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具有熔融流动性和硬化性的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多层层叠体、其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以液晶显示器的偏光板保护薄膜、光学补偿薄膜等利用了光的控制的光学薄膜为中心,此外,进行向以提高屏蔽性能为目的的组装的高功能性薄膜用途的扩展。例如,如果将折射率高的层和低的层交互地多层层叠,则借助这些层间的光干涉,成为选择地反射或者透过特定波长的光的光学干涉薄膜。这样的层叠薄膜中,通过令选择地反射或者透过的光的波长区域为可视光区域,例如向反射型的偏光板及发色薄膜、具有金属光泽的薄膜、或者反射镜薄膜等的用途扩展。进而,如果选择地切断近红外,则也能够用作隔断日照用的窗户贴付用薄膜,对于多层层叠薄膜,今后期望向多种用途扩展。上述的多层层叠薄膜利用多层挤压成形技术而通过在薄膜的厚度方向上横层叠化而形成(专利文献1、2 )。该多层挤压成形技术为,令各种的热可塑性材料从各挤压成形机向多层歧管模、多层进料模块、以及薄膜模通过,令各自的流动在进料模块中融合,然后层叠而进入模中,形成层叠体。例如,在专利文献I的段落〔0010〕中记载了下述内容将由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材料的各自的重叠层构成的第I流动分割而变为多个支流,这些支流被再次定向、并且被再次定位,分别地对称地扩张以及收缩,独立地调节对各支流的流动的阻力,该支流再次合流为重叠状态,形成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材料的非常多的各自的重叠层以既定的比例或者其他的分布状态分配的第2流动。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一种使用具有下述构造的层叠装置的多层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为了减少由至少两种热可塑性树脂层构成且层叠数为两层以上的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5 JP 2010-119395;2010.06.03 JP 2010-127781.一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工序I (L流路),将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的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令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为第I层叠流,令下部的层叠流为第2层叠,将上述第I 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接着, 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下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上方引导,然后,令上述第I层叠流和上述第2层叠流在左右方向上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工序2 (R流路),将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的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令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为第3层叠流,令下部的层叠流为第4层叠流,将上述第3 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接着, 将上述第3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下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上方引导,然后,令上述第3层叠流和上述第4层叠流在左右方向上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将上述工序I (L流路)、上述工序2 (R流路)以该顺序交互地反复进行至少3工序以上。2.一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工序2 (R流路),将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的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令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为第I层叠流,令下部的层叠流为第2层叠流,将上述第I 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接着, 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向左下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向右上方引导,然后,令上述第I层叠流和上述第2层叠流在左右方向上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工序I (L流路),将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的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令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为第3层叠流,令下部的层叠流为第4层叠流,将上述第3 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接着, 将上述第3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下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上方引导,然后,令上述第3层叠流和上述第4层叠流在左右方向上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将上述工序2 (R流路)、上述工序I (L流路)以该顺序交互地反复进行至少3工序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流的截面形状为矩形。4.一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形成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在分割点处,将上述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将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作为第I 层叠流,将下部的层叠流作为第2层叠流,在分支点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 在中间点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下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上方弓I导, 在合流点处,令上述第I层叠流和上述第2层叠流左右地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 其中, 令上述层叠流的上述宽度和上述厚度中较长的一方的长度为L1、从上述分支点到上述合流点的流动行进方向的长度为L2时,上述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满足L2 /LI彡1.1的关系。5.—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纵向地配列而邻接,形成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在分割点处,将上述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将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作为第I层叠流,将下部的层叠流作为第2层叠流, 在分支点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 在中间点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下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上方引导, 在合流点处,令上述第I层叠流和上述第2层叠流左右地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 其中, 令上述层叠流的上述宽度和上述厚度中较长的一方的长度为L1、从上述分支点到上述合流点的流动行进方向的长度为L2时,上述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满足L2 /LI彡1.1的关系。6.—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具有 第I工序,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在纵向中配列而邻接,形成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在分割点A2处,将上述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将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作为第I层叠流,将下部的层叠流作为第2层叠流,在分支点B2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在中间点C2处,将上述第I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下方引导,将上述第2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上方引导,在合流点D2处,令上述第I层叠流和上述第2层叠流左右地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 第2工序,在分割点E2处,将上述再配置合流后的上述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将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作为第3层叠流,将下部的层叠流作为第4层叠流,在分支点F2处,将上述第3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右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而向左方引导,在中间点G2处,将上述第3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左下方引导,将上述第4层叠流朝向流动方向的中心而向右上方引导,在合流点H2处,令上述第3层叠流和上述第4层叠流左右地邻接而再配置并合流, 其中, 令上述层叠流的上述宽度和上述厚度中较长的一方的长度为L1、从上述分支点B2到上述合流点D2、及/或从上述分支点F2到上述合流点H2的流动行进方向的长度为L2时,上述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满足L2 / LI ^1.1的关系。7.—种多层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第I工序,令至少两个的熔融树脂在纵向中配列而邻接,形成具有既定的宽度和厚度的层叠流,在分割点A2处,将上述层叠流上下地分割为两部分,将分割后的上部的层叠流作为第I层叠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井诗门,善当利行,富山浩太,中田博通,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