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子楠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62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该机头包括有变速组件(1)、传动组件(2)和万向输出头(3);变速组件(1)与传动组件(2)通过大小伞齿轮啮合实现传动;万向输出头(3)的球头端安装在变速组件(1)的行星架(171)的球接头(172)上,万向输出头(3)的另一端与传统的套筒一端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被拆螺母咬合,用于实现对螺母的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头通过传动轴、大伞齿轮、小伞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配合,实现快慢的转动。将万向输出头(3)与变速组件(1)安装在一起实现了传动力矩大的传动输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维修的工具,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汽车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工具有三类第一类是扳手,通过扳手对板簧螺栓的螺母施加扭矩来拆装,该类工具费力、费时、工效极低;第二类是手动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器,通过人工输入动力,再经过减速增力对板簧螺栓的螺母施加扭矩来拆装,这类工具太重、操作不方便、工效较低;第三类是电动汽车板簧螺栓拆装设备,通过电动机输入动力的拆装设备的机头仅有一个输出头,不能兼顾快速输出和扭矩大的特性。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汽车骑马攀螺母拆装机的机头输出共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十字节连接,使输出动力的万向输出头可在倾斜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另一种是在输出轴上钻一个孔,通过销钉将万向输出头与输出轴进行连接,然后输出轴上的动力通过销钉传给万向输出头。以上两种结构的机头在空间位置上不够紧凑,特别是在拆装汽车骑马攀螺母时维修条件较差,空间狭窄更显得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上不能兼顾大扭矩、高效率快速操作的传统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的不足,通过转轴与万向输出方头的配合设计,方便实现兼顾大扭矩、高效快速操作。这是一款节能、低碳的新一代环保型产品。本技术的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该机头包括有变速组件(I)、传动组件(2)和万向输出头(3);变速组件(I)与传动组件(2)通过大小伞齿轮啮合实现传动;变速组件(I)包括有箱壳(101)、齿圈(102)、齿圈上盖(103)、大伞齿轮(104)、齿圈下盖(105)、大伞齿轴(106)和行星齿轮组(107);箱壳(101)的A通孔(111)内安装有B垫圈(113),箱壳(101)的空腔(115)内放置有大伞齿轮(104);齿圈(102)的下端安装有齿圈下盖(105),该齿圈下盖(105)的E通孔(151)安装在大伞齿轮(104)的齿轮肩(141)上;齿圈(102)的上端安装有齿圈上盖(103),该齿圈上盖(103)的凹槽(133)内安装有A垫圈(132);齿圈(102)的空腔(123)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107),且该行星齿轮组(107)的四个齿轮分别与齿圈(102)的内齿(122)啮合,同时,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的齿轮分别与四个齿轮啮合;行星齿轮组(107)包括有行星架(171)、A齿轮(17A)、B齿轮(17B)、C齿轮(17C)、D齿轮(17D)、A行星轴(17E)、B行星轴(17F)、C行星轴(17G)和D行星轴(17H);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之间均匀分布开有A环形槽(171A)、B环形槽(171B)、C环形槽(171C)和D环形槽(171D);A环形槽(171A)用于放置A齿轮(17A),A齿轮(17A)套接在A行星轴(17E)上,A行星轴(17E)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B环形槽(171B)用于放置B齿轮(17B),B齿轮(17B)套接在B行星轴(17F)上,B行星轴(17F)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C环形槽(171C)用于放置C齿轮(17C),C齿轮(17C)套接在C行星轴(17G)上,C行星轴(17G)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D环形槽(171D)用于放置D齿轮(17D),D齿轮(17D)套接在D行星轴(17H)上,D行星轴(17H)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行星架(171)的空腔(171G)用于放置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行星架(171)的上部为球接头(172);变速组件(I)中的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顺次穿过B垫圈(113)、大伞齿轮(104)的齿条通孔(142)、齿圈下盖(105)的E通孔(151)后与行星齿轮组(107)中的A齿轮(17A)、B齿轮(17B)、C齿轮(17C)、D齿轮(17D)分别啮合;行星齿轮组(107)的球接头(172)穿过A垫圈(132);传动组件(2)包括有外管(201)、外套筒(202)、法兰盘(203)、旋转头(204)、滚珠轴承(205)、传动轴(206)、小伞齿花键轴(207)、花键套(208)、小伞齿轮(209)、锁紧螺钉(2A)和A紧定螺钉(2B);传动轴(206)的后端(262)用于与花键套(208)的一端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前端(271)用于与花键套(208)的另一端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后端(272)用于与小伞齿轮(209)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凸台(273)上套接有滚珠轴承(205);旋转头(204)的一端安装在法兰盘(203)的一端上,旋转头(204)的外部套有外套筒(202),且外套筒(202)与旋转头(204)通过锁紧螺钉(2A)固紧;外套筒(202)的连接端(221)与外管(201)的连接端(211)连接;法兰盘(203)的另一端与箱壳(101)连接;小伞齿轮(209)上的齿与大伞齿轮(104)上的齿啮合;锁紧螺钉(2A)的一端穿过外套筒(202)上的通孔(222)后螺纹连接在旋转头(204)的B螺纹孔(242)内,实现外套筒(202)与旋转头(204)的固定;A紧定螺钉(2B)螺纹连接在外套筒(202)上A螺纹孔(223)内,且端部伸入旋转头(204)的限位槽(241)中;万向输出头(3) —端为方头(311),万向输出头(3)的另一端为球头(313),球头(313)上开有一销孔(312),该销孔(312)用于放置圆柱销(3A)。