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64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包括支撑架、固定板以及液压缸和尾部支撑座,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液压控制系统,固定板上且位于液压缸和尾部支撑座之间设置垫块,活塞杆的外端安装压套一,压套一上开设用于与托辊轴相卡接的连接孔一和用于与活塞杆相卡接的连接孔二;尾部支撑座上靠近垫块的侧面设置用于推动轴承座二进入托辊套另一端的环形挡块,尾部支撑座上靠近垫块的侧面设置用于推动轴承二且使轴承二安装在轴承座二与托辊轴之间的压套二,压套二靠近垫块的一端面上开设用于与托辊轴相卡接的连接孔三,所述压套一、托辊轴和压套二同轴布设。采用该装配设备对托辊进行装配时,使得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提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托辊所起的作用是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数量多,重量大,占一条带式输送机总成本的35%,承受70%以上的阻力,托辊虽小,但因数量多,对整个皮带输送机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带式输送机托辊的装配主要采用的是手锤钢棒敲击方式人工装配,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装配时,效率低下,两个人进行配合,装配一套需20分钟,且装配过程中震动大,噪音大,精度也不易保证,废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采用该装配设备对托辊进行装配时,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固定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液压缸和尾部支撑座,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或缩回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液压缸和尾部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托辊套的垫块,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安装有压套一,所述压套一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相卡接的连接孔一和用于与活塞杆相卡接的连接孔二 ;所述尾部支撑座上靠近垫块的一侧面设置有环形挡块,所述尾部支撑座上靠近垫块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压套二,所述压套二位于环形挡块内部,所述压套二靠近垫块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相卡接的连接孔三,所述压套一、托辊轴和压套二同轴布设。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一包括压套本体和设置在压套本体外表面的压板,所述连接孔一设置在压套本体上靠近垫块的一端面上,所述连接孔二设置在压套本体上远离垫块的一端面上。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四通手动换向阀,所述液压泵通过管路一与油箱连通,所述液压泵通过管路二与换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油口通过管路三与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油口通过管路四与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所述换向阀的回油口通过管路五与油箱连通。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套本体靠近垫块的一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孔一相连通的径向卡槽一,所述压套二靠近垫块的一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孔三相连通的径向卡槽二。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缸底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一的下端连接有用于过滤液压油的过滤器。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二上连接有与油箱相连通的管路六,所述管路六上设置有溢流阀。上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二上设置有单向阀和节流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技术通过采用液压控制系统做为装配动力源,使得该装配设备传动平稳,振动小,托辊套两端的轴承和轴承座同时压入,轴承的对中性好,装配好的托辊质量高。3、本技术操作简单,装配好的托辊成品率高,装配一个托辊所需时间少,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采用该装配设备对托辊进行装配时,使得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利用本技术装配成的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压套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压套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支撑架;2—固定板;3—液压缸底座;4一液压缸;4_1一活塞杆;4_2—无杆腔;4-3—有杆腔; 5—压套一 ;5-1—连接孔一;5-2—连接孔二 ; 5-3—压板;5-4—压套本体;5-5一径向卡槽一 ;6—托棍;6-1—托棍套;6-2一托棍轴;6-3—轴承座一 ; 6-4—轴承一;6-5一轴承座二 ; 6-6—轴承二 ;6-7—扁方;7—压套二 ;7-1—连接孔三; 7-2—径向卡槽二 ;8-尾部支撑座; 8-1-环形挡块;9-垫块;10—油箱;11 一管路五;12—管路二;13-节流阀;14-换向阀;15-管路四;16—管路二 ; 17—溢流阀; 18—管路六;19 一单向阀; 20—液压泵; 21—过滤器;22—管路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托辊6包括托辊套6-1和安装在托辊套6-1内的托辊轴6-2,所述托辊轴6-2的两端均伸出托辊套6-1,所述托辊轴6-2上且位于托辊套6-1 —端的安装有与托辊套6-1过盈配合的轴承座一 6-3,所述托辊轴6-2上安装有与轴承座一 6-3和托辊轴6-2过盈配合的轴承一 6-4 ;所述托辊轴6-2上且位于托辊套6-1另一端安装有与托辊套6-1过盈配合的轴承座二 6-5,所述托辊轴6-2上安装有待与轴承座二 6-5和托辊轴6_2过盈配合的轴承二 6-6 ;所述托辊6的装配主要是托辊轴6-2与轴承一 6-4的装配、托辊轴6-2与轴承二 6-6的装配、轴承一 6-4与轴承座一 6-3的转配、轴承二 6_6与轴承座二 6_5的装配、轴承座一 6-3与托辊轴6-2的装配以及轴承座二 6-5与托辊轴6-2的装配,且上述的装配均为过盈静配合,过盈量为在+0. 05 +0. 15之间。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包括支撑架1、安装在支撑架I上的固定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的液压缸4和尾部支撑座8,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缸4的活塞杆4-1伸出或缩回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固定板2上且位于液压缸4和尾部支撑座8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托辊套6-1的垫块9,所述活塞杆4-1的外端安装有压套一 5,所述压套一 5用于推动轴承一 6-4且使轴承一 6-4安装在轴承座一 6-3与托辊轴6-2之间以及用于推动轴承座一 6-3进入托辊套6-1,所述压套一 5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6-2相卡接的连接孔一 5-1和用于与活塞杆4-1相卡接的连接孔二 5-2 ;所述尾部支撑座8上靠近垫块9的侧面设置有环形挡块8-1,所述环形挡块8-1用于推动轴承座二 6-5进入托辊套6-1的另一端,所述尾部支撑座8上靠近垫块9的侧面还设置有压套二 7,所述压套二 7用于推动轴承二 6-6且使轴承二 6-6安装在轴承座二 6-5与托辊轴6_2之间,所述压套二 7靠近垫块9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6-2相卡接的连接孔三7-1,所述压套一 5、托辊轴6-2和压套二 7同轴布设,其中,所述垫块9竖直设置且螺纹连接在固定板2上,从而可以上下调节,实现压套一 5、托辊轴6-2和压套二 7的同轴布设。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压套一 5包括压套本体5-4和设置在压套本体5_4外表面的压板5-3,所述压套本体5-4用于推动轴承一 6-4且使轴承一 6-4安装在轴承座一6-3与托辊轴6-2之间,所述压板5-3用于推动轴承座一 6-3进入托辊套6_1 —端,所述连接孔一 5-1设置在压套本体5-4上靠近垫块9的一端面上,所述连接孔二 5-2设置在压套本体5-4上远离垫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式输送机托辊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安装在支撑架(1)上的固定板(2)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上的液压缸(4)和尾部支撑座(8),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缸(4)的活塞杆(4?1)伸出或缩回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固定板(2)上且位于液压缸(4)和尾部支撑座(8)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托辊套(6?1)的垫块(9),所述活塞杆(4?1)的外端安装有压套一(5),所述压套一(5)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6?2)相卡接的连接孔一(5?1)和用于与活塞杆(4?1)相卡接的连接孔二(5?2);所述尾部支撑座(8)上靠近垫块(9)的一侧面设置有环形挡块(8?1),所述尾部支撑座(8)上靠近垫块(9)的一侧面还设置有压套二(7),所述压套二(7)位于环形挡块(8?1)内部,所述压套二(7)靠近垫块(9)的一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托辊轴(6?2)相卡接的连接孔三(7?1),所述压套一(5)、托辊轴(6?2)和压套二(7)同轴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平梁冰利刘转刚张少峰崔晓栋杨勇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