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科专利>正文

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250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3:16
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是在小汽车前门窗框前角部位的封板上设有进风管,进风管内设有小管子,小管子内设有滚珠;进风管前部设有带圆柄的罩盖,所述圆柄插入小管子内,罩盖与进风管之间设有弹簧;进风管设有后盖,后盖设有螺丝。在小汽车后门与后窗之间的撑架上设有两头配网状盖子的出风管。转动后盖使螺丝旋转前移推动滚珠并由滚珠推动圆柄使罩盖打开,风通过进风管进入车内后再从出风管排出,使车内得到良好通风,有益乘车者身体健康。人们可反转后盖使螺丝后退,在弹簧作用下罩盖回缩复位,风则无法进入车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小汽车在行驶中不必开窗,避免了因开窗气流进入车内而对小汽车带来阻力,减少油耗,节省能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不冷不热季节,为了节省能源人们一般都不会打开行驶途中小汽车的空调;现在小汽车的封闭性都很好,在关上门窗后因通风不畅而造成车内空气较差,长时间乘坐在封闭性好而空气又较差的小汽车内,不少人会产生头晕、胸闷甚至恶性呕吐;如小汽车在行驶中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打开小汽车窗户玻璃时,哪怕只打开一条缝隙,因缝隙较长,进风量仍然较大,风会急速吹向车内,因风速快,吹到人的脸上等会不舒服;同时,该风速气流会对小汽车前行带来相应的阻力,增加小汽车的油耗而浪费能源;高速公路上行驶时打开小汽车窗户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风从窗户缝隙急速吹向车内时还会产生高分贝的噪音,从而给乘车者带来烦躁不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小汽车前门窗框前角部位的封板上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穿过所述封板,该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在封板外侧,该进风管的出风口处在封板内侧;所述进风管内腔中心设有小管子,该小管子两头与进风管两头齐平,该小管子后部内壁设有螺纹,该小管子内腔设有滚珠;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部位上设有罩盖,该罩盖前部呈伞状,该罩盖头部呈圆滑状,该罩盖头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圆柄,该圆柄长度大于罩盖围壁的高度,该圆柄后部插入所述小管子内;所述罩盖内壁与进风管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进风管靠近进风口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上设有后盖,该后盖面板内侧中心处设有螺丝,该螺丝与小管子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该螺丝长度等于或大于后盖围壁的高度,所述后盖围壁内侧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后盖面板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后盖面板上安装有导风装置;所述进风管内壁和小管子管壁外侧设有阻风装置。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在小汽车后门与小汽车后窗之间的撑架上设有出风管,该出风管的进风口处在所述撑架内侧,该出风管的出风口处在所述撑架的外侧;所述出风管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设有网状盖子,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处设有风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小汽车行驶中,在关闭窗户未开空调的情况下,可打开设置在车上的通风装置,让微风徐徐吹向车内又徐徐排出车外,使车内得到良好通风,从而时刻保证车内的空气清新,有益于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或消除车内人员头晕、胸闷等现象,保障旅行的舒适安全。设置本技术后,小汽车在行驶中不必打开窗户,使行车更安全,也避免了因打开窗户气流进入车内而对小汽车前行所带来的阻力,使小汽车减少或不产生额外油耗,从而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进风管等部件应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风管等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风管等部件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出风管等部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叙述。如图1至图4所示,图中1.封板、2.进风管、21.进风孔、22.过滤网、3.罩盖、 31.圆柄、4.导风装置、5.后盖、51.螺丝、52.出风孔、53.密封装置、6.小管子、61.滚珠、 7.阻风装置、8.弹簧、9.撑架、10.出风管、11.盖子、12.风门。