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645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由液压动力站、液压马达、内传动齿轮副、旋转框架、刀架、四爪卡盘、固定座、丝杆副等组成,四爪卡盘卡在井口套管外壁上,固定座与四爪卡盘通过上下法兰联接和支撑;液压马达坐在固定座上部;旋转框架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旋转框架两侧安装有燕尾导轨,刀架两端插入旋转框架上的燕尾导轨中,中间通过啮合压块可与丝杠下部的扭矩传动键摘离或结合,该装置车制的螺纹符合API标准,且性能可靠、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石油、天然气井口,对被损坏的套管螺纹重新进行机加工的装置,属于石油机械
石油天然气套管螺纹承受高压(50MPa)和轴向拉力(2000KN),因此是一种精度要求极高的特殊锥度螺纹,并以世界通用的API(美国石油学会)作为检验标准。目前,国内外在井口套管螺纹损坏后重新车制螺纹方面尚无先进方法。国内四川石油管理局曾设计一种人工套制井口套管螺纹的大钣牙装置,常用的有φ139.7(51/2in)和φ177.8(7in)两种。该装置依靠16个强劳动力采用推磨的方式套制螺纹,井口要挖8M左右的大坑,技术落后,装置笨重,攻制的螺纹不连续,精度很差,很难达到API标准,且价格昂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传动式的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以取代现在的人力套制套管井口螺纹的装置。本技术的难点在于,井口套管已由水泥固结,因此在其上重新车制螺纹,必须刀具旋转,完成径向切平面,纵向车1∶16锥度,最后车制锥螺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站、液压马达、传动齿轮付、旋转框架(其上有燕尾导轨等)、刀架、固定座、高精度丝杠付、卡盘等。四爪卡盘卡在井口套管外壁上,固定座与四爪卡盘通过上下法兰联接和支撑;液压马达座在固定座上部,由传动轴和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旋转框架;旋转框架安装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旋转框架两侧安装有燕尾导轨,刀架两端插入旋转框架上的燕尾导轨中,中间通过啮合压块可与丝杠下部的扭矩传动键摘离或结合,丝杠上设有将丝杠锁紧的锁紧螺母。旋转框架上设有1∶16锥度的燕尾导轨;丝杠付为每英寸8牙的英制螺纹;液压动力站与液压马达组成一可正反转的无级调速装置,其调速范围为1~120转/分。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新颖,体积小、重轻、传动可靠、性能稳定,加工出的螺纹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及密封性能均能达到API标准,而且操作方便,无需人力攻螺纹,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主要的是保证了所车制的螺纹达到了API要求。本技术属于国内外井口套管车制螺纹的一项独创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套管,2-固定座,3-内齿圈(上轴承内圈),4-滚珠,5-啮合压块,6-螺母,7-锁紧螺母,8-丝杠,9-液压马达,10-齿轮,11-平面轴承,12-旋转框架(由燕尾导轨等组成),13-刀架,14-进刀块,15-进刀螺钉,16-下轴承内圈,17-滚珠,18-下轴承外圈(在固定座上),19-上下法兰,20-四爪卡盘。在图中,四爪卡盘20在井口套管1的外壁上卡紧,并找正刀架与套管外圆同心。固定座2通过螺栓和上下法兰19与四爪卡盘20联接,并支撑于上。液压马达9座在固定座2上,通过传动轴和齿轮10与内齿圈3啮合传动,内齿圈3同时又是上轴承的内圈,它的两侧与旋转框架12上的燕尾导轨的上部靠螺栓联接,从而带动燕尾导轨与内齿圈3同步、同轴转动。刀架13装在燕尾导轨中随其转动并可随丝杠8在螺母6中转动而带动其沿导轨上下移动,调节进刀螺钉15就可以调定进刀量。燕尾导轨下部与下轴承内圈16螺栓连接,下轴承外圈18在固定座上。丝杠上有一锁紧螺母7,当啮合压块5从丝杠的扭矩传动键处摘离时,可用锁紧螺母7将丝杠锁紧在螺母6上,使其不转动,但刀架可在丝杠下的平面轴承11上转动,当啮合压块5与扭矩传动键结合时,丝杠转动并带动刀架13沿燕尾导轨上下移动。本技术采用机械和液压传动方法,用液压泵作动力,加工端面与倒角时,由液压马达通过传动轴带动内齿圈,使旋转框架旋转而带动其上的刀架产生圆周运动。事先应使丝杠上面的扭矩传动键脱离啮合压块,刀架在丝杠下面的平面轴承上旋转。刀架只产生圆周运动而不作轴向移动,此时可以加工螺纹端面和倒角。加工锥面和螺纹时,事先将啮合压块与扭矩传动键接合,液压马达通过传动内齿圈带动旋转框架、丝杠同时转动,丝杠转动带动刀架沿着燕尾导轨作轴向移动,刀架上的车刀在燕尾导轨上完成锥度和车螺纹工况。燕尾导轨上1∶16锥面应符合API ST D 5B标准,丝杠付上的每英寸8牙的英制螺纹应符合API STD 5 B标准,燕尾导轨与丝杠同步旋转一周,其刀架的运动轨迹正好为一完整的套管螺纹的螺旋线。由于锥度及每英寸牙数均按API要求设计,因此刀架的旋转运动即可加工出完整的API套管螺纹。权利要求1.一种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由液压动力站、液压马达、传动齿轮付、旋转框架、刀架、四爪卡盘、固定座、丝杠付构成,其特征在于四爪卡盘卡在井口套管外壁上,固定座与四爪卡盘通过上下法兰联接和支撑;液压马达座在固定座上部,旋转框架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旋转框架两侧安装有燕尾导轨,刀架两端插入旋转框架上的燕尾导轨中,中间通过啮合压块可与丝杠下部的扭矩传动键摘离或结合,丝杠上设有将丝杠锁紧的锁紧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框架上设有1∶16锥度的燕尾导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杠付为每英寸8牙的英制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动力站与液压马达组成一可正反转的无级调速装置,其调速范围为1~120转/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由液压动力站、液压马达、内传动齿轮副、旋转框架、刀架、四爪卡盘、固定座、丝杆副等组成,四爪卡盘卡在井口套管外壁上,固定座与四爪卡盘通过上下法兰联接和支撑;液压马达坐在固定座上部;旋转框架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旋转框架两侧安装有燕尾导轨,刀架两端插入旋转框架上的燕尾导轨中,中间通过啮合压块可与丝杠下部的扭矩传动键摘离或结合,该装置车制的螺纹符合API标准,且性能可靠、操作方便。文档编号B23G1/22GK2231954SQ9521523公开日1996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刘成珍, 龚伟安, 陈尚礼, 张西民 申请人:长庆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管井口车制螺纹装置,由液压动力站、液压马达、传动齿轮付、旋转框架、刀架、四爪卡盘、固定座、丝杠付构成,其特征在于:四爪卡盘卡在井口套管外壁上,固定座与四爪卡盘通过上下法兰联接和支撑;液压马达座在固定座上部,旋转框架设在上轴承和下轴承之间;旋转框架两侧安装有燕尾导轨,刀架两端插入旋转框架上的燕尾导轨中,中间通过啮合压块可与丝杠下部的扭矩传动键摘离或结合,丝杠上设有将丝杠锁紧的锁紧螺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珍龚伟安陈尚礼张西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庆石油勘探局钻采工艺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中国|甘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