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352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因随时间推移而失去其完整性的生物可降解膜。所述生物可降解膜包含按膜重量计的约1重量%至约49重量%的基体相和按膜重量计的约46重量%至约75重量%的分散相,所述基体相包含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所述分散相包含至少一种氧化淀粉和至少一种增塑剂,其中所述分散相分散在所述基体相中,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按膜重量计的基体相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按膜重量计的分散相的重量百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膜构造的多个方面例如使用的组分的性质、各组分的相对量、形成膜的方式等,来实现膜的期望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生物可降解膜
技术介绍
膜被用于各种各样的一次性商品中,例如尿布、卫生巾、成人失禁服装和绷带等。例如,许多卫生巾在其底侧(与接触身体的表面相对的卫生巾表面)具有粘合带,以使卫生巾附于内衣并使卫生巾贴近身体固定在适当位置。在使用前,粘合带受到可剥离的隔离衬里保护。一旦被剥离,就必须将可剥离的隔离衬里丢弃。用于一次性服装的膜的其他实例包括成人和女性的衬垫和衬里的阻隔膜,尿布和训练裤的外罩膜和一次性服装产品的产品袋的包装膜。然而,这样的膜可能不是生物可降解的。或者,即使这样的膜是生物可降解的,它们可能包含大量的昂贵的组分,这些昂贵的组分限制了它们在一次性商品中的实用性。已经制备了包含生物可降解聚酯和热塑性淀粉的生物可降解膜,但是这样的膜通常包含比热塑性淀粉更多的聚酯以避免可能出现的加工和/或性能问题。然而,由于生物可降解聚酯通常十分昂贵,这样的膜太贵而不用于一次性产品。 因此,目前存在着对更加便宜且生物可降解的膜的需求,该膜具有适用于一次性商品的机械性能。专利技术概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公开了生物可降解膜,所述生物可降解膜包含按膜重量计的约I重量%至约49重量%的基体相和按膜重量计的约46重量%至约75重量%的分散相,所述基体相包含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所述分散相包含至少一种氧化淀粉和至少一种增塑剂,其中所述分散相分散于所述基体相中,并且进一步地,按膜重量计的基体相的重量百分数(重量%)小于按膜重量计的分散相的重量百分数(重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公开了吸收性制品,所述吸收性制品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可渗透液体的顶片、通常不可渗透液体的底片和位于所述底片与顶片之间的吸收芯。所述吸收性制品还包括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限定了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邻近位于吸收性制品上的粘合剂来布置。所述隔离衬里、所述底片或两者包含生物可降解膜,所述生物可降解膜包含按膜重量计的约I重量%至约49重量%的基体相和按膜重量计的约46重量%至约75重量%的分散相,所述基体相包含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所述分散相包含至少一种氧化淀粉和至少一种增塑剂,其中分散相分散于基体相中,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按膜重量计的基体相的重量百分数(重量%)小于按膜重量计的分散相的重量百分数(重量%)。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生物可降解膜包含按膜的重量计约I重量%至约49重量%的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和按膜的重量计约46重量%至约75重量%的热塑性氧化淀粉,所述热塑性氧化淀粉包括至少一种氧化淀粉和至少一种增塑剂,其中,按膜重量计的生物可降解聚酯的重量百分数(重量%)小于按膜重量计的热塑性氧化淀粉的重量百分数(重量%x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方面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附图的简要i兑明在说明书的剩余部分中,参照附图,更具体地阐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的本专利技术的充分和可实施的公开内容,包括其最佳实施方式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可降解膜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程式化的示意图;图2为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可降解膜的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图3为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案形成的吸收性制品的俯视图;图4为生物可降解膜的各种样品的模量测试值的图表;图5为生物可降解膜的各种样品的断裂应变测试值的图表;图6为生物可降解膜横截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SEM);图7a为另一个生物可降解膜横截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 图7b为另一个生物可降解膜的二次电子图像;图8a为又一个生物可降解膜横截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图Sb为又一个生物可降解膜横向截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图Sc为又一个生物可降解膜机器方向截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的附图标记用于代表本专利技术的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或元件。专利技术详沭现在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每个实施例都是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实际上,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做各种修改和变化。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案的一部分阐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案,从而得到又一个实施方案。因此,本专利技术意在涵盖这些属于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化。