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及添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510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及添加方法,其中所述铜镁中间合金装置包括底座、支柱、塞棒、钟罩、压头及横臂,所述支柱及塞棒均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臂通过设置在所述塞棒上的压头横向设置在塞棒上,所述横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所述钟罩连接在所述塞棒的下端,用于添加铜镁中间合金。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铜镁中间合金装置制成的铜镁合金线杆的镁元素含量达到600ppm~8000ppm,提高了铜镁合金线杆的强度。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镁元素含量不均匀、镁损耗大、易氧化结渣的问题,此外,还避免了人工投入铜镁中间合金导致的高温烧伤、铜液飞溅烫伤的问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镁合金承力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铜镁合金线杆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向铜液中添加铜镁中间合金,以增强铜镁合金线杆的性能。现有技术中,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一般是1、在铜液表面覆盖一层木炭以防止铜液吸氧;2、人工扒开部分木炭按比例将铜镁中间合金丢入到铜液中,加完后将原来的木炭覆盖到扒开处铜液上;3.再按比例向铜液中加入铜板,完成添加过程。但由于铜镁中间合金的比重比铜液的比重小,铜镁中间合金只停留在铜液的表层,很难沉入到铜液底部,从而导致以下问题 1、铜镁中间合金在铜液中的分布极不均匀,表层铜液中镁含量高,中层及底层镁含量极低,达不到理论计算含量,同一炉次同一根线坯在一小时内的铜镁合金成分含量波动达2000ppm ; 2、由于铜镁中间合金只停留铜液表面,铜镁中间合金中的镁元素容易挥发以及被氧化,因此镁元素的烧损大,损失率达50%以上,导致目前只能配置镁元素含量在3000ppm以下的低含量铜镁合金线杆,无法配置镁含量3000ppm以上的高强度高镁含量合金杆,因此,很难满足市场需求; 3、大量停留在铜液表面的镁元素与氧反应形成氧化渣,在铜板添加过程中部分氧化渣被带入铜液,最后进入线杆,导致铜镁合金线杆在后续加工时表面产生大量毛刺,影响产品的合格率; 4、将铜镁中间合金丢入铜液中时,引起铜液飞溅,操作人员很容易被飞溅的铜液烧伤,产生工伤事故,因而,操作起来非常危险和不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旨在解决现有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添加不均、易被氧化、影响产品合格率及操作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中,包括底座、支柱、塞棒、钟罩、压头及横臂,所述支柱及塞棒均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臂通过设置在所述塞棒上的压头横向设置在塞棒上,所述横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所述钟罩连接在所述塞棒的下端,用于添加铜镁中间I=1-Wl o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横臂进行限位的定位柱。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中,所述底座上还连接一所述塞棒穿过的套筒。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中,所述钟罩的材质为石墨。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中,所述塞棒的材质为石墨。一种采用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的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在铜液上方覆盖一层木炭层,在所述木炭层上添加称量好的铜镁中间合金; B、调节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的位置,使钟罩位于铜镁中间合金的上方; C、通过转动横臂使塞棒下移,并使钟罩缓慢压入到铜液底部,同时保持钟罩静置预定 时间; D、通过转动横臂使钟罩移出铜液的液面,使钟罩与液面具有预定距离,完成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过程。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其中,所述预定时间为5分钟。所述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200m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来添加铜镁中间合金,可以使铜镁中间合金完全进入到铜液中任何位置,使得镁元素能均匀分布于铜液中,彻底解决了镁元素含量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并且能使铜镁合金线杆中镁元素含量波动量在200ppm以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可使镁元素烧损在30%以下,通过上引法连铸工艺生产出镁含量3000ppm 8000ppm的铜镁合金线坯;由于铜镁中间合金被完全添加到了铜液的内部,铜液表面难以形成氧化渣,使铜液表面无氧化渣杂质,从而避免了线杆在后续加工中毛刺的产生;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技术操作难度大、容易产生工伤事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铜镁中间合金添加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铜镁合金线杆的镁元素含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50、支柱170、塞棒160、钟罩100、压头180及横臂190。上述结构的位置及连接关系是所述支柱170及塞棒160均连接在所述底座150上,所述横臂190通过设置在所述塞棒160上的压头180横向设置在塞棒160上,所述横臂19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柱170上,所述钟罩100连接在所述塞棒160的下端,用于将铜镁中间合金添加到铜液中。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钟罩100来将铜镁中间合金压入至铜液中,钟罩100优选为耐高温、耐腐蚀材料,例如石墨等。钟罩100是由连接在钟罩100上的塞棒160控制的,塞棒160上下移动带动所述钟罩100上下移动,控制所述塞棒160运动的装置包括横臂190及压头180,压头180将横臂190与塞棒160进行连接,横臂190转动时,在其压力作用下,压头180推动塞棒160及钟罩100上升及下降,横臂190的一端连接在立柱170上,例如以固定的方式连接,从而使横臂190的另一端能够绕固定的一端进行自由转动,横臂190是利用杠杆原理提升、下压塞棒160和钟罩100的,横臂190的另一端最好能通过一定位柱200进行定位及限位,使横臂190下压或上提到准确位置。优选的,所述底座150上还连接一用于所述塞棒160穿过的套筒140,塞棒160在套筒140内进行上下移动,套筒140的作用是保护塞棒160,并且使塞棒160的运动不会斜歪。进一步,所述塞棒160的材质优选为石墨,利用其耐闻温、耐腐蚀的性质提闻塞棒的寿命及使用性能。 此外,本专利技术中,还可以对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进行改进,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塞棒的厚度如果较小的话,在压入较多铜镁中间合金时,其浮力阻力较大,钟罩会开裂,并且由于镁元素具有一定腐蚀性,塞棒会逐渐变细,影响使用,所以本专利技术还可适当增加钟罩厚度,增强钟罩的强度,并且在塞棒上涂上一层耐腐蚀涂料,防止其变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腐蚀涂料的配方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82%溴化环氧树脂,12%2,4,6-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2. 4%石英粉,3. 6%耐盐雾剂,配制出的耐腐蚀涂料耐腐蚀性能较好,且涂层致密、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和韧性好。本专利技术中,还可在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中增设一存储装置及添加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并放置铜镁中间合金,所述添加装置连接于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将存储装置中的铜镁中间合金按照所需的添加量将铜镁中间合金倒入到木炭层上方,从而无需人工将铜镁中间合金添加到木炭层上方。较优选的,所述存储装置为漏斗形状,在所述存储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一放料孔,所述放料孔设置有一电动开关,用于控制存储装置中的铜镁中间合金是否放料,所述电动开关连接所述添加装置,所述添加装置中设置有一 MCU (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接收用户的指令控制电动开关的启动与停止,然后控制存储装置的放料与否。进一步,所述MCU连接一计时装置,从而控制添加一定时间的铜镁中间合金后,自动停止加料。进一步,所述放料孔下端活动连接一散料装置,所述散料装置能够将铜镁中间合金均匀的分散在木炭层上,从而避免分散不均的问题,该散料装置可以通过振动机构来进行抖动,从而达到分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镁中间合金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柱、塞棒、钟罩、压头及横臂,所述支柱及塞棒均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横臂通过设置在所述塞棒上的压头横向设置在塞棒上,所述横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柱上,所述钟罩连接在所述塞棒的下端,用于添加铜镁中间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桂生鄢明陈忠良攸骏李啸东翟正洪李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