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瑞生专利>正文

一种管件螺纹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5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螺纹车床。它由机座安装电机,机座上为走刀箱,后侧为电器箱,上边安装主轴箱,主轴箱与走刀箱之间由挂轮箱传动,床身与主轴箱联接,由光杠、丝杠控制刀架走刀。是专门为内螺纹与端面垂直度有严格要求,或以内螺纹定位与外螺纹同轴度要求较高的螺纹零件设计的一种专用车床。特别适用于管道附件的“活接头”的大批量生产,以及玛钢管件行业的易损配件的维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节能省力。(*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螺纹车床,属于建筑业中加工管道附件等的机械设备。在建筑行业中所需的大量管道附件“活接头”等在管路附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附件在加工时工艺复杂,一般是先加工内螺纹,用内螺纹定位,再车削联接口和一端的外螺纹,以保证产品组合后的同轴度。此外,在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行业,也有相当数量的螺纹零件,需要以螺纹定位车削螺母的承压面,以保证螺母的承压能力。上述产品均在普通车床上进行加工生产,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又浪费能源,设备投资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件螺纹车床,用于加工内外螺纹与特殊要求精度较高的螺纹产品。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列方式实现的。一种管件螺纹车床,结构中包括主轴箱、走刀箱和电气控制部分,主轴箱在车床的上部,电机安装在车床下部的机座上,车床中间为走刀箱,后部为电气控制部分,主轴箱和走刀箱之间有挂轮箱,主轴箱内有控制主轴正转、反转的换向机构,该机构内有电机驱动的I轴,I轴上有一齿轮与位于平行于I轴的II轴上的齿轮啮合,驱动II轴上的三联齿轮,带动主轴上的三个不同的齿轮,使主轴产生不同的切削速度的电磁离合器A,I轴的另一端有带动一组齿轮改变II轴旋转方向,使主轴产生不同的快速退刀运动的电磁离合器B,II轴的一端有电磁离合器C,电磁离合器A、B断电时,电磁离合器C通电。走刀箱内有平行设置的E轴和K轴,K轴的一端有带动齿轮驱动光杠带动一组啮合的齿轮驱动丝杠、丝母,使大拖板沿导轨纵向移动的电磁离合器D。电机驱动主轴箱,经挂轮箱传递给走刀箱,使主轴箱的旋转通过挂轮箱、走刀箱、光杠、丝杠来操纵刀架进刀、退刀、停止等功能。本技术实现了对管道附件高精度螺纹的高效加工,同时不停车可以装卡工件,并可以严格保证加工精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主轴箱采用A、B、C三个电磁离合器实现主轴的正转、反转和制动,具有正、反转变换灵活,由于有制动离合器C制动可靠,主轴停止与换向没有惯性运动,保证产品、机械不发生事故。二、主轴箱A、B、C三个电磁离合器采用油浸式润滑,长时间频繁换向,温升低、润滑好,可保证连续生产,延长摩擦片使用寿命。三、减轻操作者的体力劳动,正、反转操作不用操纵制动换手柄,只需轻松的点动按钮,由于没有换向惯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四、走刀传动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减少了一般车床上的脱落蜗杆等机构,操作轻松简便,由于各主传动系统均采用电磁离合器控制,超负荷时,磨擦片可以打滑空转,不会发生机械事故。五、本技术既是管道附件生产厂的产品专门加工设备,若增加挂轮,改用公制丝杠、丝母即可为多种加工业使用,适应范围广泛。六、本技术,容易加工制造,由于主轴箱、走刀箱、床座、床身、床腿分体加工,组合安装,不需大型加工设备加工,铸造、加工成本低。七、采用双V形导轨,固定装于床身,加工制造和维修均非常方便,而且保证了主轴与大拖板的平行度。八、本技术采用宽床面大拖板,既有普通车床的车削刚性,并且有小型车床轻便灵活性能,其结构基本实现机电合一的新型结构。附附图说明图1给出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附图1,电动机装在主轴箱3下部的机座上,由小皮带轮1拖动主轴和皮带轮2,带动主轴箱3内部的齿轮,实现切削和车螺纹的合理转速,经挂轮箱4的齿轮变换,通过走刀箱5拖动刀架55实现1吋=24牙,1吋=14牙,1吋=12牙,1吋=11牙,和公制螺距=2mm等五种不同的螺纹加工走刀量,如果增加挂轮配比或更换进给丝杠还可以加工更多的螺纹走刀。