一般来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膜,该膜是生物可降解的,因为其随时间而失去它的完整性。所述膜包含生物可降解聚酯、氧化淀粉和增塑剂。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控制膜构造的多个方面例如使用的组分的性质、各组分的相对量、形成膜的方式等,来实现膜的期望特性。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术语“生物可降解”通常是指由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环境热,湿度或者其它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降解的材料。可以采用ASTM TestMethod5338. 92来测定材料的生物可降解能力。参见图1,膜10包括第一基体相12和第二分散相14。第一基体相12包含生物可降解聚酯。第二分散相14包含增塑的氧化淀粉。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增塑的氧化淀粉包含氧化淀粉和增塑剂。期望地,基体相包含比分散相小的膜重量百分数。在膜10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分散相14可以表现为高度伸长的层状分散结构16。“高度伸长”的意思是,i)在横向或机器方向之一测量的分散结构的最大长度(“L”)与ii)在膜的厚度方向上测量的分散结构的最大厚度(“W”)的比值(“L/W”),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2至约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5至约25,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10至约20。分散结构的最大厚度“W”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 01微米至约I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 05微米至约O. 9微米,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1微米至约O. 8微米。分散结构之间的基体相的最大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 01微米至约I微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 05微米至约O. 9微米,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O.1微米至约O. 8微米。所述高度伸长的层状分散结构16可以由包含增塑的氧化淀粉的一个或多个桥18来相互连接。所述结构布置模仿微层状膜的层压物,其中将生物可降解聚酯的细微分割层插入热塑性氧化淀粉的微层之间。不希望受理论的约束,本专利技术人相信所述相的结构布置有助于膜的良好机械性能。为此,现在将在下文中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1.膜组分A.牛物可降解聚酯术语“生物可降解”通常是指由天然存在的微生物例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环境热,湿度或者其它环境因素的作用而降解的材料,例如根据ASTM测试方法5338. 92测定的那些。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生物可降解聚酯通常具有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降低膜的刚度和改进聚合物的加工性能。例如,!;可以为约25°C或更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0°C或更低,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为约-1o°c或更低。同样地,生物可降解聚酯的熔点也较 低以改进生物降解速率。例如,熔点通常为约50°C至约180°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80°C至约160°C,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约100°C至约140°C。如本领域公知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根据ASTM D-3417来测定。这样的试验可以使用购自 T. A.1nstruments Inc. of New Ca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9 US 12/8390741.一种生物可降解膜,所述膜包含 按膜重量计约I重量%至约49重量%的基体相,所述基体相包含至少一种生物可降解聚酯,和 按膜重量计约46重量%至约75重量%的分散相,所述分散相包含至少一种氧化淀粉和至少一种增塑剂; 其中,所述分散相分散在所述基体相中,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按膜重量计的所述基体相的重量百分数小于按膜重量计的所述分散相的重量百分数。2.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生物可降解聚酯为脂肪族聚酯、脂肪族-芳香族聚酯或它们的组合。3.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生物可降解聚酯占膜的约20重量%至约43重量%。4.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氧化淀粉占膜的约45重量%至约75重量%。5.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增塑剂占膜的约5重量%至约30重量%。6.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氧化淀粉为改性的氧化淀粉。7.权利要求6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改性的氧化淀粉为淀粉酯、淀粉醚、水解淀粉或它们的组合。8.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增塑剂为多元醇。9.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膜具有约50微米或更小的厚度。10.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膜在机器方向上显示出约50至约100兆帕的干燥弹性模量。11.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膜在机器方向上显示出大于500%的断裂伸长率。12.—种隔离衬里,所述隔离衬里包括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和涂覆在其表面上的隔离剂。13.一种吸收性制品,所述吸收性制品包括权利要求1的生物可降解膜,其中,所述吸收性制品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石J·H·王
申请(专利权)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