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成型体,是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还涉及成型方法,其中,将固化性组合物(C)注入成型体(A)的空洞部分,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成为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得到复合成型体,其目的在于在不使复合体的一方的材料在形状、性能上劣化的情况下,得到同时具有各自的功能的复合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成型体及该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复合成型体,其为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还涉及成型方法,其中,将固化性组合物(C)注入成型体(A)的空洞部分,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形成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得到复合成型体。
技术介绍
现在,在电气 电子用途、汽车用途、精密设备用途、体育、看护用品、其他工业用品等各种用途中,已大量使用冲击吸收材料、减振材料、防振材料、隔音材料、吸音材料、压力分散材料等。这些材料 部件有以单一的成型体、凝胶原料使用的,将2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复合成型体也以功能的复合化为目的而使用。另一方面,作为冲击吸收材料、减振材料、防振材料、隔音材料、吸音材料、压力分散材料使用的材料,有聚氨酯泡沫、醚系、酯系、各种橡胶海绵、聚乙烯泡沫、* > > 力、才七>、二 Λ 一《'> 力、pvc泡沫等发泡体、以高分子材料为中心的丁基橡胶、EVA、聚降冰片烯、有机硅凝胶、聚氨酯、环氧树脂、各种液体材料、热塑性弹性体,开发了各种特性优异的材料(非专利文献I)。但是,这些材料各自在固化、成型时需要加热,为了得到要求的形状,需要模具等。 因此,为了将这些材料的特征复合化,必须将各种以某种形状得到的产物另外复合化(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例如,将加热固化性的有机硅凝胶与聚氨酯等发泡体复合化的情况下,在发泡体上使固化性有机硅组合物固化时,存在聚氨酯系的发泡体的耐热性不足,有损其物性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7-290626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公平7-17039号公报专利文献3 :特开2002-78757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高分子制振材料 応用製品O新動向(監修;西澤仁、'>一工A — (株)1997年9月30日发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不使复合体的一方的材料在形状、性能上劣化的情况下,得到同时具有各自的功能的设计自由度高的复合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人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的复合成型体和成型方法能够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该复合成型体是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 (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该成型方法是将固化性组合物(C)注入成型体(A)的空洞部分, 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得到形成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S卩,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成型体,是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优选地,为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固化物(B)的硬度以 JIS K6253的E型硬度计硬度表示,为小于90。优选地,成型体(A)的耐热温度为150°C以下。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固化性组合物(C)包含对于活性能量线具有固化性的树脂成分(D)。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树脂成分(D)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同时包含在聚合物的两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和在聚合物的单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为(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小于1. 8。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将固化性组合物(C)注入成型体(A)的空洞部分,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成型体(A)的硬度比固化物(B)的硬度高。优选地,为复合成型体,其中,成型体(A)的硬度比固化物(B)的硬度低。涉及使用了上述的复合成型体的冲击吸收材料、压力分散材料、防振材料、隔音材料。优选成型方法,其中,将固化性组合物(C)注入成型体(A)的空洞部分,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使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形成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得到复合成型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成型体或复合成型体的成型方法,在不使复合体的一方的材料在形状、性能上劣化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同时具有各自的功能的设计自由度高的复合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涉及的只由发泡体形成的片材的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涉及的复合有凝胶状固化物的片材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涉及的复合有凝胶状固化物的片材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3涉及的放置有凝胶状固化物的片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3和比较例3、4涉及的冲击试验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成型体是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通过改变成型体(A)和固化物(B)的硬度,其复合体的特性也能够大幅度地改变。 成型体(A)的硬度比固化物(B)的硬度高的情况下,固化物(B)作为冲击吸收、缓冲材料发挥作用,得到不损伤成型体(A)的复合成型体,因此优选。例如对于树脂材料这样的硬的成型体(A),将凝胶状的固化物(B)在表面复合化的情况下,固化物(B)将冲击缓冲,防止成型体(A)的损伤。相反成型体(A)的硬度比固化物(B)的硬度低的情况下,通过复合化,从而获得抑制成型体(A)的必要以上的变形等效果,因此优选。例如,对于发泡体这样的成型体(A),以干贝状将固化物(B)复合的情况下,如果只是成型体(A),有时对于冲击有大变形或者冲击贯通,但通过将固化物(B)复合,(B)将冲击缓冲,能够抑制变形。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成型体中含有的成分详细说明。<关于成型体(A)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成型体(A),并无特别限定,能够使用适合使用的用途的材料。作为该原材料,并无特别限 定,可列举例如聚氨酯泡沫、醚系、酯系、各种橡胶海绵、聚乙烯泡沫、寸 > > 力、才七>、二 Λ > 力、PVC泡沫等发泡体、以高分子材料为中心的丁基橡胶、EVA、聚降冰片烯、有机硅凝胶、聚氨酯、环氧树脂、各种液状材料、热塑性弹性体。此外,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等树脂也能够根据用途使用。作为树脂,可列举聚烯烃系树脂、乙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等乙烯或α-烯烃/乙烯基单体共聚物;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聚二烯系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等乙烯基单体/二烯系单体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乙烯基单体/二烯系单体/乙烯基单体嵌段共聚物; 氢化(苯乙烯/ 丁二烯无规共聚物)等氢化(乙烯基单体/ 二烯系单体无规共聚物);氢化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氢化(乙烯基单体/二烯系单体/乙烯基单体嵌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6 JP 2010-1621241.复合成型体,是成型体(A)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橡胶或凝胶状固化物(B)是使采用活性能量线进行固化的固化性组合物(C)固化而得到的固化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固化物(B)的硬度以JISK6253的E型硬度计硬度表不,小于90。3.权利要求1、2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成型体(A)的耐热温度为150°C以下。4.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固化性组合物(C)包含对于活性能量线具有固化性的树脂成分(D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树脂成分(D)包含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6.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特征在于,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同时包含在聚合物的两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和在聚合物的单末端具有聚合性的碳-碳双键的乙烯基系聚合物。7.权利要求5、6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成型体,其中,在分子末端具有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良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