳粉制备用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其特征是它由纳米碳黑粉、纳米陶瓷粉和无水乙醇组成;其中,纳米碳黑粉占浆料质量分数的O. 059Γ0. 15%,纳米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所加纳米碳黑粉质量分数的4飞倍,其余为无水乙醇,各组分质量分数总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纳米碳黑粉按照ASTMD-3849或GB/T 7046-2003标准检测的着色强度不低于120%,其平均粒径为14 28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黑和陶瓷双相纳米复合浆料,其特征是所述的纳米陶瓷粉为碳化硅、碳化钨和氧化铝,其平均粒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宇周建忠袁晓明黎向锋许晓静吴志奎姜银方金镜林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