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工夹具,其包括基座、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基座的双头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基座的压板及安装在双头螺栓的第二端的压紧螺母。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时,待加工的零件套设在双头螺栓上,且待加工的零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基座和压紧螺母。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时,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套设于基座内,压板的第一端套卡在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且压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座上。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夹具对零件进行固定,不仅定位准确、装夹牢固,还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零件的报废率,进而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车工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需要对一种圆柱形零件的外周及端面进行加工。通常直接采用软爪将该零件夹在车床的卡盘上对该零件进行加工。采用此种方式对该零件进行定位存在定位不准确、装夹不牢固,进而造成加工精度确低、零件报废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零件定位不准确、装夹不牢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工夹具,其包括基座、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基座的双头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基座的压板及安装在双头螺栓的第二端的压紧螺母,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时,待加工的零件套设在双头螺栓上,且待加工的零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基座和压紧螺母;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时,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套设于基座内,压板的第一端套卡在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且压板的第二端固定在基座上。进一步地,基座为圆盘状,基座包括设置有圆柱凸台的第一侧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基座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双头螺栓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螺纹连接孔内。进一步地,圆柱凸台的轴心线与基座的中心线同轴。进一步地,第一螺纹连接孔偏离基座的中心线。进一步地,基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收容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的凹槽,凹槽与第一螺纹连接孔贯通,且凹槽的中心线与基座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基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第一螺纹连接孔及第二螺纹连接孔分别位于基座的中心线的两侧,压板的第二端通过固定螺钉连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进一步地,压板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槽,卡槽套卡在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进一步地,压板的第二端设置有长形的固定孔,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孔连接于第二螺纹连接孔,压板沿着固定螺钉移动直至对齐并卡固于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本技术的夹具对零件进行固定,不仅定位准确、装夹牢固,还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零件的报废率,进而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车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车工夹具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结合参见图1,本技术的车工夹具包括基座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该基座I的双头螺栓2及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该基座I的压板3。基座I为圆盘状,在基座I的第一侧设置有圆柱凸台11。该圆凸台11的轴心线与基座I的中心线同轴。在基座I的第二侧,即与凸台11相对的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12。该第一螺纹连接孔12稍微偏离基座I的中心线。优选地,在基座I的第二侧还设置有圆形的凹槽13。该凹槽13的中心线与基座I的中心线重合。且该凹槽13与上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12贯通。在基座I的第二侧还垂直地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14。该第二螺纹连接孔14远远地偏离基座I的中心线,且该第二螺纹连接孔14与上述的第一螺纹连接孔12分别位于基座I的中心线的两侧。上述双头螺栓2的第一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垂直地固定连接基座I的第一螺纹连接孔12。双头螺栓2的第二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有压紧螺母21。请结合参照图2,上述压板3的第一端设置有圆弧形的卡槽31。压板3的第二端设置有长形的固定孔32。卡槽31的中心线与固定孔32的中心线同轴。待加工的零件为圆柱体(图未示),该零件轴向地带有月牙形的内通孔。且该零件的第一端设置有凸圈。当需要加工上述零件的外周时,先将上述双头螺栓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基座I的第一螺纹连接孔12。接着,将零件的月牙形的内通孔套置在双头螺栓2上,使得零件第一端的凸圈套置在基座I的凹槽13内。然后,将压紧螺母21连接双头螺栓2的第二端,从而将零件紧紧地夹置于基座I与压紧螺母21之间。最后,将安装有零件的车工夹具安装到机床上对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即可。当采用上述方式完成对零件外周的加工后,还需要对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因此,需要将双头螺栓2从基座I上拆卸下来。但是,零件第一端的凸圈仍套置在基座I的凹槽13内。为了固定零件,将上述压板3的卡槽31卡住零件第一端的凸圈,压板3的固定孔32与上述基座I的第二螺纹连接孔14通过固定螺钉连接。采用此种方式将零件再次固定在基座I上,从而可以对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优选地,固定孔32为长形的。当上述的固定螺钉穿过固定孔32与基座I的第二螺纹连接孔14固定连接后,压板3可以沿着该固定螺钉移动,并使得压板3的第一端的卡槽32对齐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且该卡槽32卡固于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处。由以上可知,采用上述的双头螺栓和压板先后实现对零件外周加工及第二端加工过程的定位。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如果只需要对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则只需要采用上述的双头螺栓对零件进行固定即可。如果只需要对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则只需采用上述的压板对零件进行固定即可。综上可知,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采用本技术的车工夹具对零件进行固定,不仅定位准确、装夹牢固,还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零件的报废率,进而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座、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双头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压板及安装在所述双头螺栓的第二端的压紧螺母, 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时,所述待加工的零件套设在所述双头螺栓上,且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压紧螺母; 当对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时,所述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压板的第一端套卡在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且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为圆盘状,所述基座包括设置有圆柱凸台的第一侧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所述基座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一螺纹连接孔,所述双头螺栓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凸台的轴心线与所述基座的中心线同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偏离所述基座的中心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收容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贯通,且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基座的中心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第二螺纹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连接孔及所述第二螺纹连接孔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座、第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双头螺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压板及安装在所述双头螺栓的第二端的压紧螺母,当对待加工的零件的外周进行加工时,所述待加工的零件套设在所述双头螺栓上,且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压紧螺母;当对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二端进行加工时,所述待加工零件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压板的第一端套卡在所述待加工的零件的第一端处,且所述压板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谭冬桂,袁西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方燃气轮机成套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