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表面凸起微结构的增韧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885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增韧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表面凸起微结构的增韧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利用软模板印刷(软刻蚀)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增韧用高分子得到层合复合材料增韧用的具有表面凸起微结构的自支撑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用的制备方法简单,且适用于各种热塑性树脂体系。这类增韧膜可以具备各种复杂多变的高分子表面凸起微结构和不同材料基质,以匹配层合复合材料增韧的各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连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叠层复合材料的增韧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对于航空用复合材料,由于通常为热固性树脂,其固化后的高交联密度导致分子链段具有很低的活动性,从而表现为树脂本征的脆性,对于复合材料则体现为层间韧性不足、抗冲击损伤能力有限的问题,如何通过增韧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损伤性能成了重要的研究问题,也是先进复合材料向飞机结构推广应用面临的最大问题。针对复合材料增韧的方法多种多样,如针对热固性基体树脂直接进行增韧,但需要将热固性树脂扩链或者添加可溶性韧性物质,因此常常会带来耐热性和刚度的下降,或者加工工艺性变差等问题。在叠层复合材料层间引入韧性结构的“插层”方法格外受到关注,因其提高复合材料抗冲击分层能力的同时保持了成型的工艺性和其它力学性能,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层间插入独立的高韧性纯热塑性树脂层或者热固性胶层及其发展起来的“离位”增韧技术(参考专利 CN101220561, CN101760965A, W02011148111-AU DE19918079-A1 O对于层间插层可溶或不溶的热塑性插层的技术关键是制备合适的插层薄膜。已往的技术都是在复合材料层间插层独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表面凸起微结构的增韧膜,其特征是,增韧膜所用的聚合物包括尼龙、聚芳醚酮、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醚砜或聚醚醚酮,增韧膜的两个面有一个面或者两个面具有表面凸起微结构,增韧膜面密度在5g/m2至40g/m2之间,表面凸起微结构的凸起高度在1至150μm之间,凸起高度和凸起宽度尺寸比为1:1至10:1,增韧膜基底厚度在1~30μm之间,增韧膜上分布有通透孔,孔径为50μm至2mm,孔隙率为2%至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妙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