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植入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713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植入构件。所述口腔植入构件包括种植体1、螺母2和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1带有外螺纹,一端设有所述螺母2,另一端端面内设有所述螺孔3,所述螺孔3中连接有所述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1上设有横贯种植体1的多孔钽填充部位6。这种结构的口腔植入构件,保证了植入的准确性,一次性完成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病痛和负担,增强了口腔植入构件的生物相容性,美化了新生骨的空间形态,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手术成功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植入构件,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周期短、实现一次性植入、生物相容性优越、新生骨美观稳固的口腔植入构件。
技术介绍
牙种植治疗作为一种治疗和修复牙缺损或牙缺失的有效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长足的发展。由于不同患者生理解剖条件和现有口腔植入构件系统设计的局限性,对于不少患者往往需要采用各种外科骨增量技术来提高植入手术的成功率。特别在上颌后牙区,因为上颌窦这一重要生理结构的存在,为避免植入手术中窦底黏膜的穿通而导致的并发症,上颌窦外提升技术应运而生。这一技术使得许多因上颌窦底与缺牙区牙槽嵴 顶距离过近而导致可用骨高度不足的患者成功进行了植入修复。口腔植入构件核心为植入牙槽骨的种植体。一般来说,种植体从外到内分为基台、颈部和体部三部分。其中,基台与人工义齿直接相连,体部则深入牙槽骨内与骨组织相容;基台与体部通过颈部相连。但传统口腔植入构件生物相容性差,无法实现即时稳定连接,导致口腔植入构件在口腔内的初期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对于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严重不足的患者,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常需采用上颌窦外提升后延期植入的双期手术方式,即先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植骨术,待创口封闭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腔植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植入构件包括种植体(1)、螺母(2)和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1)带有外螺纹,一端设有螺母(2),另一端端面内设有螺孔(3),所述螺孔(3)中连接有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1)上设有横贯种植体(1)的多孔钽填充部位(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植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植入构件包括种植体(I)、螺母(2)和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I)带有外螺纹,一端设有螺母(2),另一端端面内设有螺孔(3),所述螺孔(3)中连接有带帽螺丝(5);所述种植体(I)上设有横贯种植体(I)的多孔钽填充部位(6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