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5056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该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筒体(2),所述筒体(2)依次包括进料端(24)、中间筒体(20)和出料端(25),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内的绝热部件(5),且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均设置为可转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能够提高焙烧炉的处理效果和分子筛的焙烧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分子筛焙烧的连续式回转焙烧炉。 
技术介绍
在催化裂化催化剂中,分子筛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材料,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活性组分。分子筛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还可以对分子筛进行不同的改性以达到使用的要求。 焙烧,是分子筛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制备工艺,其作用是使分子筛发生脱铝、脱羟基、硅迁移、脱氨、结晶重排反应并导致部分Al-O被Si-O取代,从而使分子筛的晶胞发生收缩、硅铝比提高、结构稳定性变好,同时也使Na+由难交换的位置迁移至易交换的位置,因此焙烧效果对分子筛性能的好坏至关重要。 在分子筛生产过程中,焙烧工艺主要是通过分子筛在焙烧炉中焙烧实现的。现有技术中,用于催化剂、分子筛等粉状物料大批量、连续焙烧生产的重要设备是转动式焙烧炉。焙烧过程中,焙烧炉被加热达到焙烧温度,在此温度下,物料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焙烧炉,完成物料的焙烧。一般转动式焙烧炉的筒体内部有抄板、堰板等结构,如图1所示,抄板为与筒体轴向平行的直板,堰板为沿筒体周向的环板。筒体内的抄板只有帮助物料翻动作用,堰板防止物料过快通过焙烧炉。整个焙烧炉的安装必须有一定的倾角,即进料口高于出料口,物料由进料口加入到筒体内,随着筒体的旋转,以及抄板和堰板的作用下,物料随着转动并依靠重力的作用,由进料口向出料口移动,实现自动卸料,完成连续化自动焙烧。 物料在焙烧炉中焙烧时,焙烧物料的热量来自于被加热的筒体的内壁。焙烧炉的加热层直接将筒体的内壁加热,然后被加热的筒体的内壁以热辐射的形式加热筒体的内壁空间和其中的物料,因此筒体中热量的传递是从筒体的圆形四周向筒体中心扩散。由于筒体的结构和热量传递的原因,在筒体内存在热量分布不均,存在着沿筒体半径方向从筒体内壁到筒体轴向处逐渐降低的温度梯度。另外由于重力作用,物料主要集中在筒体的下部,明显对筒体的上部空间和中心部分利用不充分,焙烧热量利用效率低。 US5997289公开了一种用于颗粒材料处理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水平延展的可转动的绝热,在所述绝热内壁至少一个部位上至少设置两排波浪形条板,所述条板与所述绝热的水平轴线垂直,每个所述条板呈V-形安装,所述V-形的顶点在两排所述条板间的空隙成一线,所述绝热具有气体进口,物料进口,产品出料口,和使所述绝热按所述顶点方向转动的机构。该专利技术改进物料颗粒的混合效果,但对物料焙烧的一致性没有改进。 CN101149214A公开了一种回转管式焙烧炉,主要由送料管、进料封头、炉体、回转炉管、炉管回转传动系统、卸料机构和温度控制系统组成,其中炉体由加热系统、保温层和炉膛组成,回转炉管位于炉膛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转炉管沿炉管管壁被分隔成至少两个空腔,每个空腔沿轴向相通。该专利技术提供的焙烧炉能够提高同体积焙烧处理量和降低能耗。 由此可见,在分子筛焙烧处理过程中,需要减少筒体空间和焙烧热量的浪费,提高焙烧炉的处理效果和分子筛的焙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在分子筛焙烧处理过程中,焙烧炉筒体内部空间和焙烧热量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采用该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能够提高焙烧炉的处理效果和分子筛的焙烧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如图2-3所示,该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筒体2,所述筒体2依次包括进料端24、中间筒体20和出料端25;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内的绝热部件5,且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均设置为可转动。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为中空结构并填充有绝热材料51。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为与所述筒体2同轴的中空圆筒形。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径为所述筒体2的内径的10%-30%。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的两端伸出所述进料端24和所述出料端25的端面并由所述支撑转动机构52可转动地支撑。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设置为转动时,仅沿相反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中间筒体20的内壁上设置有抄板3和堰板4。 优选地,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抄板3和堰板4之间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抄板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筒体2的轴向平行。 优选地,所述堰板4沿所述筒体2的轴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抄板3与所述堰板4不相接触。 本技术在焙烧炉的所述筒体2中设置所述绝热部件5,使物料如分子筛集中在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筒体2之间的空隙当中,物料可以更靠近所述筒体2的内壁,可以更好地利用所述筒体2内壁释放出的热量,而且此空隙内的焙烧温度稳定,保证了物料焙烧的均一性。同时,所述中间筒体20转动并在所述抄板3对物料的带动下,使物料能够上升到位于所述筒体2上部的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筒体2间的空隙处,利用此空间和来自所述中间筒体20上部的热量。所述绝热部件5转动可以帮助焙烧的物料翻动,改善焙烧效果。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能够实现焙烧炉内 空间和热量的充分利用,提高焙烧炉的处理效果和物料的焙烧质量。 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焙烧炉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焙烧炉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焙烧炉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体;10-控温器;11-保温层;12-加热层;13-炉膛;2-筒体;20-中间筒体;21-进料口;22-出料口;23-连接转动机构;24-进料端;25-出料端;3-抄板;4-堰板;5-绝热部件;51-绝热材料;52-支撑转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如图2-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该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筒体2,所述筒体2依次包括进料端24、中间筒体20和出料端25;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内的绝热部件5,且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 隙;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均设置为可转动。 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焙烧炉,焙烧的物料可以是粉状或者颗粒状任意固体。优选情况下,所述焙烧的物料为分子筛。 根据本技术,所述绝热部件5占据所述筒体2的部分内部空间,物料被集中到所述筒体2与所述绝热部件5之间的空隙中,靠近所述筒体2的内壁,可以更好地利用所述筒体2的空间和焙烧的热量。 根据本技术,在所述筒体2中设置所述绝热部件5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使焙烧的物料更好地利用焙烧的热量,所述绝热部件5本身选择导热性差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该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筒体(2),所述筒体(2)依次包括进料端(24)、中间筒体(20)和出料端(25),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内的绝热部件(5),且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均设置为可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式回转焙烧炉,该焙烧炉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的筒体(2),所述筒体(2)依次包括进料端(24)、中间筒体(20)和出料端(25),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2)内的绝热部件(5),且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壁与所述筒体(2)的内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绝热部件(5)与所述中间筒体(20)均设置为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中,所述绝热部件(5)为中空结构并填充有绝热材料(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炉,其中,所述绝热部件(5)为与所述筒体(2)同轴的中空圆筒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炉,其中,所述绝热部件(5)的外径为所述筒体(2)的内径的1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其中,所述绝热部件(5)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灵萍周岩张杰潇张志良张蔚琳田辉平朱玉霞许明德王洪超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