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955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是螺杆的加工工具,包括机床底座、工作台、头架、尾架、磨头,采用三轴联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由PC机和数控系统构成上、下位机两级控制,完成工件自动磨削,操作方便、可靠,磨削效率高,并能提高工件轮廓精度。(*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螺杆的加工工具。螺杆是空压机、冷冻机、塑料机械等机械行业产品中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目前螺杆磨床在磨削加工时需根据加工螺杆螺旋角的大小将砂轮偏转相应的角度进行磨削,致使机床机械结构复杂,难以实现自动化,而仅能磨削直线轮廓螺杆,无法磨削任意截面螺杆。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自动螺杆数控磨床。本技术包括机床底座、工作台、头架、尾架、磨头,头架主轴连接C轴伺服电机,磨头连接X轴伺服电机,带动工件往复运动的机械部件连接Z轴伺服电机。上述的磨头的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平行。上述的工作台与机床底座通过丝杆螺母配合,丝杆的一端连接Z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为保持磨削螺旋面精度的一致性,本技术还设置砂轮修整工具。该工具为修整滚轮,且修整滚轮修整时的有效工作点在砂轮的修整轮廓面的法线方向。本技术采用三轴联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由PC机和数控系统构成上、下位机两级控制。PC机完成变参数条件下砂轮截型的适时计算和数控程序的自动生成任务,数控系统负责机床的直接控制,上、下位机通过DNC接口实现信息通讯,以完成工件自动磨削和砂轮自动修整工作,实现螺杆磨削加工自动化,使操作方便、可靠,磨削效率高,轮廓精度提高。本技术还摆脱了基于空间啮合原理的瞬时接触线的繁杂计算方法,仅从螺杆端面截型入手,根据砂轮回转表面始终与螺杆端面截型相切的原理,计算任意端面截型的砂轮直径,从而可方便地得到磨削砂轮截型。砂轮可在水平状态下磨削任意螺旋角的螺杆,无须搬动任何角度,使磨床结构简单。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Z轴伺服电机、2C轴伺服电机、3头架、4修整滚轮、5砂轮、6X轴伺服电机、7X轴滚珠丝杆、8磨头、9磨削螺杆、10尾架、11工作台、12Z轴滚珠丝杆、13机床底座。如图所示头架3、尾架10固定在工作台11上。工作台11与机床底座13间以丝杆螺母相配合,丝杆的一端连接与Z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头架3的工作头通过皮带轮与C轴伺服机2的输出端相连接。修整滚轮4通过支架固定在头架3或工作台11上。磨头8与机床底座间设置可前后运动的丝杆螺母,X轴滚珠丝杆7的一端与X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砂轮5的轴线平行于工件轴线方向。权利要求1.新型螺杆磨床,包括机床底座、头架、尾架、磨头,其特征在于头架主轴连接C轴伺服电机,磨头连接X轴伺服电机,带动工件往复运动的机械部件连接Z轴伺服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磨床,其特征在于磨头的砂轮轴线与工件轴线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磨床,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与机床底座通过丝杆螺母配合,丝杆的一端连接Z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磨床,其特征在于磨床设有砂轮修整工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磨床,其特征在于砂轮修整工具为修整滚轮,且修整滚轮修整时的有效工作点在砂轮的修整轮廓面的法线方向。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领域,是螺杆的加工工具,包括机床底座、工作台、头架、尾架、磨头,采用三轴联动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由PC机和数控系统构成上、下位机两级控制,完成工件自动磨削,操作方便、可靠,磨削效率高,并能提高工件轮廓精度。文档编号B23G1/36GK2455426SQ0026544公开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隆太, 唐春阳, 李吉中, 李雪峰 申请人:扬州扬大三联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螺杆磨床,包括机床底座、头架、尾架、磨头,其特征在于头架主轴连接C轴伺服电机,磨头连接X轴伺服电机,带动工件往复运动的机械部件连接Z轴伺服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太唐春阳李吉中李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扬大三联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