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公路及市政道路路基,特别涉及一种扶壁式U型槽结构。
技术介绍
在铁路、公路及市政道路的修建过程中,需要下穿既有建筑物的情况非常多,在接下穿的框架或者隧道两头的部分,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且地层的透水性较好时,则不具备永久放坡的条件,设置封闭式U型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U型槽的悬臂较高,或者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普通的U型槽边墙很大,并且需要设置抗拔桩来解决抗浮问题,而抗拔桩的施工以及与U型槽底板的连接质量难以保证,并且会破坏结构外包防水层的整体效果。因此解决此类问题的新型结构构造具有很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扶壁式U型槽结构,具有结构受力简单明确、施工安全、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扶壁式U型槽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和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设置于路基两侧下,左右对称设置用;钢筋混凝土底板,设置于路基面以下,与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的下端固结;钢筋混凝土肋板,设置于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与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且与之固结, ...
【技术保护点】
扶壁式U型槽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1)和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2),设置于路基两侧下,左右对称设置用;钢筋混凝土底板(20),设置路基面以下,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1)、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2)的下端固结;钢筋混凝土肋板(30),设置于左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1)与钢筋混凝土底板(20)、右侧钢筋混凝土边墙(12)与钢筋混凝土底板(20)之间且与之固结,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沛沛,姚裕春,李安洪,李宁,唐第甲,丁兆锋,庞应刚,曾永红,李井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