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管壁螺纹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71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与普通机床或专用设备配套的加工装置,适用于在小径超长管壁上加工出螺纹肋或螺旋槽及加工超长螺栓等。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以机床主轴驱动转盘带动刀具转动,完成主切削动作,用摇臂、推力轴承、端面凸轮等推力传递元件组成的机构对刀具进给实行控制,完成刀具进给动作,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工件只作轴向移动,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中超长工件旋转时产生的摆振,使加工长度不受限制,同时加工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能与普通机床或专用设备配套的加工装置,在小径超长金属管壁上加工出螺纹肋或螺旋槽,同时也适用于加工超长螺栓。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类。以机械加工方法在金属光管壁面上加工出螺纹肋或螺旋槽作为换热管以强化换热效率的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已有加工技术分为三类。(1)轧制成形。(2)搓丝成形。(3)切削成形。轧制成形要求由多片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刀片组成的多组轧辊有极高制造和安装精度,螺纹的齿形单一,齿高也受严格限制。搓丝成形也存在上述不足,且都不适于加工薄壁管件。已有切削成形技术都是工件在主轴夹盘带动下转动,刀架及刀具仅径向进给成同时做轴向运动完成加工的方式,因工件是在转动状态被加工,工件旋转时必然会因重力挠度产生摆振,且随加工长度增加而加剧,结果是降低了加工精度也限制了工件加工长度,为将摆振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工件转速受到严格限制,工效也无法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装置,使加工管件仅做轴向移动,安装在转盘上的刀架及刀具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完成进退刀动作,通过更换刀具可在薄壁管壁上加工多种齿形、螺距的螺纹肋和螺旋沟槽,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以机床主轴驱动的转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管壁螺纹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以转盘为主体,其上装有由摇臂、推力轴承,端面凸轮付等组成的刀具进给机构和自动定心夹具,转盘小端螺纹孔直接与机床主轴连接,转盘大端开有均布的径向槽并与对应的轴向槽相通,轴向槽内装有用销轴与转盘相连的摇臂,轴向槽底部装有退刀弹簧,轴向槽外圆与推力轴承内孔配合,推力轴承动圈端面或内孔面压在摇臂摆动杆部,均布安装在转盘大端面内的回位弹簧压在推力轴承动圈端面上,凸轮曲面直接加工在推力轴承定圈端面上,曲面顶在传力销钉头上形成一端面凸轮付,传力销钉固定在主轴箱端面的止推盘上,定圈外圆有齿与加力齿条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伟王新年陈景群孙国新王长锁罗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