走刀箱5上的手柄33和变速箱手柄23、13变换齿轮啮合,可以实现切削进给量由0.08mm至1.27mm十种切削走刀速度,三种主轴正转,三种反转速度。刀架55装于床身7上,床身7一端固定于走刀箱座上,一端由床腿53支撑形成一个机械整体。参照附图2,主轴箱皮带轮2带动I轴8,I轴8上装有两个电磁离合器A、B,右侧电磁离合器A通电,使电磁离合器上的齿轮9拖动齿轮10,使II轴11转动,II轴11上装有一付三联齿轮12,通过拨叉13,分别与主轴14上的三对齿轮15、16、17相啮合,主轴14分别产生三种不同的切削速度,以适应不同直径产品的切削需要。当I轴8右侧的电磁离合器A断电,这时II轴11上的电磁离合器C通电,则主轴14得以制动。当I轴8左侧的电磁离合器B通电,II轴上的电磁离合器C断电,I轴上的电磁离合器B拖动齿轮18通过介轮19,驱动II轴11上的齿轮20,使三联齿轮15、16、17带动主轴14产生三种高速反转运动,这样使主轴14上的工件在高速反转惯性运动下自动脱落。主轴14后部装有齿轮21、22,通过拨叉23与IV轴24上的双联齿轮啮合,使主轴14以相应的转速输入挂轮箱4,当齿轮22与齿轮25啮合时为螺纹加工速度,而齿轮21与齿轮25啮合时为切削进给速度。IV轴24伸入挂轮箱,轴端装有齿轮26(齿轮26共有四件),分别通过介轮27拖动齿轮28(齿轮28共有三件),拖动齿轮29(齿轮29共有三件),拖动齿轮30(齿轮30共有三件),带动走刀箱内的E轴31,走刀箱内有与E轴31平行设置的K轴34,E轴31上装有双联齿轮32,通过拨叉33与K轴34上的齿轮35、36啮合。当双联齿轮32通过拨叉33与齿轮35啮合,K轴34上的电磁离合器D通电,这时电磁离合器D上的齿轮37与E轴31上的滑合齿轮38驱动光杠39齿轮40、介轮41、齿轮42,转动丝杠43,拖动丝母44,使大拖板47沿床身纵向进给。当主轴14反转时,各齿轮则按相反方向运动,大拖板47快速退回。使用切削进给时,主轴箱拨叉23搬至切削位置,齿轮25与齿轮21啮合,通过挂轮箱齿轮互换,将走刀箱拨叉23拨动齿轮32与K轴34上的齿轮36啮合,齿轮45啮合齿轮46,减慢了齿轮37转速,通过电磁离合器D齿轮37、38、光杠39、齿轮40、41、42、丝杠43、丝母44使大拖板47产生十种不同的切削进给速度。中拖板48可沿大拖板47做横向进给,移动量达200mm,小拖板49与刀台50可在中拖板48上回转±45°,并且可以做手动纵向进给。如使走刀箱K轴34上的电磁离合器D断电,这时走刀箱就不会有动力输出,推入大锥齿轮51与小锥齿轮52通过光杠运动,则可以用手动使大拖板47往复运行。本技术的机械纵全部用电控按钮操作,电器箱安装在走刀箱5的后部,在主轴箱3下部装有操纵按钮站(6),操纵按钮(启动)电机转动,(停止)电机停止,(正转)主轴为切削转动,(反转)主轴向切削相反方向转动,(进给通)光杠驱动丝杠使大拖板运动。(进给停)大拖板停止运动,推入大锥齿轮51与小锥齿轮52啮合,可以手动使大拖板进、退移动。附图编号说明如下1电动机及电机皮带轮,2主轴箱皮带轮,3主轴箱,4挂轮箱,5走刀箱及电器箱,6操纵按钮站,7、床身,8 I轴,9、10齿轮,11 II轴,12三联齿轮,13拨叉,14主轴,15、16、17齿轮,18齿轮,19介轮,20、21、22齿轮,23拨叉,24 IV轴,25齿轮,26齿轮,27介轮,28齿轮组,29齿轮组,30齿轮组,31走刀箱E轴,32齿轮,33拨叉,34走刀箱K轴,35、36、37、38、45、46齿轮,39光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螺纹车床,结构中包括主轴箱(3)、走刀箱(5)及电气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主轴箱(3)在车床的上部,电机安装在车床下部的机座上,车床中间为走刀箱(5),后部为电气控制部分,主轴箱(3)和走刀箱(5)之间有挂轮箱(4),主轴箱(3)内有控制主轴(14)正转、反转的换向机构,该机构内有电机驱动的Ⅰ轴(8),Ⅰ轴(8)上有带动齿轮(9)、(10),驱动Ⅱ轴(11)上的三联齿轮(12),带动齿轮(15)、(16)、(17)使主轴(14)产生不同的切削速度的电磁离合器A,Ⅰ轴(8)的另一端有带动齿轮(18)、(19)、(20)改变Ⅱ轴旋转方向,使主轴(14)产生不同的快速退刀运动的电磁离合器B,Ⅱ轴(11)的一端有电磁离合器C,电磁离合器A、B断电时,电磁离合器C通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谢瑞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