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电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045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它是由底座、滑架、电动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及第一、第二、第三连杆所组成,底座顶侧套设一可滑动的滑架,该底座固设电动缸,该电动缸的活塞杆与滑架固接,底座顶侧组设依序水平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在相互交界处对应枢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与底座两侧分别枢接第一、第二、第三连杆,滑架顶侧与第二床板底侧固接。从而,有利于调整躺、坐姿势。(*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目前,如图7所示,习用电动床具有前、后床架10、20,且前、后床架10、20顶侧分别组设前靠垫30及后坐垫40,并组装马达、传动轴及移动管等传动结构,使用时,配合传动结构的带动,可将前靠垫30在床头端的前段301向上向后顶撑弯折,而后段302则固定不动,并将后坐垫40拱起,使其前、后段401、402形成一倾斜角度,借此,使躺靠者的背部及脚部可受顶撑、拱起。然而,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尚有如下缺点1、床头一般靠近墙壁或床头柜、且墙壁或床头柜分别安置壁灯或台灯,以便照明,但是,由于靠垫30在动作时,后段302固定不动,而前段301则会向上向后顶撑,以致前段301会与床头离开一大段距离,故会导致照明受遮蔽、亮度不足等情形,而影响阅读,同时,亦不易拿取床头柜上的物品,或不易置放物品在床头柜上。2、前靠垫30前段301向上向后顶撑竖立后,后坐垫40的前段301亦会向上向前顶撑倾斜,而会使人体在近乎坐起时,脚部又过度弯曲、挤压,以致令人感觉不舒适。另外,尚有一种习用电动床,利用两组电动缸及动力传动结构,以分别控制前靠垫及后坐垫顶撑、倾斜,使躺靠者的背部及脚部同样可受顶撑、拱起。此种习用结构仍具有如下缺点1、由于采用两组电动缸及传动结构,故其成本高且结构复杂。2、两组电动缸及传动结构用以先、后调整前后靠垫及后坐垫的顶撑、倾斜状态,故操作繁琐、费时。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床,它仅用单组电动缸及传动结构,同时连动4块床板架,可以实现不同倾斜角度,而且倾斜人头部所在位置仍靠近床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电动床,其特征是它是由底座、滑架、电动缸、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及第一、第二、第三连杆所组成,底座顶侧套设一可滑动的滑架,该底座固设电动缸,该电动缸的活塞杆与滑架固接,底座顶侧组设依序水平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在相互交界处对应枢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与底座两侧分别枢接第一、第二、第三连杆,滑架顶侧与第二床板底侧固接;所述滑架的两侧横架底侧形成冂形靠合槽;所述底座两侧的横架间连设固定架且固接电动缸,所述滑架两侧的横架间连设连架、且与电动缸的活塞杆固接;所述滑架顶侧固定承接块、且与第二床板底侧固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调整躺、坐姿势,保持阅读的照明较佳,结构简单、且操作容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侧视图。图2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俯视图。图3本技术典型实施例后视图。图4本技术典型实施例一种使用状态图。图5本技术典型实施例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图6本技术典型实施例各床板架平放至上升动作示意图。图7习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由底座1、滑架2、电动缸3、第一至第四床板架41、42、43及44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所组成。底座1顶侧套设一可滑动的滑架2,即滑架2的两侧横架21底侧形成冂形靠合槽12,以供与底座1两侧横架11对应套设以利套合滑动;底座1的两横架11间连设固定架12,以供固设电动缸3,滑架2的两横架21间连设连架23,以借与电动缸3的活塞杆31固接,底座1顶侧组设可依序水平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床板41、42、43及44、且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床板41、42、43及44在相互交界处对应枢接,第一、第三、第四床板41、43、44与底座1两侧分别枢接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滑架2顶侧固定承接块24,以借与第二床板42底侧固接。