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即使在对不具备与充电装置一侧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车辆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充电连接器的嵌合后开始充电。车辆充电装置具备:具有用于向车辆输出充电电流的L端子和N端子、以及嵌合检测端子的充电连接器;经由第一电阻器从嵌合检测端子输出电压的电压输出部;能够检测由于与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引起的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的第一电压计;以及根据第一电压计检测出的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检测充电连接器和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在检测到该嵌合时,置为能够从L端子以及N端子输出充电电流的状态的控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作为行驶用驱动源具有电动机的所谓的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1n Hybrid Vehicle)等车辆进行充电的车辆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考虑到环境问题,作为用于车辆行驶的驱动源使用电动机的车辆正在普及。作为用于对这样的车辆进行充电的充电站,例如已知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充电站。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充电站在对具有与充电站一侧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车辆连接了充电用连接器的情况下,根据与该车辆的通信结果开始施加电压,在对不具有通信功能的车辆连接了充电用连接器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充电开始开关开始施加电压。此外,作为决定该充电用连接器的规格、或者充电站侧和车辆侧的通信规格等的标准,具有规定为SAEJ1772的国际标准。在该充电站中,在向没有通信功能的车辆充电时,当仅通过操作充电开始开关开始施加电压时,即使在充电连接器没有嵌合在车辆一侧的状态下也开始施加电压,因此由于使用者的不适当的处理,存在发生漏电或者触电等危险。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28390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即使在对不具备与充电装置一侧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车辆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充电连接器的嵌合后开始充电。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课题为目的,提供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具有充电连接器,其具有充电电流输出端子以及嵌合检测端子,上述充电电流输出端子用于向作为行驶用驱动源具有电动机的车辆输出充电电流,上述嵌合检测端子用于检测与设置在上述车辆上的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电压输出部,其经由第一电阻器从上述嵌合检测端子输出电压;检测单元,其能够检测由于与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而引起的上述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和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检测上述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在检测到上述嵌合时,置为能够从上述充电电流输出端子输出充电电流的状态。另外,也可以具有切换电路,其能够把上述第一电阻器和上述嵌合检测端子间的连接切换为切断状态,上述控制部还在检测到上述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时,使上述切换电路成为切断状态。另外,还可以为上述切换电路能够切换将上述第一电阻器和上述嵌合检测端子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将一端接地的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和上述嵌合检测端子连接的第二连接状态,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切换电路的上述第二连接状态下的上述嵌合检测端子的电压的变化,检测上述充电连接器从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脱离,在检测到上述脱离时,置为无法从上述充电电流输出端子输出充电电流的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对不具有与充电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的车辆进行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检测到充电连接器的嵌合后开始充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表示车辆充电装置以及车辆的概要结构图。图3是表示充电连接器的结构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车辆充电装置以及车辆侧的结构例的概要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装置以及车辆侧的结构例的概要图。符号说明I车辆充电装置,9车辆,10装置本体,11充电连接器,12充电枪,13充电电缆,14电源电缆,20控制部,21继电电路,21a第一触点部,21b第二触点部,21c线圈,22切换电路,22a第一触点,22b第二触点,22c第三触点,22d线圈,23电压输出部,24开关,90车体,91车辆侧连接器,92充电控制电路,93控制装置,94蓄电池,95逆变器,96电动机,97变速器,98前轮,99后轮,100车辆充电系统,110外壳,IllL端子(充电电流输出端子),112N端子(充电电流输出端子),113GND端子,114C端子,115P端子(嵌合检测端子),120释放按钮,120a卡合突起,121开关,121a、121b触点,140插头,140a、140b电源端子,140c接地端子,911 915第一 第五端子,921整流电路部,922继电电路,923直流电源,924开关,C插座,R1 R7第一 第七电阻器,Re通信用电阻器,V1第一电压计(检测单元),V2第二电压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4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装置以及车辆充电系统的一例。(车辆充电装置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装置的概略结构图。该车辆充电装置I具有在前端部设置有充电连接器11的充电枪12、在充电枪12的内部与充电连接器11连接的充电电缆13、经由充电电缆13以及充电连接器11对后述的车辆9进行充电的装置本体10、在前端部设置有插头140的电源电缆14。在充电枪12上设置有释放按钮120。在释放按钮120上连接了卡合突起120a,通过按动释放按钮120卡合突起120a动作,能够进行拔取与后述的车辆9嵌合的充电连接器11的操作。另外,插头140具有与商用电源连接的第一以及第二电源端子140a、140b、以及接地端子140c。(车辆充电系统的结构)图2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辆充电系统以及车辆的概略结构图。该车辆充电系统100具有车辆充电装置1、与充电连接器11嵌合的车辆侧连接器91、与车辆侧连接器91的输入端子连接的充电控制电路92、控制充电控制电路92的控制装置93以及蓄电池94。车辆侧连接器91、充电控制电路92、控制装置93、以及蓄电池94固定在车体90上。蓄电池94例如由具有多个单元的锂离子电池组成。在车体90上还装配了作为车辆9的行驶用驱动源的电动机96、把在蓄电池94中积蓄的电力作为通过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进行开关的电动机电流提供给电动机96的逆变器95、以及对电动机96的输出进行变速传递给前轮98的变速器97。电动机96例如由IPM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嵌入磁体型电动机)组成。此外,也可以设为把变速器97的输出向后轮99传递的后轮驱动车辆。车辆充电装置I的电源电缆14的插头140,例如与输出电压200V、频率50Hz或者60Hz的交流电力的插座C连接。由此装置本体10通过电源电缆14与商用电源连接。(充电连接器11的结构)图3是从端子侧表示车辆充电装置I的充电连接器11的结构的正面图。该充电连接器11遵照SAEJ1772。充电连接器11具有外壳110、作为输出用于对车辆9进行充电的电压的一对充电电流输出端子的L端子111以及N端子112、电气接地的GND端子113、作为充电控制端子的C端子114、和作为用于检测与车辆侧连接器91的嵌合的嵌合检测端子的P端子115。(车辆充电装置I的电路结构)图4表示车辆充电装置1、以及车辆9侧的车辆侧连接器91、充电控制电路92、控制装置93、蓄电池94、及其周边电路的结构例。车辆充电装置I的装置本体10具有控制向车辆9侧的充电电流的供给以及切断等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例如由遵照预先存储的程序进行动作的CPU (CentralProcessing Unit)及其周边电路组成。控制部20控制在装置本体10上设置的继电电路21的接通(继电)或者关断(切断)。继电电路21具有第一触点部21a、第二触点部21b、用于使第一触点部21a以及第二触点部21b动作的线圈21c。在从控制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充电连接器,其具有充电电流输出端子以及嵌合检测端子,上述充电电流输出端子用于向作为行驶用驱动源具有电动机的车辆输出充电电流,上述嵌合检测端子用于检测与设置在上述车辆上的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电压输出部,其经由第一电阻器从上述嵌合检测端子输出电压;检测单元,其能够检测由于与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而引起的上述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和控制部,其根据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上述第一电阻器的通电电流的变化检测上述充电连接器和上述车辆侧连接器的嵌合,在检测到上述嵌合时,置为能够从上述充电电流输出端子输出充电电流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斐崇史,兼安昌美,柳泽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