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兆林专利>正文

手动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56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工内螺纹孔的手动丝锥,加工时使丝锥1与被加工件3上底孔4保持一个轴心线,可加工出合格的内螺纹孔。它在丝锥1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工件3上底孔4的短圆柱2,加工时该短圆柱2先导入被加工件3上底孔4,在加工内螺纹孔过程中使丝锥1与底孔4保持一个轴心线,可加工出合格的内螺纹孔。(*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加工内螺纹孔的手动丝锥。手动丝锥是机械制造和修理工作中加工内螺蚊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对于加工小直径的内螺纹孔,一般都采用手动丝锥。丝锥常以二、三把相配套,分为粗、中和精锥。加工时,先在被加件面上用冲子打出定位坑,而后钻出底孔,再依序用粗、中和精锥手动加工。被加工的内螺纹孔的质量与合适底孔有关外,还与操作者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有关。由于目前丝锥与底孔呈点状接触,手动加工时必须施以垂直力才能保持丝锥与底孔的垂直度,但由于在手动加工过程中出现摆动,因而攻出的内螺纹孔不是直孔,而是斜孔,保证不了加工的质量;同时在加工时常出现扭矩过大,扭断丝锥。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技术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与加工件上底孔呈面接触的手动丝锥,在加工过程中使丝维与底孔保持同心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把丝锥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件上底孔的短圆柱,与加工底孔形成面接触,可完成设计目的。本技术与上述目前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把丝锥攻丝圆锥底端制有一段短柱体,加工时可导入加工件上底孔形成面接触,增加加工时的稳度,可加工出合格的螺纹孔;同时用手动旋动时使丝锥受力平衡,不易扭断丝锥。附附图说明图1是原有丝锥主视图;附图2是改进后的丝锥主视图;附图3是图2丝锥1上柱体2与加工件3上底孔4装配图。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由图1,2结合图3所示,在丝锥1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件3上底孔4的短圆柱2,加工时该短圆柱2先导入被加工件3上底孔4,在加工过程中使丝锥1与底孔4为一个轴心线,可加工出合格的内螺纹孔。权利要求一种涉及加工内螺纹孔的手动丝锥,具有丝锥(1),其特征在于在丝锥(1)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工件上底孔的短圆柱(2)。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加工内螺纹孔的手动丝锥,加工时使丝锥1与被加工件3上底孔4保持一个轴心线,可加工出合格的内螺纹孔。它在丝锥1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工件3上底孔4的短圆柱2,加工时该短圆柱2先导入被加工件3上底孔4,在加工内螺纹孔过程中使丝锥1与底孔4保持一个轴心线,可加工出合格的内螺纹孔。文档编号B23G5/00GK2385827SQ9921826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麻兆林 申请人:麻兆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涉及加工内螺纹孔的手动丝锥,具有丝锥(1),其特征在于:在丝锥(1)攻丝圆锥底端改制成可先导入被加工件上底孔的短圆柱(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麻兆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