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52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头,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具有插入轨道型插座的适配头,所述第一本体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适配头的第一通孔,所述适配头中设有至少两个槽;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设有枢接在所述第一通孔内的芯部,所述芯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容置在所述适配头的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以及引出线或子插座;其中所述引出线具有至少两根分别与所述芯部的导电片电连接的金属芯线,其中所述子插座具有插孔,所述芯部的导电片与所述子插座的插孔电性连通,所述插头可现用现插、方便安全可靠的插接到轨道型插座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部件的
,特别涉及一种插头
技术介绍
通常来说,在室内空间中电源插座都是固定在墙体内且无法移动的,因此用电器一般都是在电源插座周围不太远的地方使用。现有房屋建筑物中配置的电源插座的数量有限,这与日益增多的用电器使用需求不相适应。当需要在距离插座较远的地方使用用电器时,则必须要配合使用接线板,接线板的使用不但会造成室内空间的不美观,更有可能会存在着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轨道式电源条插座及插头,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能够灵活 设置于室内空间的轨道型插座。但现有技术的插头的灵活性、安全性较低,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灵活、方便及安全的插座或插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开于该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以灵活、方便、安全及稳定的运用于轨道型插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具有插入轨道型插座的适配头,所述第一本体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适配头的第一通孔,所述适配头中设有至少两个槽;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设有枢接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通孔内的芯部,所述芯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容置在所述适配头的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以及引出线或子插座;其中所述引出线具有至少两根分别与所述芯部的导电片电性连接的金属芯线,以及其中所述子插座具有插孔,所述芯部的导电片与所述子插座的插孔电性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子插座具有通用型接口、定制的特殊接口或其组合。作为优选,所述子插座的插孔数量为五个,且所述芯部顶端设有导电电极,所述芯部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两对并行排列的导电片,所述芯部的两对导电片及顶端的导电电极分别与所述子插座的五个插孔电性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插头具有与所述子插座相配合的子接头,并且所述子插座与所述子接头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部。作为优选,所述插头还包括后端的面板,所述面板滑动卡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二本体相卡接的相对侧面之间还设有拉伸的弹性元件。作为优选,所述子插座位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后端,所述面板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所述面板的第二通孔,所述子插座接合在所述面板的第二通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本体在与所述第一本体相接触的侧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凸出部,所述第一本体在与所述第二本体相接触的侧面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凸出部相对应的至少一个滑槽。作为优选,所述滑槽沿着所述凸出部在其中滑动的方向具有渐变的深度,并且所述滑槽的端部具有深度增加的凹口,从而使得所述凸出部能够卡合于所述滑槽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工作指示灯;当所述插头的导电片与轨道型插座正确电连接时,所述工作指示灯点亮。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头的根部具有凸台,从而形成所述插头与所述轨道型插座之间的防反插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适配头的槽中设置止挡部,从而使得所述芯部在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后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插头与轨道型插座相配合,所述插头上设有防反转装置、防反插装置以及避免接触不良装置,使得本技术的插头灵活、方便、安全及稳定的与轨道型插座配合使用,所述插头能够现插现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插头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插头的正视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插头的俯视分解图。图4a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前的俯视图。图4b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前的正视图。图4c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前的后视图。图4d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前的左视图。图5a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旋转后的俯视图。图5b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旋转后的正视图。图5c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旋转后的后视图。图5d为本技术插头插入轨道型插座旋转后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插头的滑槽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插头的防反转装置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本体 I第二本体 2面板3子接头4适配头11第一通孔 12滑槽13芯部21子插座22卡勾23弹性元件24凸出部25第二通孔31卡槽32槽111凸台112凹口131导电片211导电电极212插孔221止挡部1111。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显示了本技术的各种特征。本文所公开的本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本体I,第一本体I的前端具有插入轨道型插座的适配头11,第一本体I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第一本体I及适配头11的第一通孔12,适配头11中设有至少两个槽111 ;第二本体2,第二本体2的前端设有枢接在第一本体I的第一通孔12内的芯部21,芯部21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导电片211,导电片211容置在适配头11的槽111内;第二本体2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I转动;以及引出线或子插座22 ;其中引出线具有至少两根分别与芯部21的导电片211电性连接的金属芯线(图中未示),以及其中子插座22具有插孔221,芯部21的导电片211与子插座22的插孔221电性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子插座22。插头还包括面板3,子插座22位于第二本体2的后端,面板3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面板的第二通孔31,子插座22接合在面板3的第二通孔31内。面板3滑动卡接在第二本体2上,第二本体2上设有卡勾23,面板3上设有卡槽32,面板3与第二本体2相卡接的相对侧面之间还设有拉伸的弹性元件2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24为弹簧,弹性元件24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它材料,弹簧一端固定在与面板3相卡接侧的第二本体2的表面上,弹簧另一端接合在面板3上。子插座22具有通用型接口、定制的特殊接口或其组合。在本实施例中,子插座22的插孔221数量为五个,且芯部21顶端设有导电电极212,芯部21具有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两对并行排列的导电片211,芯部21的两对导电片211及顶端的导电电极212分别与子插座22的五个插孔221电性连通,芯部21的两对导电片211及顶端的导电电极212可分别对应连通电源的正负端、接地端、信号输入线和信号输出线,使得插头不单单连通电源还可以兼容信号线功能,子插座22的插孔221的个数应实际需要而定,不限于此实施例。插头具有与子插座22相配合的子接头4,子接头4可以与插头一体形成,也可以可拆卸的连接到插头的子插座22上,并且子插座22与子接头4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部。第二本体2在与第一本体I相接触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前端具有插入轨道型插座的适配头,所述第一本体具有沿插入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及所述适配头的第一通孔,所述适配头中设有至少两个槽;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的前端设有枢接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通孔内的芯部,所述芯部具有沿垂直于所述插入方向的横向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容置在所述适配头的槽内;所述第二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以及引出线或子插座;其中所述引出线具有至少两根分别与所述芯部的导电片电性连接的金属芯线,以及其中所述子插座具有插孔,所述芯部的导电片与所述子插座的插孔电性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小杰颜荣兴唐计猷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光景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