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2146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3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箱方法,用于铸造领域。该工艺包括:1)将上箱和下箱的底面均放置在底板上进入翻转工位;2)在翻转工位将所述上箱翻转并对其气孔和型腔进行清理,使上箱分型面放置在底板上进入浇、冒口安装工位;3)在浇、冒口安装工位对上箱的砂型刮砂面进行清理,并将浇口碗、冒口圈培固于砂型上;4)下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机械手定位将下箱抓起移动至合箱浮动辊道并进行初定位;5)上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机械手按照下箱的定位基准将上箱抓起移动至位于所述的下箱上完成合箱;6)紧固上箱与下箱。合箱前预先翻转并进行浇口和冒口的培固,有效解决合箱后的型砂二次污染型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在铸造生产中,上箱与下箱的通常有以下两种,一种采用天车吊起上箱,并通过人工翻转后将浇口碗、冒口圈等进行培固,然后利用合箱销定位合箱;另外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通过机械手将上箱翻转后通过机械辅助定位直接合箱,然后再培固浇口碗、冒口圈等浇注砂型的附属部分。以上两种应用较为普遍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第一种方法纯粹是人工作业,生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人工合箱时上箱不易平衡,倾斜合箱易造成芯头(铸造砂芯的端部)刮蹭,严重时将芯头压坏,造成铸件砂眼缺陷;此外人工合箱利用合箱销定位不准确,易在铸件分型面处出现较大台阶,造成错箱缺陷;第二种方法虽然在上箱翻转、合箱过程中利用机械手消除了部分人为影响因素,但在合箱后培固浇口碗、冒口圈时易将培固砂掉落在铸型中无法清除,二次型砂污染型腔造成铸件砂眼、夹渣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避免型砂二次污染型腔、有效控制铸型质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将上箱和下箱的底面均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承载所述上箱和下箱进入翻转工位,其中所述上箱的分型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箱和下箱的底面均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承载所述上箱和下箱进入翻转工位;其中所述上箱的分型面和下箱的分型面均相对所述底板向上放置;2)在翻转工位将所述上箱翻转并对其气孔和型腔进行清理,使上箱的分型面放置在底板上进入浇、冒口安装工位;3)在浇、冒口安装工位对所述上箱的砂型表面进行清理,并将浇口碗、冒口圈培固于所述砂型上;4)下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机械手定位将下箱抓起移动至该合箱浮动辊道并进行初定位;5)上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所述机械手按照下箱的定位基准将上箱抓起移动至位于所述合箱工位的下箱上完成合箱;6)紧固上箱与下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箱和下箱的底面均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板承载所述上箱和下箱进入翻转工位;其中所述上箱的分型面和下箱的分型面均相对所述底板向上放置; 2)在翻转工位将所述上箱翻转并对其气孔和型腔进行清理,使上箱的分型面放置在底板上进入浇、冒口安装工位; 3)在浇、冒口安装工位对所述上箱的砂型表面进行清理,并将浇口碗、冒口圈培固于所述砂型上; 4)下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机械手定位将下箱抓起移动至该合箱浮动辊道并进行初定位; 5)上箱进入合箱工位,利用所述机械手按照下箱的定位基准将上箱抓起移动至位于所述合箱工位的下箱上完成合箱; 6)紧固上箱与下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21)将所述上箱翻转90度,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丹孙宝君王金朋崔世海贾非修磊魏训谦袁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