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光滑的螺杆转子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式双螺杆真空泵,特别涉及适用于干式双螺杆真空泵的一种全光滑的螺杆转子。
技术介绍
干式双螺杆真空泵是一种容积式真空泵,是通过2个能够实现啮合的螺杆转子的同步异向双回转运动,在2个螺杆转子和泵体内腔之间形成周期性变化的工作腔容积,实现气体的吸入、增压和排出,在泵的进口处形成真空;螺杆转子是由螺杆转子端面型线沿轴向作螺旋展开生成的;因此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及其共轭啮合性能直接影响双螺杆真空泵的密封性能、效率、面积利用系数。常用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为圆渐开线、摆线和圆弧的组合线型;中国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310170259.6)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型线,由6段曲线组成,包括:渐开线、过渡曲线、齿顶圆弧、长摆线、齿根圆弧、过渡曲线;中国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510169195.7)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型线,由6段曲线组成,包括:渐开线、过渡曲线、齿顶圆弧、长摆线、齿根圆弧、过渡曲线。在上述螺杆转子端面型线中,是采用长摆线连接齿顶圆弧和齿根圆弧的,然而齿顶圆弧与长摆线之间为不光滑连接,存在尖点;在理论上,点与摆线能够实现正确的啮合;然而存在尖点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具有以下缺点: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存在尖点导致所生成的螺杆转子存在齿面不光滑处,在齿面不光滑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受到流体的冲刷易变形、易磨损、螺杆转子的寿命低、密封性能较差、气体泄漏较大,影响双螺杆真空泵的极限真空度和抽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光滑的螺杆转子;其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包括7段曲线,采用采用相互共轭啮合的1段圆弧DE和1段摆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光滑的螺杆转子,其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包括7段曲线:圆渐开线AB、圆弧BC、齿顶圆弧CD、圆弧DE、摆线的等距曲线EF、齿根圆弧FG和摆线的等距曲线GA;其特征是:采用相互共轭啮合的1段圆弧DE和1段摆线的等距曲线EF将齿顶圆弧CD和齿根圆弧FG光滑连接,采用摆线的等距曲线GA将齿根圆弧FG和圆渐开线AB光滑连接,采用圆弧BC将圆渐开线AB和齿顶圆弧CD光滑连接;所述的组成螺杆转子端面型线的7段曲线中相邻曲线之间全部光滑连接,不存在尖点,形成全光滑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并且相同的2个全光滑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在同步异向双回转运动中能够实现正确的啮合,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1)中的圆渐开线AB、圆弧BC、齿顶圆弧CD、圆弧DE、摆线的等距曲线EF、齿根圆弧FG、摆线的等距曲线GA,分别与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2)中的圆渐开线ab、摆线的等距曲线ga、齿根圆弧fg、摆线的等距曲线ef、圆弧de、齿顶圆弧cd、圆弧bc能够实现正确的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光滑的螺杆转子,其左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1)包括7段曲线:左圆渐开线AB、左第一圆弧BC、左齿顶圆弧CD、左第二圆弧DE、左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EF、左齿根圆弧FG和左第二摆线的等距曲线GA;其特征是:采用相互共轭啮合的1段左第二圆弧DE和1段左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EF将左齿顶圆弧CD和左齿根圆弧FG光滑连接,采用左第二摆线的等距曲线GA将左齿根圆弧FG和左圆渐开线AB光滑连接,采用左第一圆弧BC将左圆渐开线AB和左齿顶圆弧CD光滑连接;所述的组成螺杆转子端面型线的7段曲线中相邻曲线之间全部光滑连接,不存在尖点,形成全光滑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并且相同的2个全光滑的螺杆转子端面型线在同步异向双回转运动中能够实现正确的啮合,左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1)中的左圆渐开线AB、左第一圆弧BC、左齿顶圆弧CD、左第二圆弧DE、左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EF、左齿根圆弧FG、左第二摆线的等距曲线GA,分别与右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2)中的右圆渐开线ab、右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ga、右齿根圆弧fg、右第二摆线的等距曲线ef、右第一圆弧de、右齿顶圆弧cd、右第二圆弧bc能够实现正确的啮合;左螺杆转子端面型线(301)的生成方法如下:①按以下方程生成5段曲线,分别为:第一摆线(1)、第一圆渐开线(2)、第二摆线(3)、齿顶圆(4)和齿根圆(5),各段曲线的方程如下:第一摆线(1)的方程为:第一圆渐开线(2)的方程为:第二摆线(3)的方程为:齿顶圆(4)的方程为:齿根圆(5)的方程为:以上:t—角度参数,rad;R1—齿顶圆半径,mm;R2—节圆半径,mm;R3—齿根圆半径,mm;Rb—圆渐开线的基圆半径,mm;r1—圆弧半径,mm;r2—圆弧半径,mm;②将第一摆线(1)向外侧等距偏移2r1,偏移后的曲线再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γ角度,与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1-r1的圆相交,以其交点为圆心作半径为r1的第一圆(6),第一圆(6)与齿顶圆(4)相切,其切点为点D;将第一摆线(1)向外侧等距偏移r1,偏移后的曲线再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γ角度,得到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7),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7)同时与第一圆(6)和齿根圆(5)相切,其切点分别为E、F,得到左第二圆弧DE和左第一摆线的等距曲线EF;角度γ由如下公式确定:(x0,y0)为以下2曲线的交点:x2+y2=(R1-r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刘宏杰,崔峰,李雪琴,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