在小汽车前门窗框前角部位的封板I上设有进风管2,该进风管2穿过所述封板 1,该进风管2的进风口处在封板I外侧,该进风管2的出风口处在封板I内侧;所述进风管 2内腔中心设有小管子6,该小管子6两头与进风管2两头齐平,该小管子6后部内壁设有 螺纹,该小管子6内腔设有滚珠61 ;所述进风管2的进风口部位上设有罩盖3,该罩盖3前 部呈伞状,该罩盖3头部呈圆滑状,该罩盖3头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圆柄31,该圆柄31长度 大于罩盖3围壁的高度,该圆柄31后部插入所述小管子6内;所述罩盖3内壁与进风管2 内壁之间设有弹簧8 ;所述进风管2靠近进风口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进风孔21,所述进风管2 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22 ;所述进风管2的出风口上设有后盖5,该后盖5面板内侧中心处 设有螺丝51,该螺丝51与小管子6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该螺丝51长度等于或大于后盖5 围壁的高度,所述后盖5围壁内侧设有密封装置53,所述后盖5面板上设有出风孔52 ;所述 后盖5面板上安装有导风装置4 ;所述进风管2内壁和小管子6管壁外侧设有阻风装置7。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在小汽车后门与小汽车后窗之间的撑架9上设有出风管 10,该出风管10的进风口处在所述撑架9的内侧,该出风管10的出风口处在所述撑架9的 外侧;所述出风管1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上设有网状盖子11,所述出风管10的出风口处设 有风门12。小汽车行驶中,在关闭窗户未开空调的情况下,驾驶员和坐在副驾驶座位的乘员 可转动后盖5使螺丝51在小管子6内向前移动,并由螺丝51推动滚珠61向前滚动,滚珠 61则推动圆柄31及罩盖3向前移动。当罩盖3向前移动过程中,进风孔21会逐渐露出,风 会从进风孔21吹入车内,因进风孔21较小,吹入车内的风也较小,如吹入车内的风不够大, 可继续转动后盖5,使罩盖3继续前移,让更多的进风孔21露出,当进风孔21全露出仍觉得 车内风不够大时,可让罩盖3继续前移,使罩盖3与进风管2的进风口之间留出缝隙,风即 通过该缝隙吹入进风管2进入车内;可来回移动罩盖3使缝隙变大或变小,从而控制进风量 的大小。当罩盖3脱离进风管2后,圆柄31后部仍然插入小管子6内,并通过弹簧8将罩 盖3和进风管2连接起来,使罩盖3不会掉下。进风口处设置的过滤网22,能阻挡细小颗粒杂物吹入车内,使吹入车内的风更清洁安全。可通过反方向转动后盖5,使螺丝51往后退,罩盖3在弹簧8的作用下往后移动复 位并将进风管2的进风口和进风孔21盖住使风无法吹入车内;罩盖3前部呈伞状且头部为 圆滑状,使之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的阻力,同时又增添外观美感。设置的密封装置53,使后盖5围壁内侧与进风管2表面紧密接触,防止风从后盖5 围壁与进风管2表面之间的缝隙中漏出。密封装置53可用毛绒等材料制作,既能达到密封 效果,又不影响后盖5围壁的灵活旋转。当罩盖3往后移动时,圆柄31会顶着滚珠61往后滚动。进风管2及小管子6会 弯曲设置,而滚珠61能在弯曲的小管子6内任意转弯移动,从而能有效地给圆柄31及罩盖 3传递推力。设置的阻风装置7使进风管2内的风速变缓,让风徐徐吹向车内,使车内的人更舒适。通过调节导风装置4使出风方向变得更适宜。当风从进风管2进入车内后,又会从出风管10排出,风进入出风管10时,在风的推动下,风门12上的挡风片自动向外打开,风则排出车外;当出风管10未进行排风工作时,风门12上的挡风片则自动复位关闭,从而可挡住灰尘等通过出风管10进入车内。出风管10进风口上设置的网状盖子11,既不影响通风又起到安全美观作用。出风管10出风口上设置的网状盖子11可通过螺纹与出风管10的出风口可靠连接,该网状盖子11可紧贴撑架9表面;将该网状盖子11制成圆滑状,将该网状盖子11围壁制作得矮些,使之既安全又不影响空间和美观。本技术能让微风徐徐吹向车内又徐徐排出车外,使车内得到良好通风,从而时刻保证车内的空气清新,有益于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或消除车内人员头晕、胸闷等现象,保障旅行的舒适安全。设置本技术后,小汽车在行驶中不必打开窗户,使行车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汽车通风装置,其特征是:在小汽车前门窗框前角部位的封板上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穿过所述封板,该进风管的进风口处在封板外侧,该进风管的出风口处在封板内侧;所述进风管内腔中心设有小管子,该小管子两头与进风管两头齐平,该小管子后部内壁设有螺纹,该小管子内腔设有滚珠;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部位上设有罩盖,该罩盖前部呈伞状,该罩盖头部呈圆滑状,该罩盖头部内侧中心处设有圆柄,该圆柄长度大于罩盖围壁的高度,该圆柄后部插入所述小管子内;所述罩盖内壁与进风管内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进风管靠近进风口部位的管壁上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管的进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上设有后盖,该后盖面板内侧中心处设有螺丝,该螺丝与小管子内壁上的螺纹相啮合,该螺丝长度等于或大于后盖围壁的高度,所述后盖围壁内侧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后盖面板上设有出风孔;所述后盖面板上安装有导风装置;所述进风管内壁和小管子管壁外侧设有阻风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陈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