本技术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的优点在于①通过传动轴、大伞齿轮、大伞齿轴、小伞齿轮与行星齿轮组的配合,实现快慢的转动。②采用万向输出头来实现本技术的机头与被拆螺母之间的中间连接件,有利于对机头的快慢头进行保护,同时也降低了机头的设计成本。③本技术的机头结构,由于对电能的节省,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万向输出头的结构图。图2A是本技术的万向输出头的正视图。图2B是图2A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的传动组件部分的结构图。图3A是图3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的变速组件部分的结构图。图4A是图4的分解图。图4B是本技术行星齿轮组的分解图。图4C是本技术变速组件中行星齿轮啮合的结构图。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其特征在于该机头包括有变速组件(I)、传动组件(2)和万向输出头(3);变速组件(I)与传动组件(2)通过大小伞齿轮啮合实现传动;变速组件(I)包括有箱壳(101)、齿圈(102)、齿圈上盖(103)、大伞齿轮(104)、齿圈下盖(105)、大伞齿轴(106)和行星齿轮组(107);箱壳(101)的A通孔(111)内安装有C垫圈(114)和B垫圈(113),箱壳(101)的空腔 (115)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万向输出头的骑马攀螺母拆装机机头,其特征在于:该机头包括有变速组件(1)、传动组件(2)和万向输出头(3);变速组件(1)与传动组件(2)通过大小伞齿轮啮合实现传动;变速组件(1)包括有箱壳(101)、齿圈(102)、齿圈上盖(103)、大伞齿轮(104)、齿圈下盖(105)、大伞齿轴(106)和行星齿轮组(107);箱壳(101)的A通孔(111)内安装有C垫圈(114)和B垫圈(113),箱壳(101)的空腔(115)内放置有大伞齿轮(104);齿圈(102)的下端安装有齿圈下盖(105),该齿圈下盖(105)的E通孔(151)安装在大伞齿轮(104)的齿轮肩(141)上;齿圈(102)的上端安装有齿圈上盖(103),该齿圈上盖(103)的凹槽(133)内安装有A垫圈(132);齿圈(102)的空腔(123)内安装有行星齿轮组(107),且该行星齿轮组(107)的四个齿轮分别与齿圈(102)的内齿(122)啮合,同时,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的齿轮分别与四个齿轮啮合;行星齿轮组(107)包括有行星架(171)、A齿轮(17A)、B齿轮(17B)、C齿轮(17C)、D齿轮(17D)、A行星轴(17E)、B行星轴(17F)、C行星轴(17G)和D行星轴(17H);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之间均匀分布开有A环形槽(171A)、B环形槽(171B)、C环形槽(171C)和D环形槽(171D);A环形槽(171A)用于放置A齿轮(17A),A齿轮(17A)套接在A行星轴(17E)上,A行星轴(17E)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B环形槽(171B)用于放置B齿轮(17B),B齿轮(17B)套接在B行星轴(17F)上,B行星轴(17F)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C环形槽(171C)用于放置C齿轮(17C),C齿轮(17C)套接在C行星轴(17G)上,C行星轴(17G)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D环形槽(171D)用于放置D齿轮(17D),D齿轮(17D)套接在D行星轴(17H)上,D行星轴(17H)的两端分别与行星架(171)的上架体(171E)和下架体(171F)上设有的通孔连接;行星架(171)的空腔(171G)用于放置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行星架(171)的上部为球接头(172);变速组件(1)中的大伞齿轴(106)的齿轮端(161)顺次穿过B垫圈(113)、大伞齿轮(104)的齿条通孔(142)、齿圈下盖(105)的E通孔(151)后与行星齿轮组(107)中的A齿轮(17A)、B齿轮(17B)、C齿轮(17C)、D齿轮(17D) 分别啮合;行星齿轮组(107)的球接头(172)穿过A垫圈(132);传动组件(2)包括有外管(201)、外套筒(202)、法兰盘(203)、旋转头(204)、滚珠轴承(205)、传动轴(206)、小伞齿花键轴(207)、花键套(208)、小伞齿轮(209)、锁紧螺钉(2A)和A紧定螺钉(2B);传动轴(206)的后端(262)用于与花键套(208)的一端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前端(271)用于与花键套(208)的另一端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后端(272)用于与小伞齿轮(209)连接,小伞齿花键轴(207)的凸台(273)上套接有滚珠轴承(205);旋转头(204)的一端安装在法兰盘(203)的一端上,旋转头(204)的外部套有外套筒(202),且外套筒(202)与旋转头(204)通过锁紧螺钉(2A)固紧;外套筒(202)的连接端(221)与外管(201)的连接端(211)连接;法兰盘(203)的另一端与箱壳(101)连接;小伞齿轮(209)上的齿与大伞齿轮(104)上的齿啮合;锁紧螺钉(2A)的一端穿过外套筒(202)上的通孔(222)后螺纹连接在旋转头(204)的B螺纹孔(242)内,实现外套筒(202)与旋转头(204)的固定;A紧定螺钉(2B)螺纹连接在外套筒(202)上A螺纹孔(223)内,且端部伸入旋转头(204)的限位槽(241)中;万向输出头(3)一端为方头(311),万向输出头(3)的另一端为球头(313),球头(313)上开有一销孔(312),该销孔(312)用于放置圆柱销(3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文兴桂燕萍倪子楠
申请(专利权)人:倪子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