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稀土荧光微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468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荧光微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将质量比为1∶5~40的稀土配合物和高分子材料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制备出了稀土配合物/高分子材料溶液;将所述溶液取1~5微升滴在载玻片上,再将孔径为50~800纳米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置于液滴上,溶剂自然挥发后溶解掉氧化铝模板,便得阵列规整的纳米纤维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稀土配合物/高分子材料复合微纳米纤维及其阵列由于具有稀土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和高分子材料的稳定易加工性,可用于如下领域:微纳米发光器件、光传感器、微纳米材料标记,太阳能电池用转光组件,防伪或夜光安全标志织物,安检和安保检测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板浸润制备稀土铕有机配合物与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荧光纤维阵列
,涉及一种稀土荧光微纳纤维阵列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稀土元素包括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IIB族的钪、钇以及镧系共17中元素,其中内层4f电子被外层电子所屏蔽而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光、电、磁和化学性质,从而使得它们在元素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稀土资源大国,对稀土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制成高附加值的新型功能材料和器件具有重大意义。稀土发光是由稀土元素4f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而产生的,具有吸收能力强,转换效率高,可发射从紫外线到红外光的光谱,特别在可见光区有很强的发射能力等优点。稀土荧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其荧光单色性好,发光强度大,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荧光材料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荧光材料的各项指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为一种有机光致发光材料,由于协调配体分子能将吸收的能量高效地转移到配合物的稀土离子发光中心,这种配体敏化中心离子发光的效应称为天线效应,该效应弥补了稀土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吸收系数小的缺陷。但由于稀土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荧光微纳米纤维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比为1∶5~40的稀土配合物和高分子材料分别溶于有机溶剂中并搅拌均匀,制备出了稀土配合物/高分子材料溶液;将所述溶液取1~5微升滴在载玻片上,再将孔径为50~800纳米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置于液滴上,溶剂自然挥发后溶解掉氧化铝模板,便得阵列规整的纳米纤维阵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希林袁芳李建江赵帅江杨东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