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热元件位于电子调温器感应器内,包括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头部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热敏电阻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导线一端与热敏电阻相连,另一端穿出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金属基体的加热元件改进为陶瓷基体,保持了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发热均匀,同时绝缘性能也好,避免了加热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的漏电现象,使电子调温器性能更稳定可靠。同时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陶瓷加热元件强度高,能承受50MPa的压力,更可靠,并且成本也低,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用调温器
,具体是指。
技术介绍
随着对汽车油耗及尾气排放要求的提高,电子调温器在此方面作用及优势被认可,电子调温器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电子调温器价格比普通调温器价格高出10倍以上,因此顾客需要高可靠性电子调温器元件。对于电子调温器性能主要体现在感应器元件上。感应器元件由本体、本体盖、密封片、胶管、蜡丸、推杆、加热元件、密封圈组成。目前,现有的电子调温器中的感应器元件内部增加了一个加热元件,现有的加热元件一般采用在金属基板上印刷电阻并引出导线,然后注塑成特定的形状的方式制得。感应器总成在工作时其内压可以达到25MPa以上,但是现有加热元件的塑料强度不高,并且金属基板导电,容易漏电,从而影响感应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导热性好,发热均匀,性能稳定,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电子调温器感应器内,包括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头部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热敏电阻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导线一端与热敏电阻相连,另一端穿出底座。所述底座顶端沿径向设有台阶状凸起的加热元件头部,加热元件头部至底座底部方向沿轴向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至底座底部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导线从通孔穿出底座。凹槽及通孔内灌注有若干密封胶。密封胶用量以可以密封通孔及凹槽为准。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为环形电阻,导线为对称布置的一对。这样热敏电阻的加热更加均匀。优选的,所述底部的外侧表面沿径向设有一圈环形凸台。方便加热元件与感应器进行密封。优选的,所述加热元件头部的顶部为锥形倒角。优选的,所述陶瓷材料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为Al2O3彡97%, SiO2 ( 1%, Fe2O3 ( O. 5%,CaO ( 1%,其它杂质彡O. 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加热元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加热元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I)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数为Al2O3 ^ 97%,SiO2 ( 1%,Fe2O3 ( O. 5%,CaO ( 1%,其它杂质彡O. 5%制得氧化铝陶瓷生坯;(2)向氧化铝陶瓷生坯中埋入热敏电阻及导线后模压成型;(3)在还原性气氛下烧结为所述加热元件,还原性气氛为体积百分数为30%的氢气和70%氮气的混合气体或体积百分数为100%的氢气。本专利技术将金属基体的加热元件改进为陶瓷基体,保持了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发热均匀,同时绝缘性能也好,避免了加热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的漏电现象,使电子调温器性能更稳定可靠。同时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陶瓷加热元件强度高,能承受50MPa的压力,更可靠,并且成本也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现有加热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使用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的感应器示意图;1.加热元件头部、2.底座、3.凸台、4.热敏电阻、5.导线、6.凹槽、7.通孔、8.密 封胶、9.锥形倒角。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包括热敏电阻4、加热元件头部I及底座2。底座2顶端沿径向设有台阶状凸起的加热元件头部1,底部2的外侧表面沿径向设有一圈环形凸台3,凸台3可通过密封圈与感应器密封。加热元件头部I至底座2底部方向沿轴向设有凹槽6,凹槽6底部至底座2底部方向设有通孔7。热敏电阻4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1,导线5 —端与热敏电阻4相连,另一端从通孔穿出底座2后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相连,控制热敏电阻的加热。凹槽6及通孔7内灌注有若干密封胶8,密封胶8对通孔7密封,及承受陶瓷体内压力。所述热敏电阻4及导线5各为对称布置的一对,增大加热效率。所述加热元件头部I的顶部为锥形倒角9。当将装配有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的感应器总成安装到电子调温器中,开始工作时,与导线5相连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经过对一系列传感器的信息处理之后,根据特定曲线来控制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中的热敏电阻4开始加热,经过加热元件头部I传热后,感温蜡体积膨胀,感应器阀门打开使冷却液流出,保护发动机过热,起到降低汽车油耗,减少尾气中CO、HC的排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加热元件的陶瓷材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I)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数为Al2O3彡97%,SiO2 ( 1%,Fe2O3 ( O. 5%,CaO ( 1%,其它杂质彡O. 5%制得氧化铝陶瓷生坯;(2)向氧化铝陶瓷生坯中埋入热敏电阻及导线后模压成型;(3)在还原性气氛下烧结为所述加热元件,还原性气氛为体积百分数为30%的氢气和70%氮气的混合气体或体积百分数为100%的氢气。本专利技术采用陶瓷基体代替现有的金属基体,使加热元件的绝缘性能好。并且将热敏电阻埋设在陶瓷基体内,通过陶瓷导热对感温蜡加热,达到调温的效果,稳定性及可靠性均比现有的加热元件好。同时,经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加热元件陶瓷材料,能承受50MPa的压力,满足感应器对加热元件强度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电子调温器感应器内,包括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头部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热敏电阻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导线一端与热敏电阻相连,另一端穿出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端沿径向设有台阶状凸起的加热元件头部,加热元件头部至底座底部方向沿轴向设有凹槽,凹槽底部至底座底部方向设有通孔,所述导线从通孔穿出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凹槽及通孔内灌注有若干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电阻为环形电阻,导线为对称布置的一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的外侧表面沿径向设有一圈环形凸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头部的顶部为锥形倒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材料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为 Al2O3 彡 97%, SiO2 ( 1%,Fe2O3 ( O. 5%, CaO ( 1%,其它杂质彡 O. 5%。8.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将原料按质量百分数为Al2O3彡97%,SiO2 ( 1%, Fe2O3 ( O. 5%,CaO ( 1%,其它杂质彡O. 5%制得氧化铝陶瓷生坯;(2)向氧化铝陶瓷生坯中埋入热敏电阻及导线后模压成型;(3)在还原性气氛下烧结为所述加热元件,还原性气氛为体积百分数为30%的氢气和70%氮气的混合气体或体积百分数为100%的氢气。全文摘要本技术提供了,所述加热元件位于电子调温器感应器内,包括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头部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热敏电阻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导线一端与热敏电阻相连,另一端穿出底座。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密封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将金属基体的加热元件改进为陶瓷基体,保持了良好的导热性能,并且发热均匀,同时绝缘性能也好,避免了加热元件在实际应用中可能的漏电现象,使电子调温器性能更稳定可靠。同时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调温器用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位于电子调温器感应器内,包括热敏电阻、加热元件头部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为陶瓷材料,热敏电阻埋设于加热元件头部,导线一端与热敏电阻相连,另一端穿出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干明,吴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