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55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丝锥,按前端为钻头、中部是丝锥,颈部、后部是锪钻、柄部中间设有定位槽的顺序,钻头、丝锥、颈部、锪钻、柄部同体的整体结构。一次完成钻孔、攻丝、倒角,节约加工时间1/3以上,相比常规工艺的钻头、和丝锥,节约钢材资源50%,提高了内螺纹的加工精度,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GB/969-94标准,公差等级高于国家标准。(*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复合型丝锥,涉及的是螺纹工具设计制造
,应用于加工国标、美标、德标内螺纹。二
技术介绍
通常用丝锥攻内螺纹,先要用钻头钻出底孔,再进行倒角,然后换用丝锥攻出内螺纹,这样,需经过三道以上工序才能完成,不仅费时,费力,并且直接影响了加工精度。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复合型丝锥的目的是改进工艺,设计一种复合型丝锥,一次完成钻孔、倒角、攻丝。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钻头、丝锥、颈部、锪钻、定位槽、柄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按前端为钻头、中部是丝锥,颈部、后部是锪钻、柄部中间设有定位槽的顺序,钻头、丝锥、颈部、锪钻、柄部同体的整体结构,设有的螺纹可以在M2~M14的范围内。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效果是一次完成钻孔、攻丝、倒角,节约加工时间1/3以上,相比常规工艺的钻头、和丝锥,节约钢材资源50%,提高了内螺纹的加工精度,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GB/969-94标准,公差等级高于国家标准。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型丝锥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钻头、2-丝锥、3-颈部、4-锪钻、5-定位槽、6-柄部; 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M6复合型丝锥的生产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见附图1,其按前端为钻头(1)、中部是丝锥(2),颈部(3)、后部是锪钻(5)、柄部(6)中间设有定位槽(5)的顺序的同体整体结构。其生产是选用Φ8高速钢进行断料、取长度68MM,一端钻中心孔,经车加工使钻头(1)Φ5。2、丝锥(2)部位达Φ6。4MM。柄部(6)为Φ7。5,并车出颈部(3)和90°锪钻(4)斜面和定位槽(5),柄部(6)铣出六角、后进行热处理达HRC62~65,热处理后的坯料进行喷砂;再进行中心孔研磨、精磨各部位外圆、螺旋槽、锪钻(4)和M6丝牙,对已磨丝牙部份磨削出切削刃,磨削钻头(1)达Φ4。9、顶角118°,经检验合格的复合型丝锥的柄部(6)打印标记,经清洗、上油、包装,入库。权利要求1.本技术复合型丝锥,包括钻头(1)、丝锥(2)、颈部(3)、锪钻(4)、定位槽(5)、柄部(6)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按前端为钻头(1)、中部是丝锥(2),颈部(3)、后部是锪钻(4)、柄部(6)的顺序,钻头(1)、丝锥(2)、颈部(3)、锪钻(4)、柄部(6)同体的整体结构。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丝锥,其特征在于设有的丝锥(2)可以在M2~M14的范围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丝锥,按前端为钻头、中部是丝锥,颈部、后部是锪钻、柄部中间设有定位槽的顺序,钻头、丝锥、颈部、锪钻、柄部同体的整体结构。一次完成钻孔、攻丝、倒角,节约加工时间1/3以上,相比常规工艺的钻头、和丝锥,节约钢材资源50%,提高了内螺纹的加工精度,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GB/969-94标准,公差等级高于国家标准。文档编号B23G5/06GK2686778SQ200420021308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陆正官 申请人: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复合型丝锥,包括钻头(1)、丝锥(2)、颈部(3)、锪钻(4)、定位槽(5)、柄部(6)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按前端为钻头(1)、中部是丝锥(2),颈部(3)、后部是锪钻(4)、柄部(6)的顺序,钻头(1)、丝锥(2)、颈部(3)、锪钻(4)、柄部(6)同体的整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正官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