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共点万向动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50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心共点万向动摆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旋转臂、夹持装置和介质通道;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旋转臂相连,夹持装置安装在旋转臂上,与旋转臂联动;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夹持装置相连,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切割头,介质通道用于向切割头内送入工作介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消除高能束在射入点及射出点流态不同所造成的转角、圆弧误差和切缝锥度误差。同时介质通道组成一刚性连接的四连杆机构,该四连杆机构可配合切割头的任意摆动,实现高能束介质的传输。由于没有垂直或近似垂直旋转轴的存在,切割头连续作圆周锥面切割时,不会绕自身轴线旋转,因而避免了切割头所接管路和电缆的缠绕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能束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调整高能束加工中切割头角度的双心共点万向动摆机构
技术介绍
在高能束切割(比如水刀、激光、等离子弧)过程中,流束在被切割材料的作用下会自然向后弯曲,如图1所示,流束经磨料喷嘴21喷出,切割方向为由左向右,在工件22上流束的射入点23和射出点24不在同一条垂线上,射出点24 —般滞后于射入点23。由于射出点24滞后于射入点23,高能束切割的材料表面一般具有以下缺陷缺陷1:在切到转角处需要改变切割方向时,由于流束射出点的滞后,流束上下不能同步转向,造成转角处出现形状误差(如图2)。缺陷2 :在切割圆弧时,切割方向随时需要改变,由于流束射出点的滞后,流束上下不能同步转向,造成小圆弧处的形状误差(如图3)。缺陷3 :流束与材料发生作用时,在靠近射入点被切割材料的上部,由于流束的能量较大,可以迅速切除材料,但随着切割深度的增加,流束的能量逐渐衰减,切割能力下降。由于上述原因,流束在射入点的流型与在射出点的流型不一样,从而导致该流束切出的切缝产生形状误差(如图4所示)。上述形状误差实际上是可以消除的。举例说,要消除由于射出点滞后于射入点造成的转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心共点万向动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旋转臂、夹持装置和介质通道;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旋转臂相连,用于驱动旋转臂绕第一旋转轴转动;夹持装置安装在旋转臂上,与旋转臂联动;第二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夹持装置相连;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切割头,并可带动切割头绕第二旋转轴转动;第一旋转轴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70°,第二旋转轴与工件表面平行,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成直角相交,交点为旋转中心;切割头轴线与工件表面的交点与所述旋转中心重合;所述介质通道用于向切割头内送入工作介质;介质通道包括至少四个旋转接头,第一旋转接头安装在第一驱动单元上,用于与外部介质源相连;第一旋转接头的中心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继跃张仕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狮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