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1428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2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包括储水池和流通池,所述流通池中设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中设有内回流结构,所述内回流结构包括平行于流通通道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第一挡板两端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平面状,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为弧面状,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在垂直于第一挡板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调节池的流通通道中设置内回流结构,当有污水进入时,部分水流会在围绕第一挡板四周形成内回流通道,进而增强调节池的调节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
技术介绍
无论是工业废水,还是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水量水质在一日24小时内都有变化,一般认为,对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因其服务区域大,区域内住宅、商店、办公楼、机关等不同类型建筑物的排水变化规律不同,有互补作用,再加上污水管网对水量水质的均衡作用,所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设调节池,调节池主要在工业废水处理站内作为均衡水量和水质的预处理构筑物而被大量应用。对于有些反应,如厌氧反应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所以对于工业废水适当尺寸的调节池,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是厌氧反应稳定运行的保证。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然而,现有技术中调节池结构通常设计为圆形,其占地面积小,进而造成调节通道长度较小,调节效果不佳。有鉴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包括储水池和流通池,所述流通池中设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中设有内回流结构,所述内回流结构包括平行于流通通道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第一挡板两端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平面状,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为弧面状,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在垂直于第一挡板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位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在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延伸部,第三挡板在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三挡板延伸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挡板延伸部的交界处与第一挡板的一端平齐设置,所述第三挡板延伸部的端部与第一档板的另一端平齐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池依次包括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第五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三侧壁和第五侧壁的一端分别通过圆弧形第六侧壁和第七侧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五侧壁在另一端分别通过圆弧形的第八侧壁和第九侧壁相连,所述内回流结构位于第四侧壁和第七侧壁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壁在位于第六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装置,第四侧壁在位于第七侧壁的一段设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三侧壁在位于第八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流沿着通道流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调节池的流通通道中设置内回流结构,当有污水进入时,部分水流会在围绕第一挡板四周形成内回流通道,进而增强调节池的调节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内回流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的调节池结构,调节池包括储水池10和流通池20,储水池10上设有进泥管101、进水管102和集水坑104以及与集水坑相连通的放空管103。储水池10内包括若干固定在侧壁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板11、12,相邻的挡板11和12分别与不同的侧壁固定安装。流通池20依次包括平行且等间距设置的第一侧壁21、第二侧壁22、第三侧壁23、第四侧壁24及第五侧壁25,第一侧壁21和第三侧壁23、第三侧壁23和第五侧壁25的一端分别通过圆弧形第六侧壁26和第七侧壁27相连,第二侧壁22和第四侧壁24、第一侧壁21和第五侧壁25在另一端分别通过圆弧形的第八侧壁28和第九侧壁29相连,第六侧壁26、第七侧壁27和第八侧壁28的半径相等,第九侧壁29的半径为第八侧壁28半径的两倍。进一步地,第二侧壁22在位于第六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装置201,第四侧壁24在位于第七侧壁27的一段设有第二驱动装置202,第三侧壁23在位于第八侧壁28的一端设有第三驱动装置203,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流沿着通道流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均为恒速转动的十字型驱动挡板,驱动水流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中工业污水的流通通路包括:第一侧壁21和第二侧壁22之间形成第一通道;第八侧壁28和第九侧壁29之间形成第二通道;第四侧壁24和第五侧壁25之间形成第三通道;第七侧壁27内侧形成的第四通道;第四侧壁24和第三侧壁23之间形成第五通道;第八侧壁28内侧形成第六通道;第三侧壁23和第二侧壁22之间形成第七通道;第六侧壁26内侧形成第八通道。污水在依次经过第一~第八通道流动后再回到第一通道,形成循环通路,在流通过程中部分污水排出至外部污水管或氧化沟等。其中,在第四通道还包括有内回流结构,参图2所示,内回流结构包括平行于流通通道的第一挡板31、以及位于第一挡板31两端的第二挡板32和第三挡板33,第一挡板31为平面状,第二挡板32和第三挡板33为弧面状,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为半圆柱状,且第二挡板32和第三挡板33分别在垂直于第一挡板31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位移。进一步地,第二挡板32在靠近第一挡板3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延伸部321,第三挡板33在靠近第一挡板3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三挡板延伸部331。第二挡板32与第二挡板延伸部321的交界处与第一挡板31的一端平齐设置,第三挡板延伸部331的端部与第一档板31的另一端平齐设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调节池的流通通道中设置内回流结构,当有污水进入时,部分水流会在围绕第一挡板四周形成内回流通道,进而增强调节池的调节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包括储水池和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池中设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中设有内回流结构,所述内回流结构包括平行于流通通道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第一挡板两端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平面状,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为弧面状,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在垂直于第一挡板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回流式调节池,所述调节池包括储水池和流通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池中设有流通通道,流通通道中设有内回流结构,所述内回流结构包括平行于流通通道的第一挡板、以及位于第一挡板两端的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平面状,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为弧面状,且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分别在垂直于第一挡板的方向上具有相对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回流式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在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二挡板延伸部,第三挡板在靠近第一挡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挡板平行的第三挡板延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回流式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二挡板延伸部的交界处与第一挡板的一端平齐设置,所述第三挡板延伸部的端部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铭陆海张文长周黄山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