如图4所示,使用时,可在水平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44顶侧置设床垫6,以供使用者躺、坐。如图1、4-6所示,欲调整框架时,可启动电动缸3,以令其活塞杆31向前(即床头方向)推动连架23,使滑架2向前挪移,则第二床板42亦会随之向前挪移,由于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床面框架41、42、43及44相互交界处系呈枢接、且第一、第三、第四床面框架41、43、44与底座1借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枢接,故随着第二床板42向前挪移,第一、第三、第四床板41、43、44会配合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的弧形连动,而产生不同倾仰角度,如图1、6所示,刚开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床板41、42、43及44呈水平排列在底座1顶侧、且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51、52及53与底座1的横架11所夹角度α、θ为锐角;继之,当活塞杆31向前推动后,第一、第二及第三连杆51、52及53与底座1的横架11所夹角度θ会逐渐增大,同时,第一床板41会因第一连杆51的连动支撑而逐渐向上、向前(即床头)倾斜,第三床面框架43会因第二连杆52的连动支撑而逐渐向上、向前(即床头)倾斜,第四床板44会因第三连杆53的连动支撑而逐渐向上、向后(即床尾方向)倾斜、且第二、第三床板43、44间的夹角会愈小,如此,使用者可将背部斜靠于第一床板41,坐在第二床板42、且大、小腿恰会曲伸靠置在曲折的第三、第四床面框架43、44上。如图4、6所示,当第二、第三连杆52、53与底座1的横架11所夹角度α略为90°时,第三、第四板架43、44两者所夹角度最小且两者高度最高,当第二、第三连杆52、53与底座1的横架11所夹角度α超过90°,而第一床板架41顶升倾斜超过一角度(约50°)后,第三、第四床板架43、44不再顶升倾斜,反而逐渐下降,如图5、6所示,最后,第一床板41会逐渐呈约竖立状、且第二、第三连杆52、53与底座1的横架11所夹角度α为钝角,第三、第四床板43、44会逐渐下降,第三、第四床板43、44间的夹角亦逐渐变大,此时,使用者则可呈立坐状,双脚则略曲。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调整第一床板架41向上向后顶升倾斜时,借滑架2及第二床板42向前推移而达到该动作,亦即,当第一床板41向上向后顶升倾斜时,其底端与第二床板42的枢接处亦会向前推移,故第一床板架41在倾斜后,仍然会靠近床头柜;因此,使用者可取得较佳的照明以利于阅读、且有利于拿取床头柜上的物品或将物品置物床头柜。2、如图4、5所示,当第一床板头41顶升倾斜超过一角度(约50°)后,第三、第四床板架43、44不再顶升倾斜,反而逐渐下降,如此,可使人背部逐渐顶升倾倾斜时,大腿与小腿弯曲逐渐大,继之,在背部顶升倾斜超过一角度(约50°)后,腿部会逐渐放下,而仅稍微弯曲,以免产生挤压不舒适的感觉,故极符合人体工学要求。3、如图4所示,当第一床板架41顶升倾斜时,第三床板架43亦会对应倾斜顶撑使用者的大腿,以不致使用者的身体因第一床板架41的倾斜而往下滑(即床尾方向)。4、仅利用单组电动缸及传动结构即可,同时连动力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床板架41、42、43及44,故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操作容易、节省时间。5、不仅可用于一般睡床,还可供躺着看书、看电视及睡觉的床板调整,甚至可作为供病患者或老年人使用的电动床。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电动床,其特征是它是由底座(1)、滑架(2)、电动缸(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及(44)及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所组成,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电动床,其特征是:它是由底座(1)、滑架(2)、电动缸(3)、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及(44)及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所组成,底座(1)顶侧套设一可滑动的滑架(2),该底座(1)固设电动缸(3),该电动缸(3)的活塞杆(31)与滑架(2)固接,底座(1)顶侧组设依序水平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44),且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44)在相互交界处对应枢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床板(41)、(42)、(43)、(44)与底座(1)两侧分别枢接第一、第二、第三连杆(51)、(52)、(53),滑架(2)顶侧与第二床板(42)底侧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发得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