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MnPO4-Li3V2(PO4)3/C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91070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MnPO4-Li3V2(PO4)3/C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正极材料LiMnPO4-Li3V2(PO4)3/C中的LiMnPO4和Li3V2(PO4)3是整比化合物,LiMnPO4和Li3V2(PO4)3物质的量比为LiMnPO4/Li3V2(PO4)3=1/x,0<x≤1;复合物中碳含量为1~8wt%。所述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钒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按Li∶Mn∶V∶P的摩尔比为(1+3x)∶1∶2x∶(1+3x)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其中0<x≤1;之后将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放入管式炉,加热;将热处理后的产物与碳源物质混合,球磨,得浆料,之后干燥;惰性气氛下,将浆料进行预烧,之后进行焙烧,冷却,得到所述LiMnPO4-Li3V2(PO4)3/C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优良的倍率性能,适用于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 LiMnPO4-Li3V2 (PO4) 3/C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可移动电源,自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首先实现产业化以来, 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设备,在电动汽车等一些大功率电池方面也开始进入实用化。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正极材料是决定其电化学性能、安全性能以及价格成本的关键因素。目如,裡尚子电池市场上广泛使用的层状结构LiCo02、LiNij^^COjjMriyOg和尖晶石结构 LiMn2O4等金属氧化物类正极材料,普遍存在热力学稳定性差,充放电过程易引起失氧和相变等问题,而且充电后处于高氧化状态的正极材料可能会因氧化分解电解液而产生大量气体,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良及热稳定性好的聚阴离子型磷酸盐正极材料(LiFePCV LiMnPO4, Li3V2(PO4)3等)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聚阴离子型磷酸盐正极材料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较差,导致其大倍率充放电性能较差。近年来,通过表面碳包覆、材料颗粒纳米化等手段已明显改善LiFeP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LiMnPO4?Li3V2(PO4)3/C,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正极材料的LiMnPO4和Li3V2(PO4)3是整比化合物,LiMnPO4和Li3V2(PO4)3物质的量比为LiMnPO4/Li3V2(PO4)3=1/x,0<x≤1,碳含量为1~8w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王飞雷智鸿王久林努丽燕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