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160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1)以及位于托钢板(1)上的吊钩环(2),托钢板(1)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3)和通天孔(4),吊钩环(2)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1)上,吊钩环(2)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筋(5),且加强筋(5)与托钢板(1)平行。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托钢板中的通天空保证了退火时的热气流通过,蜂窝孔保证了钢带的端面更好更直接的与热气流进行接触,防止钢带在退火时遇到隔冷状态造成钢带产品质量不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
技术介绍
天然气退火炉和电退火炉是冷轧钢带加工工艺不可缺少的重要退火工艺流程,冷钢带在轧制过程中硬度越来越大,不利于轧辊轧制,需经过退火工序才能继续进一步轧制,根据产品的需求不同,有的产品的轧制后需作最后一道退火工艺即可,以达到较软状态以便于深加工。钢带退火工序周期通常是在48小时范围内,加热最高温度一般为680度,保温时间约在6 — 8个小时,促使晶粒细化,织组均匀分布。钢带都是用行车吊装在炉台上,钢带大小是按圈的内外径的大小来分确定。针对小规格电退火专用吊装上,圈内径一般在200 -350左右,外径一般为500以下,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退火工艺,现有的退火吊装方式易造成退火不均匀,吊装件易坏,承载力低,堆放不方便,钢带装载量少等缺点,不能满足高品质的产品退火质量要求,而且生产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目的是在提高产品退火质量的同时提高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以及位于托钢板上的吊钩环,所述的托钢板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和通天孔,所述的吊钩环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上。所述的吊钩环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筋,且加强筋与托钢板平行。所述的通天孔采用铣床加工而成,所述的蜂窝孔采用钻床加工而成。所述的吊钩环和加强筋采用45号耐热钢制成。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具有以下优点1.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托钢板中的通天空保证了退火时的热气流通过,蜂窝孔保证了钢带的端面更好更直接的与热气流进行接触,防止钢带在退火时遇到隔冷状态造成钢带产品质量不稳定性。2.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大大的增加了产能而且提高了产品退火的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在图1-2中,1:托钢板;2 :吊钩环;3 :蜂窝孔;4 :通天孔;5 :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I以及位于托钢板I上的吊钩环2,托钢板I是采用耐热钢板厚20mm,托钢板I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3和通天孔4,吊钩环2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I上。吊钩环2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筋5,且加强筋5与托钢板I平行,通天孔,4采用铣床加工而成,蜂窝孔3采用钻床加工而成。吊钩环2和加强筋5采用45号耐热钢制成。吊钩环2和加强筋5焊接而成,托钢板I中的通天空4是保证退火时的热气流通过,蜂窝孔3是保证钢带的端面更好更直接的与热气流进行接触,整个材料采用耐热钢加工,加强筋5是保证吊钩环2不变形及加强支撑承载能力,吊钩环2是方便于行车吊钩起落运行方便而设计。在退火全过程中不会产能组织结构变化,钢的强度能很好的保持住钢带的承载力和不易变形使行车进行吊装时不易发生变形,有较的提高了吊装使用寿命。托钢板I上有许多孔径较小的蜂窝孔3,主要是保持冷热状态时的气流通过,以防止钢带在退火时遇到隔冷状态造成钢带产品质量不稳定性。由耐热钢板的上的蜂窝孔3能有较的保证退火炉的温度顺利通过钢带的表面并形成对流,使钢带表面在退火组织上更具有均匀化,退火性能得到了更高的保障。托钢板I的长必等于两环的厚度以内并保证吊钩环2能有效的通过钢带内圈径。本技术是放置在退火炉台上面,炉台中心基准点,根据钢带的圈径大小确定圆心阵列成四、六等堆放,每个退火专用吊架可放四至六卷钢带见装料效果图2。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托钢板中的通天空保证了退火时的热气流通过,蜂窝孔保证了钢带的端面更好更直接的与热气流进行接触,防止钢带在退火时遇到隔冷状态造成钢带产品质量不稳定性。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I)以及位于托钢板(I)上的吊钩环(2),所述的托钢板(I)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3)和通天孔(4),所述的吊钩环(2)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I)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环 2)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筋(5),且加强筋(5)与托钢板(I)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天孔(4)采用铣床加工而成,所述的蜂窝孔(3)采用钻床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环(2)和加强筋(5)米用45号耐热钢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1)以及位于托钢板(1)上的吊钩环(2),托钢板(1)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3)和通天孔(4),吊钩环(2)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1)上,吊钩环(2)上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加强筋(5),且加强筋(5)与托钢板(1)平行。该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托钢板中的通天空保证了退火时的热气流通过,蜂窝孔保证了钢带的端面更好更直接的与热气流进行接触,防止钢带在退火时遇到隔冷状态造成钢带产品质量不稳定性。文档编号F27B5/00GK202836157SQ20122031401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杨明冬, 徐光良, 巫建强 申请人:芜湖双源管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炉退火的吊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装支架包括托钢板(1)以及位于托钢板(1)上的吊钩环(2),所述的托钢板(1)上设有若干保证气流通过的蜂窝孔(3)和通天孔(4),所述的吊钩环(2)为U形,U形底部为圆弧过渡的弧形,U形开口部位安装在托钢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冬徐光良巫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双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