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水调节池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622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16
一种工艺水调节池修复系统,包括三通管道系统(40),并特别提供变径接头(45),三通管道系统的两个连通管(41、42)的外端口分别通过一个变径接头与进水口(51)和出水口(61)对应连通;第三个连通管(43)固定于调节池壁上、且其外端口(431)高于库区液面,水泵将调节池内的工艺水泵送到第三个连通管内。调节池内的工艺水很方便地抽入三通管道系统,并自流入回水泵房,从而送回工厂循环使用,这就可在不中断生产的条件下排干调节池,进而修复调节池防渗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水泵要求较低;回水不受抽水泵流量影响,从而保证了回水泵安全;专门提供了变径接头来连接输送管与三通管道系统,无需封堵进水口,连接可靠,可防止工人水下作业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尾矿库及工业废渣堆场的工艺水调节池下的防渗膜的修复系统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调节池是尾矿库及工业废渣堆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起到回水、蓄洪和调洪多重作用。输送工业废渣的水由于循环使用,污染物含量一般较高,通常称其为工艺水。为防止工艺水渗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工艺水调节池通常需铺设防渗膜进行防渗处理。输送工业废渣的浆液进入堆场后,固体废渣在库区沉淀,而澄清后的工艺水进入排水斜槽或排水竖井,再经过输送管道或隧洞流入调节水池。对于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工艺水,一般需要使用聚乙烯管(PE管)连通排水斜槽(或排水竖井)与铺膜防渗的调节池。PE管以管穿膜的形式进入调节池,形成工艺水进水口。进入调节池的工艺水通常以自流的形式通过PE管流入回水泵房,再通过回水泵房泵送回工厂循环使用(如图1所示)。由于工厂循环需要足够的水量,所以调节池中水位需要始终比出水PE管的顶部高f 2米,才能形成足够的水压,以保证有足量的工艺水回到生产系统,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然而,调节池的防渗膜一旦有破损,就必须进行修复,否则将导致工艺水泄漏,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防渗膜的检查和修复只有在完全干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艺水调节池修复系统,调节池(10)通过输送管与库区(20)底部连通,将库区的工艺水从输送管进水口(51)导入调节池,且调节池还通过另一个输送管与将工艺水泵送回工厂的回水泵房(30)连通,将工艺水从输送管的出水口(61)导出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系统还包括一个三通管道系统(40)和水泵,所述三通管道系统(40)包括三个连通管、该三个连通管的三通接头(44),还包括变径接头(45);第一个连通管(41)的外端口通过一个变径接头(45)与输送管的进水口(51)刚性连接并导通;第二个连通管(42)的外端口通过另一个变径接头(45)与所述输送管的出水口(61)刚性连接并导通;第三个连通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晖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周晓晖刘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